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题整理教学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题整理教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题整理教学教材.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题整理-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集锦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生物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质膜的分子结构上是一样的,它们统称为生物膜。2干扰素: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分泌的一种能抵抗病毒侵害的蛋白质.3稳态:生物体使内环境的性质维持不变的能力。4光周期诱导光周期:各种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固定的,如迎春花春天开花,腊梅则在冬天开花。植物对白日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5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产生能量通过磷酸化贮存在ATP中的过程。6光敏色素:一种蛋白质,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吸收红光,
2、称pr,另一种形式吸收远红光,称pfr.7无氧呼吸8细胞呼吸: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它有机物以获取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9菌根:真菌的菌丝进入到根的皮层中,和根形成特定的结构,即菌根。真菌与根的共生体。10双受精:特指被子植物的受精现象,指的是花粉粒中的2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一个和胚囊中的大的中央细胞结合形成三倍的胚乳母细胞。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11生物节律如植物的气孔昼开夜闭,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节律性变化。控制生物节律变化的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计时装置,称为生物钟。12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两个基因,他们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位置相同。复等位基因指一个基因有两个
3、以上的等位形式13细胞分化:是指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在细胞之间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上稳定性差异的生命活动过程。14基因库一个群体中的所有基因的总和。15内皮层:皮层最里面的一层紧密相连的细胞。凯氏带:是一条含有栓质和木质素的带,箍在内皮层细胞周围,水和溶液都不能透过。16适应17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的一种细胞。结构简单18氧化磷酸化:代谢物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19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氧参与,代谢物氧化及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排部而生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20体液免疫:靠B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的方式21形成层22克隆23共质体途径:植物组织中细胞以胞间连丝互相
4、连接而成一个整体,水和无机盐在这个整体中顺离子浓度穿过胞间连丝向根中部运输的方式。24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25三羧酸循环26世代交替:如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包括产生配子的配子体和产生孢子的孢子体2个世代。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27蛰伏28应激性2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30原肠胚:囊胚腔缩小或消失,褶入的细胞层形成的一个新腔。31中心法则指遗传基因DNA通过自身复制,转录成mRNA,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32协同进化:关系密切的生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这种互相适应的现象称为协同
5、进化。33光能细菌34病毒粒子35反馈调节:一个系统本身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36基因突变:有两种方式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指基因上的碱基发生的变化。广义的基因突变包含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37细胞外消化3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9光呼吸:植物在光照时,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40化能细菌41内吞作用42基因文库:指来于单个基因组的全部DNA克隆,理想情况下含有这一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43生态位: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44光系统: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规律的组成的特殊的功能单位。45食物链:群落中
6、各生物彼此间存在着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联系,形成一复杂的食物链。46生物多样性: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变异性及物种生长环境的复杂性。47环境容量:又称为环境负载能,指种群增长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是种群的密度是环境所能负担的最高密度,即环境容量。48群落: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种群,他们彼此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成分,结构,功能的集合体。49种群:同一地区每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繁殖单位,它们的全部基因组成一个基因库,即种群50生态系统;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51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
7、大于细胞溶液浓度时,水由细胞中渗透出去,原生质体就有缩小而与细胞壁分离。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52抗原53体循环54光合作用55光反应56暗反应57领地58行为59细胞克隆选择学说:无性繁殖系,指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后所形成的子代群体。将DNA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中建立无性系生殖。6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来源于繁殖过剩和生存斗争,在连续的选择作用下,使原先轻微的变异积累起来,而形成新的结构功能,并导致新物种的产生。70压力流假说:解释筛管运输速度。在筛管中的运输速度可达100cm/h,比单纯的扩散快得多。只要糖源(叶、储藏器官)不断供应蔗糖,糖壑(根等器官组织)又随时收存蔗糖,筛管又可随时
8、从周围组织获得所需的水,筛管中就能保持一个蔗糖的浓度梯度,使得叶端的压力高于其它部位,使其内的物质不断的流动。按此假说,韧皮部汁液的流动是靠糖源的压力“推”向糖壑的。而木质部水液的流动靠的是蒸腾拉力。71团聚体学说:团聚体学说: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可形成团聚体小滴,即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团聚体小滴:直径为1-500m;有膜样结构把它与周围介质分开;有原始代谢特性;能无限制地增长和繁殖。72内聚力学说:关于植物中水的运输的学说73大气圈74学习:就是用经营调整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75血液循环76周围神经系统77腐食性营养78染色体组型79细胞骨架:由3种蛋白纤维(微
9、管,肌动蛋白丝,中间丝)构成地细胞支架。80减数分裂81肺活量92有丝分裂93变态:即受精卵先发育成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幼虫,由幼虫再发育成成虫。94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生物量,生物数金字塔。95遗传漂变:在小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可因偶然的机会,而不是由于选择,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95基因工程:指的是将某特定的基因,通过载体或其它手段进入受体细胞,使它们在受体细胞中增值并表达的一种遗传学操作。96生物节律:生命现象中的节律性变化。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到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97微球
10、体学说:将干的氨基酸或实验所得的“类蛋白质”加热,可形成微球体。它也是一种多分子体系,能够表现一定的生命现象。微球体:直径1-2m,相当于细菌大小;表面有双层膜,能缩胀;能生长和繁殖;有类似于简单细菌的超微结构;表面膜有选择透性。97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98拟态: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学拟态。99渐变式进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原先轻微的变异不断汇集积累,从而产生新的物种的物种形成过程跳跃式进化:在调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数目改变的影响下,新物种迅速产生的进化方式。异地物种形成:新物种和旧物种之间的性状分歧是由
11、于被隔离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形成的。同地物种形成:突变个体和野生型占据的生态位不同,自然选择将他们的杂种消除,而形成两个新的物种。100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随时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直接自然发生.101五界系统:魏太克提出的生物分界学说。102病毒和反病毒:后者是指带有反转录酶能够完成由RNA到DNA的反转录的病毒。10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04原口动物后口动物:动物按口的来源的分类。105生态系统: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系统。106生态幅:每种生物对每个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107最低量定律:是指各种生物的生长速度受它所需环境因素中最低量因素
12、的限制。108寄生和共栖P575109化学互助和拮抗P577110顶级群落: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111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中无机物的循环涉及各营养水平生物,也涉及大气圈,地圈,水圈。所有称为生物地化循环。112耗散结构:依靠不断供应自由能来维持其有序性的结构。113端粒: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碱基序列,只有保持完整时染色体才能正常复制。114内环境P106115干细胞116反射弧: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是神经系统基本工作单位。117光周期:植物对光照和黑暗时间长短的反应。118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断裂导致的畸变的几种类型。119上位效应: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一种类型。120抑
13、制基因互补基因121转化:外来的DNA进入细菌,引起细菌遗传性质的改变。121级联反应:多级连锁反应,逐级引发,规模速度效果逐级扩增.122血液的凝集:当输入同种其他个体的血浆或血清时,受血者红细胞发生聚集成块的现象.123肺循环:心脏有节奏的收缩挤出血液,血液经右心室流经肺到左心房的过程.124体循环: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再流经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的过程.125.DNA复制是半保留式的,DNA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每个都由一条新链和一条旧链组成。126.植物的营养繁殖:植物营养体的某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有时不分离)而形成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 第二部分:填空题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
14、酮酸氧化脱羧、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等部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器官两部分组成。4.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5.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6.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7.异养营养可分为吞噬营养和腐食性营养8.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核苷酸9.消化管管壁的结构由内至外分为4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10.肌肉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个时期,即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11.横隔膜升降引起的呼吸动作称为腹式呼吸。12.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1
15、3.血液分为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14.窦房结是心脏的启搏器,房室结是心脏的另一个启搏器。15.胸腺、腔上囊是淋巴细胞生长和分化处,是中心淋巴器官。16.绝大部分古爬行类绝灭于中生代白垩纪末期。17.无脊推动物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裂殖、出芽和再生作用三种。18.动物社会通讯形式有、触觉通讯和电通讯等。19.环节动物形成了由脑神经节、咽部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的链状神经系统,并分为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20.人和猿猴的视网膜中有三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是: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和视锥细胞。21.人的三对唾液腺为舌下腺、颌下腺和腮腺。22.在卡尔文本森循环中,每经过3次的循环才能产生6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其
16、中5分子3-磷酸甘油醛用于再循环,1分子3-磷酸甘油醛用于合成葡萄糖。23.茎尖分生组织不仅是茎本身生长的细胞源泉,而且叶,花等器官也是从这里发生的。24.子房在花托上着生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即上位、中位和下位。25.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不存在的。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26.依据营养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27.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体液。28.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2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共生的微生物提供。30.生物体的结构和物质进化的一种方式是,原有的器官或物质经过
17、改造,赋于新功能,如鼻腔;以这种方式进化的物质,如。31.环节动物具封闭式循环系统,即在小动脉和小静脉间有微血管相联系。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程度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32.级联反应的是多级反应,其特点是连锁多级反应,逐级引发,逐级扩增。33.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在小型活跃动物中比在大型不活跃动物中小,弱,在胎儿中比在母体中大,强。根据配子形态和功能的分化水平,可将配子生殖分为同配生殖、异配和卵配等类型。34.病原体经过处理,致病性减弱,此过程称之为弱化。35.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36.无抗原性的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就有了抗原性,这类物质称之为半抗原37.多年生植物根、
18、茎的周皮是由木栓、和共同组成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外有种膜,即羊膜、绒毛膜、卵黄囊和尿囊的膜。38.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抗原决定子。39.光敏色素以Pr和Pfr两种形式存在。40.抗原所含的某种物质与机体自身所含的某种物质十分相似时,淋巴细胞失去了识别能力,导致抗体同时攻击两者,称之为自身免疫疾病。41.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特异性。42.细胞免疫由细胞性抗原引起。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癌细胞)表面具特殊的分子标记,即MHCI与抗原的结合物,从而胞毒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之。43.病人缺乏淋巴细
19、胞,叫做免疫缺乏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HIV。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助T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传播途径为血液,性生活和母婴传染。44.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真菌等五界。45.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变异。46.细胞发育的全能性是指生物体任何一个特化的细胞,更确切讲是任何一个细胞核,都具有全部的发育潜能。多莉羊是将一只母羊的乳腺的细胞核移植入无核受体卵后克隆产生的。47.后口动物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动物体的肛门。48.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
20、受体的性质。49.质体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种。50.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抑制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负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51.花萼是由不同数目的萼片组成的,花冠是由不同数目的花瓣组成的。52.动物越高等,大脑皮质的联络区所占比例越大。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5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恒定,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54.肌肉组织分为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3种。55.固醇类激素的分子可直接进入靶细胞、甚至核内发挥作用,存在基因激活的过程。而含氮激素的分子则通过启动第二信使间接发挥作用。56.行为的适应性是指行为的得失原则,即行为的
21、收益大于行为的代价。57.维管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类。58.受精时精子发生顶体反应,从而穿过卵黄膜;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质膜发生去极化,同时卵子发生皮层反应,形成受精膜,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子。59.维管组织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60.总鳍鱼的偶鳍肌肉发达,骨骼与陆生动物五趾型四肢相似。61.基因的化学实质是DNA,在某些病毒中是RNA。62.鱼类可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63.中国关于古鸟化石的研究表明,始祖鸟不是最早的鸟类化石;鸟类很可能起源于小型恐龙;“有羽毛即是鸟”的观点是错的;鸟羽起源的原始动力不是保温,而是飞翔。64.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胸式呼吸。65.鸟类在
22、进化上某些方面甚至哺乳类先进,如:双重呼吸、某些猛禽的眼具双重调节能力等;但不及后者高等,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不及后者发达,特别是大脑无大脑皮质。66.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67.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和化学。68.具三个胚层的多细胞动物,只有在解决了支持体重、.陆上呼吸、保水和陆上繁殖等问题后,才能由水生完全过渡到陆地生活。69.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70.神经未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静息膜电位,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动作电位。第三部分:选择题1.属于中耳的结构是()。、耳蜗、前庭、听小骨、耳廓2.属于淋巴器官的是(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大学 普通 生物学 整理 教学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