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重点整理学习资料.doc
《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重点整理学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重点整理学习资料.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重点整理-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1、 区域是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的范围。所谓特定的,是指人们依照某种需要、目的、标准或功能所划分出来的。2、 在我们中国,普遍认为: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一是一定的地域范围。显然是把区域规划作狭义理解,是指区域内部的总体部署。二是国民经济建设部署。区域规划着重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而不是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或者单纯是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区域规划,必须描绘区域未来的建设蓝图。三是总体部署。区域规划不仅要进行区域生产
2、力的总体布局,还要对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安排,包括生产性的建设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都要作出规划。区域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不是某一单项的建设规划。(PPT上还有区域规划在国际文献上的定义,自己看)3、 区域规划的类型(重点看其中的名词解释)1) 城市地区和城市群地区区域规划城市地区和城市群地区两者性质相同,在区域里有一个以上的城市为其核心,周围有若干中小城市或城镇,核心城市有发达的工业、商业,具有高度的行政或金融势力影响周围的城镇和郊区继续扩大与发展。如我国的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辽宁中部地区、四川盆地等。由于城镇聚集,人口稠密,环境污染较重,生活不便,从而对该地区进行统一规划。
3、2)工业区区域规划在大工业区,如我国的大庆、胜利油田,晋中、鲁西南工业区,工业企业集中,为了保证居民劳动、生活的最佳条件,规划中需要解决工业枢纽、工业点的配置,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系统、城镇和人口分布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另外,还要注重环境问题。3)资源区的区域规划为水、水力、土地、森林、矿产、牧草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及保育等多目标而划定的区域进行规划。如流域规划4)农村发展区的区域规划实质上是属于乡村型的区域规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企业和原料加工企业以及居民点的安排是规划的重要任务。5)风景游憩区区域规划风景游憩区是指以自然风景为资源,供人们疗养、健身修养和旅游活动为主的区域。规划注重
4、从游憩系统组成要素,如游憩中心、游憩分布区、游览路线、交通线路、游憩活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的规划,并注意自然风景的保护。6)经济特区区域规划是指在国家领土上划出一部分地方,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设备或原料,进行加工和制造,产品向外销售为主的区域。经济特区一般选择在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捷、易于隔离、靠近中心城市、便于对外的地点。7)综合性区域规划一般是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区域规划。其目的在于对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城镇的发展、工农林牧渔矿等的发展、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商业、金融、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拟订完整而综合的计划。4、区域规划的任务一、任务的基本要求基
5、本要求:一是具体、明确,二是切合实际二、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1、阐明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经济发展目标2、对区域内的人口、产业、城镇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公共性的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在地域空间上予以合理的布局3、提出近期内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和建设工程项目4、提出环境治理、保护的目标和对策三、不同类型区的规划任务应有所差别由于各类型区的发展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特征不一样,因此要求通过规划任务解决的关键问题会不相同,各类型区域都有自己的规划任务的侧重点。5、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
6、济总体发展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及大体的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构成作为规划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内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出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是对上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进行地区分布或地区配置,以建立合理的地域空间结构。规划中有三个重点:1、确定开发方式。如采用核心开发方式、带状开发方式、均衡开发方式、梯度开发方式、圈层开发方式、点轴开发方式等。2、确定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也有多
7、种类型,有点状(工业区),有轴状或带状(如沿交通干线两侧狭长开发区),有片状(如几个镇域或若干个镇连成一片)等。重点开发区的选择与开发方式密切相关,相互衔接。3、确定重点开发区与非重点开发区的开发策略与开发措施。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要对工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生产发展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照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部门与行业、重点发展的区域。三、城镇体系规划与乡村居民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具体内容: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3、原则确定各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的规模
8、结构,各时期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和各级中心城镇5、原则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尤其要重视新城镇的出现和行政中心城镇的选点6、提出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四、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大体上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仓储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提供间接条件,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设施以及科研、商业、旅游等设施。区域规划要对各种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各种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规模、
9、工程项目及地区分布。五、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主要内容:1、提出保护大气、水体、生物、土壤的措施,以及防止污染的对策2、对保护自然、治理污染、恢复自然生态的重大工程设施进行具体的规划3、提出丰富自然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6、区域规划程序(一般规划步骤)一、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区域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收集有关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的基础资料是编制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收集基础资料,现状调查并加以分析研究,目的是要认识区域的本质特征,人口、经济的结构和演进过程,明确区域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找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及潜力,为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制订区
10、域发展目标及设计规划方案打下基础。二、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部分。目标是发展的导向,在区域建设蓝图设计之前,必须首先决定区域发展的目标。三、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根据区域本身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背景、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通常有人口增长率与就业构成、地区经济结构与主导产业、城镇化与城镇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旅游系统、重点开发区域等课题。每个课题都存在数个解决方案,规划工作者需要在各个比较方案中选出一个,作为解决的对策四、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课题研究的对策,规划工作者综合各种各样的设想和方案,拟定区域发展的总体方案。五、规划方案评估第
11、一阶段是在规划方案未决定之前,对若干方案比较、选择进行评估。第二阶段是方案确定后,请当地政府的负责人、各方面的专家和有关专业部门,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论证,再根据评估和论证意见,审慎研究,作必要的修改,最后形成区域规划方案。六、报批定案规划成果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机构或政府权力部门审批,方具有实施的权威。七、实施阶段在实施规划方案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规划实际效益,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调整、补充或修改规划方案,使它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环境。7、区域规划的基础资料基础资料的主要内容地形图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地貌3、气候4、水文5、地质、地震)主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类型和利用
12、状况、水资源:资源状况和利用状况、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游憩资源)人口资源(、历年人口总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变化、人口增长情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人口分布、人口结构、计划生育状况)经济状况(1、经济特征2、经济综合发展水平3、地位和结构4、农业5、工业6、建筑业与房地产业7、商业与贸易8、旅游业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与仓储2、电力3、邮电、通讯4、供水城镇与农村居民点(1、城镇的等级2、农村居民点的等级3、城镇人口4、城镇用地5、城镇经济6、城镇基础设施7、城镇公共建筑)公共服务设施(1、科技2、教育3、医疗卫生4、文化体育)环境(1、居住环境
13、2、环境质量监测成果资料3、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主要污染源的分布、数量、危害程度及范围4、地方病及各种危害居民健康的要素5、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案)历史资料(1、政区沿革2、各时期发展过程及开发范围3、行政体制与行政区界限的变迁4、各时期的重要建设,交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5、各时期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计划和规划(1、当地有关的发展政策和计划,如产业政策、投资倾斜政策、优惠政策;有关人口的迁移、户口变化、生育政策等;五年计划、十年经济发展计划2、上一层次区域的有关经济区划、国土规划、专项规划、经济计划、城镇体系规划、农业区划等资料)其他资料8、社会调查中一些常用指标
14、的解释(其中的名词解释)一、社会总产值又称社会总产品,是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指标。二、国民收入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分配关系的重要指标。它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净产值。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国(地区)内生产总值和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之和。四、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完成的工作量。基本建设是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五、国家财政总收入国家通过财政各个
15、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的总称。如税收、企业及事业单位上交国家的利润和事业收入、国外借款、国内公债收入等。六、农村社会总产值指一定时期内农村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产量。七、社会商品零售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饮食业、工业和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金额,以及售给农村和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金额,还包括农民直接售给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9、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第一节发展战略的内容发展战略是指重大的、决定全局的谋划。他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发展战略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16、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统一的。发展方向通常是定性描述,发展目标除定性描述外,还应有量的概念,有量的规定。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应相对稳定,并且目标不能偏低也不能拔高。二、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对区域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为了要达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战略重点通常表现在:1、竞争中的优势领域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3、发展中的薄弱环节4、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随着区域内外条件的变化,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变化,重点也就会发生变化。三、战略
17、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策略,总原则,是规范人们行动的指南。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必须简单、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四、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基本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布局的改变、区域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安排等。第二节战略目标的抉择一、目标系统在区域规划的编制中,战略目标的拟订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二是选择能充分反映总体目标要求的各种具体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即确定具体的发展指标。按照区域规划的要求,有关发展指标大致可分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建设目标三大类
18、系统1、经济目标指标1)经济总量指标,如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等。2)经济效益指标,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主要物耗定额等3)经济结构指标,如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工农业生产产值比例,工农业生产内部行业构成指标等2、社会目标指标1)人口总量指标,指人口发展规模,总人口的控制数量2)人口构成指标,如城乡人口比例,人口性别构成、文化构成、就业构成等3)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婴儿成活率等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每万人拥有各类学校数量,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设施等3、建设目标指标1)空间规模指标,如建
19、设用地总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等2)空间结构指标,主要指各类建设的用地比例3)环境质量指标,如建筑密度、人口毛密度、人均绿地面积,及大气质量标准、水质指标等二、目标抉择的依据1、社会需求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上一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约束。3)了解世界面临的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当地取得和应用新技术的可能。4)了解市场变化动态,掌握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向。2、区域地位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处的阶段;二是区域在劳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区域优势)区内比较。对区域内的各种生产发展条件、各
20、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确定他对区域发展的优势所在。)横向的区际比较。把本区域可能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同邻近的或全国其他地区类似条件进行比较。、发展的潜力区域发展中的存在问题、薄弱环节,常常是潜力所在。更重要的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都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创造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节约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三、战略目标的设计方法一、定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确定规划目标的基本方向和性质。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经验判断方法。集思广益的方法、正反对比方法、借鉴比
21、较方法、领导决断等。一般是组织有经验的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和熟练预测目标的选定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和讨论,利用既有资料和初步预测结果,确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目标的定性分析方法是:市场需求区域机遇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区域的生产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市场的需求出发,看区域发展的机遇和真正的需求,再研究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如何扬长补短,弥补资源和条件中的不足,最后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2、定量分析方法区域规划中发展目标定量分析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目标法2)资源法3)部门法4)最终消费法5)模型法常用简单又比较实用的模型法有:(1)最小二乘法假定区域经济呈稳定增
22、长趋势,那么在数序图形上,期望的趋势线是一条直线。(2)指数函数法假设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为常数,可用指数函数表达。(3)逻辑函数法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增长会呈平滑曲线增长,常用逻辑函数模式来预测。(4)推导法此法在区域经济增长预测中的应用,常常是根据大区域范围的经济增长预测来推导下一级区域的增长趋势(5)投资收益率法生产的投入与产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增加单位投资可以获得一定倍数的产值。预测投资规模,就能够大致预计新增加的产值总额。(6)投入产出法,又称部门联系法(7)增长速度法经济增长速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通常以经济增长速度来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状况。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率和经济效率是呈
23、正比关系。投资包括国家对区域的投资、区域自身的投资和私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经济效率指单位投入带来的收入。第三节几种发展战略模式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高速度增长战略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战略目标,强调不断加强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强调工业化,强调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强调高消费,更多地生产高价值的商品。谋求较高速度增长,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但,高速度的增长必须以资金、资源、技术、设备为基础,要有丰富的资源,大量的投入,有良好的技术设备,低廉的产品价值,使产品能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才能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二、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规划 原理 方法 重点 整理 学习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