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大纲.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本科生课程代码:54E01016学时分配:64学时(理论教学54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赋予学分:4先修课程:专业导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后续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继电保护原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 课程是在分析复杂的电力系统故障状态的前提下讲述保护构成原理、配置及动作行为的, 并配以一定的实验。故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电流 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等几种常用保护的基
2、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法 和应用范围、整定计算的基本原那么和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一 次主设备(发电机、变电器、母线、送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各自的保 护方式;使学生了解各种继电器(电流、方向、阻抗)的构成原理、实现方法、动作特性 和一般调试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所担负的 任务,并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考虑和解决问 题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奠定专业基础。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原 理、最
3、基本的计算和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本课程所涉及基础知识多,并与工程实际联系密 切,逻辑性强,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电力系统相关领域的 工作打好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四 教学内容与安排1、绪论(2学时)(1)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3)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4)继电保护开展简史2、电网的电流保护(12学时)(1)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2)双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4)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3、电网的距离保护(14学时)(1)
4、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2)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4)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与对距离保护的评价(5)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6)故障类型判别和故障选相(7)距离保护特殊问题的分析(8)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4、输电线路纵联保护(8学时)(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2)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3)方向比拟式纵联保护(4)纵联电流差动保护5、自动重合闸(2学时)(1)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对它的基本要求(2)输电线路的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3)高压输电线路的单相自动重合闸(4)高压输电线路的综合重合闸简介6、电力变压器保护(6学时)(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5、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3)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及鉴别方法(4)变压器相问短路的后备保护(5)变压器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6)变压器零序电流差动保护(7)变压器保护配置原那么7、发电机保护(9学时)(1)发电机的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保护方式(2)发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故障的保护(3)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4)发电机负序电流保护(5)发电机的失磁保护(6)发电机的失步保护(7)发电机励磁回路接地保护8、母线保护(1学时)(1)母线故障和装设母线保护基本原那么(2)母线差动保护基本原理(3)母线保护的特殊问题及其对策(4)断路器失灵保护简介9、课程实践教学(10学时)(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3)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4)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5)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六、课程考核与评估总成绩=平时成绩(作业、考勤)x20%+实验x20%+期终成绩x60%七、附录.选用教材张保会,尹项根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参考教材(1)贺家李,李永丽,董新洲,李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卢继平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