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共1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共1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共119页).doc(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 学教 学 设 计 教 材: 三年级 年级 下 册执教人: 目 录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教学设计单 元内 容教学设计第 一 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 二 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 三 单元复式统计表 第 四 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 五 单元 面积 第 六 单元年、月、日 第 七 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八 单元数学广角 第 九 单元总复习 全 册 教 材 分 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复式统计表,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
2、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4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
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4、。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单 元 教 材 分 析第 一 单元 单元要点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能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又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辨认方向。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5、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单元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并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单元教学时间约4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者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实
6、景中辨认东、南、西、北,能运用这些词来描绘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教学难点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别其他三个方向,并可以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回忆升旗时怎样站,辨认操场的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7、?各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
8、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5、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东、南、西、北方向面向太阳(早晨):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面对地图:(找出方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课后反思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者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辨认地
9、教学难点随着观察中心的变化,判断方向路线。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复习旧知。(1)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方向。(2)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前左下东南北西上右后(3)提问: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图书馆大门二、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出示中国地图。(2)请同学们指出北京市所处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1.完成校园示意图。(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把上方定为北)教师在“教学楼”的上方贴出卡片“北”。(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
10、个方向?请同学到课件前指出相应的位置。(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5)提问: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他三个方向。(6)小组交流。(7)集体反馈,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示意图。(8)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清楚。三、课堂小结。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板书设计(北) 教学楼(西)体育馆操场图书馆(东)大门(南)课后反思课 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第 3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者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
1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随着观察中心的变化,判断方向。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辨别方向的工具。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二、谈话导入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
12、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三、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介绍指南针的有关知识。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
13、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 1、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3、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全课总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板书设计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课后反思课题认识简单的线路图第 4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设计者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14、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描述线路图。教学难点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正确辨别方向路线。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可是老师对动物园的布局不够了解,你们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带领大家一同游览这个新奇的动物园呢? 二、新课教学(1)熟悉导游图。老师出示教材第8页例4主题图。教师:在去动物园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动物园的布局结构,再来做个调查,看看你们都想去哪个场馆参观。提问: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每个场馆都坐落在什么位置?(2)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教师:你们最想参观哪个地方?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学生一人当游客说最想去的地方,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游客:
15、我最想去参观大象馆,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导游:去大象馆,可以进大门先向北走,再向西走;还可以进大门先向西走,再向北走。游客: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我可以怎么走呢?导游: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东北角,去飞禽馆,可以进大门向北走到狮山,再向东北走;也可以从大门进去先向东走,再向北走。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同桌二人各选一个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再换角色,多次练习。老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解决问题。文文位于长颈鹿馆,她要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狮山,再从狮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小平位于狮山,她要去熊猫馆,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
16、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北走到熊猫馆。同桌互相提问题时,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从大门到熊猫馆怎么走?熊猫馆位于动物园的西北角,从大门出发,可以先向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到熊猫馆,也可以从大门出发,先向西走到猴山,再向北走,经过大象馆到达熊猫馆。三、拓展训练教师: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1:从海洋馆到熊猫馆可以怎样走?哪条路最近?学生2:参观完大猩猩馆,我们要去大象馆,怎样走最近呢?学生3:我们要从飞禽馆出大门返回学校,怎样走最近?在地图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板书设计认识线路的练习描述路线图:从出发,先向再向最后向课后反思单
17、 元 教 材 分 析第 二 单元 单元要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
18、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单元教学时间约1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者 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进行口算。2.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19、。6÷3=8÷4=48÷6=2÷2=6÷2=9÷3=16÷8=27÷9=2.口答。60里面有()个十。800里面有()个百。240里面有()个十。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学生1: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我想2
20、0×3=60,那么60÷3=20。学生2: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表内除法,我想6÷3=2,那么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学生3:我是借助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60÷3的。我把60张纸看作6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根。学生边说边在投影上演示。(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学习600÷3=。 (1)板书:600
21、7;3。教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就是把12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怎样列式?板书: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学生1:120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也就是40,所以120÷3=40。学生2:因为3×40=120,所以120÷3=40。学生3: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新人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表格 1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