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拟、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 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拟、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2、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 科学技术开展的关键因素。(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 量单位进行记录。1.3 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 体积。1.1 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1.3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通过
3、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挂在原来的位置,观察现象).师:我们来回忆一下,用这些器材探究空气有没有质量。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生复述)11 .师:现在我们就根据大家讨论的方案,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师逐步引出完整的方案,然后让学生复述就行,考前须知要简明扼要).师:为什么挂了充了气的气球一端的平衡尺向下倾斜?12 .师:我们知道这就像座跷跷板一样,重的那一端就向下倾斜。现在说明这端的质量增加 了,为什么会增加?(因为加入了空气,增加的质量就是空气的质量。).师:也就是说空气有质量。第二种:2个都装。13 .师:有小朋友希望两个气球都装空
4、气,我们也做了这个实验,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右边的气球被刺破,里面的空气慢慢释放出来,它就变轻了。平衡尺由平衡变为倾斜).师:这也说明空气有质量。(将板书中的问号取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让学生直观感知空气有质量。可以用 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空气有质量。三、称出皮球里空气的质量出示皮球.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有质量,那你猜猜,这个皮球中的空气有多重呢?(学生猜)1 .师:到底有多重呢?现在我们将皮球中的空气称出来。先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一一电子秤。我们要正确使用这个好朋友,请认真看它的使用方法。播放使用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录制视频插入)在使用电子秤时我们应该注意
5、哪几点?(在录制电子称的使用方法时,称量的物体选择约1克的).师:现在我们要用电子秤称出皮球里空气的质量。要求:(1)每个小组先称出皮球的质量,填写好记录。(2)给皮球加气。称出加气后皮球的质量,填写好记录。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上的数据进行汇报.师:质量是否增加了?3 .师:质量增加说明了什么?我们还发现质量增加的非常少,说明空气非常轻。4 .师:孩子们你们通过自己探究证明了空气有质量,并能测出皮球里空气的质量,你们太棒 了。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17世纪,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做了一个 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他是怎样证明的呢?请看科学书第6页。5 .师: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
6、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出示1升的矿泉水瓶和3枚回形针)空气有质量,但很轻。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测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让学生知道空气有质量,而且很轻。介绍 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是很严谨的。四、收获师: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梳理这节课的知识点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板书设计】.空气有质量空气有质量很轻.热空气和冷空气【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拟、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 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
7、,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拟、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 科学技术开展的关键因素。(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2.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
8、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 量单位进行记录。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 体积。3.1 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3.3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教材分析】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3课的内容。认识空气单元的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3 “空气是一种 常见而重要
9、的混合物质”来建构的。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 味等方面的特征,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空气的流动 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为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同体积 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 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第二,观 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三,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第四, 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是
10、科学学习和开展的主体,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开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 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 来。通过二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 法。但对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学生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所以本课的 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2 .知道当温度有冷热差异时,空气就会流动。科学探究:学会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科学态度:1 .对于温度带给空气的变化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参与探究
11、.积极提供成果。2 .能够细致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理性地分析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视频(冷热空气对流、风的形成),集气瓶,毛玻璃片,香、热水、冷 水等。学生材料:塑料袋儿、纸蛇、棉线、蜡烛、打火机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空气除了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还具有 什么性质呢?生
12、:会流动。1 .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盘中都有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四周有什么?(生:空气).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生:变热了)2 .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实验中判断热空气的运动方向奠定基础。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1.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生:向上、向 2.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想 到的方法又好有多。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
13、: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撤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观察 它们是怎样运动的。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生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会不 会“飞起来”。3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焰周 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个方向流动。4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时 请注意:不点燃蜡烛前,现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组员做 好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
14、验现象;注意平安, 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或将燃烧物丢在地上,然后远离燃烧 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5 .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 导。6 .教师演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设计意图: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较为简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顺利 完成实验并进行记录,而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多,有一定危 险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生1: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空气 往上流
15、动。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飞起 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在火 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到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学生既观察到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现象,又提高了探究能力。.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眼睛 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空气是透明的)7 .分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屏幕前,用强光电筒
16、照射火焰,这时,就会看到火焰上方空 气的影子在不停的向上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会向上升。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建构起热空气会上升的概念。 三、探究热空气轻上升.师:老师这有二个杯子,是空杯子吗?(里面有空气)这是二个大小相同并装满空气的杯 子,这二杯空气一样多吗?(一样多)对,它们的体积相同。(出示PPT)等会儿请同学们用 手调节木棒中间的线,让实验装置平衡,然后用点燃火柴加热一端纸杯内的空气,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1 .学生分组实验。2 .交流汇报。(用加热过的热杯子那端向上翘。).提问:火焰烤过的纸杯向上翘说明了什么?(一样多的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7、)3 .小结:说的非常正确,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就会上升, 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翘了。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热空气会上升”这一事实后,马上提出了新问题“热空气为什 么会上升? ”学生会猜测空气加热后可能变得比原来轻了,所以上升。通过这一环节验证学 生的猜测。第二课时四、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师:同学们,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后会怎么样呢?请看课本P8页的实验,思考将冷 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烟会怎样流动?这说明了什么?将冷瓶与热瓶的位 置上下对调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动脑进行猜测,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
18、 有利于思维的提升。.师:我们通过一段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来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播放多媒体视频)1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生:我们看到热瓶内的烟向上流动,冷瓶内的烟向下流动,形成 一个循环了。2 .师:观察得很仔细,将热瓶放在冷瓶上面又是怎样的现象呢?生:热瓶内的烟一动也不动。3 .师:谁来解释为什么呢?生: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不会向下流动。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了空气对流的现 象。整个过程环环相套、层层推进,表达了科学开展的规律,从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上都会 对学生产生比拟深刻的影响。五、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
19、冷空气会下降,现在杨老师家要安装暖气 片,你觉得安装在什么位置合适呢?为什么?生:墙的下方,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2 .师: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生:因为冷空气向下流动。3 .师:刚开始上课时,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请结合第一课空气占据空 间的相关知识,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看课本P9页的图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 么形成的。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生(尝试解释):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这时热空气就会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就会腾出空间,冷空气会补充到热空气上身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的流动就形 成了风。4 .体验:设置一个场景,小组的桌子是蜡烛的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