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期末考试总结针灸.docx
《针灸医籍选期末考试总结针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医籍选期末考试总结针灸.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灵枢热病:区分偏枯、琲症偏枯者半身不遂而痛,神清言明;琲也是瘫痪,但四肢不能收引,不痛,有意识障碍。区别 二者的意义在于把握预后,前者治疗效果较好,后者难治,预后较差。原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膜之间,巨针取之,益其缺乏,损 其有余,乃可复也。琲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 治;甚那么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 而取之。2素问刺禁论中关于五脏之气运行的论述(与五行的联系)原文:黄帝问日:愿闻禁数。岐伯对日: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
2、节之傍,中 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3素问宝命全形论:关于针刺治病的原那么一是“治神”,医者治病,要精神专一。二是“知养生”,人们要懂得养生防病的道 理,掌握养生防病的方法。三是“知毒药为真”,治病用药,要掌握药物的性能和功 用,方不误治。四是“制硬石小大”,针、石大小要与病情相符,医者要因病而制其 形。五是“知府藏气之诊”,要正确诊断脏岫、经络、气血的情况,方可治疗。4缪刺与巨刺的区别缪刺是针对奇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即在络脉的病,在左刺右,在右刺左。因为络脉 有病时,其病痛的部位与经脉有病是不样的,病邪在络脉时,病位较浅,所以, 缪刺是刺络;巨刺也是在左刺右,在右刺左,但巨刺是刺经。原文:
3、帝日: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日:邪 客于经,左盛那么右病,右盛那么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 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日缪刺。5难经:关于五输穴的意义、主治。原穴与原气的关系原文:六十八难日:五藏六府,各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 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藏六府其井荥俞经 合所主病也。原穴与元气的关系: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 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齐下肾间动气者,
4、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 根本也。故名日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 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6标幽赋:关于得气的论述 关于刺法的描述(三句话)得气: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 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 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刺法: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扪弹弩,留 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 (纳)进搓,随济左而补暖。1医生治神法其中包括进针前调神、进针
5、后守神和出针后养神三个方面。进针前调神就是要求医生在 进针前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细心观察病人的神气。要像素问宝命全形论形容的那样: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1”如此才能得神取气,提高疗效。故九针十二原 篇说:“神在秋亳,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东汉针灸名医郭玉说:“神在心手之 际。”进针后守神就是要求进针得气后仍专心致志于针端,使针下神气不散,谓之守神。素 问-宝命全形论说:精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假设一。”灵枢终始篇说: “必一其神,令志在针。”都是说进针得气后还必须守神,使经络中气不散,神不去,才能 提高疗效。出针后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施术后要修身。即要有目的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医籍选 期末考试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