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与点评电子教案.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与点评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与点评电子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与点评-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与点评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发生的结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数学思考能力;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快乐体验
2、,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渗透新知。师:小朋友门,待会儿在我们班,将可能会产生一位“幸运之星”,那怎样才能成为幸运之星呢?谁能从袋子里摸到红球就行。师:那由谁来摸球呢?(学生全举起了小手)。师:时间有限,有什么办法能公平地选出这个小朋友呢?生:石头剪子布。生:谁表现得最好就谁摸球。生:用我们给老师留的名片。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学生均点头赞同。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里面装着写了全班同学的名字的小纸条的一个盒子。师摇一摇,摸一张。)师:(师捏着纸条
3、走到个别同学的面前)你觉得“一定”会是你吗?生1:摇头。生2:可能是我。生3:一定是我。师:一定是你吗?生3(很坚定):一定是我!师:好自信的小伙子!师(师张开纸条揭晓):现在老师宣布:这位同学姓王,她是谁呢?(班级中姓王的学生有若干名,此时,学生东张西望,开始交头接耳。)生:是王。生:也可能是王。生:可能是王。师:掌声祝贺王欣怡小朋友。这位幸运的同学你在哪?师:(面向生3)你不是说一定是你吗?现在你有什么话想说?生:(低下了头)不一定是我。师:有信心是件好事,但说“一定”这个词之前,得静下心来想一想,可不能随随便便说出口。【点评: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新授环节
4、之前安排了如此看似信手拈来的轻松、愉悦的交流唤醒了学生的概率意识,颇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意味!同时也酝酿了学习情绪,自然、流畅地导出了下个环节在摸球游戏中体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而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础,但其中往往有一些误区: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概率的“执着”:不承认偶然性,认为有信心就能赢。“你觉得一定会是你吗?”一个小细节,成为了可能性教学的生动的资源。直面学生可能性认识的误区,培养学生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游戏激趣,梳理感知。师:王欣怡小朋友现在是幸运之星了吗?要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生:红色。师:老师这有个普通的空盒子,现在我往里面放两个球。(师往里放
5、两个白球)。生:不行不行,你要是放两个白球摸到的都是白球了。生:老师这么放不公平,你放的都是白球,就不会摸到红球了。生:确实,这样摸不到红球的,除非你会变魔术。师:难道一点摸到红球的机会都没有吗?生齐答:没有。生:都是白球不可能摸到红球。师小结:全放白球,任意摸一次,不可能摸到红球。(板书:不可能。)师:这么说,这样放不行,那我换。(师往里放两个红球)。(生议论纷纷)。师:又有什么想说的吗?生:也不行,这样任意摸一次,摸到的都是红球。生:都放红球,那就不用摸了,反正摸到的都是红球了。生:无论怎么摸,摸到的都是红球。师:其他同学觉得呢?(生点头赞成)。师:我任意摸,次次都摸到红球吗?生(齐答):
6、是红球。师(小结):那这回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一定”摸到红球。(板书:一定。)师:那你们说该怎么放?生: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师:就按你们说的,我放一个白球,一个红球。掌声有请王欣怡小朋友上台。(该生摸球至一半时,师按住其手)。师:你们认为她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生:是红球。师:一定吗?生:不一定。师:那该怎么说?生:可能是红球。师:谁还想说?生:可能是白球。生:现在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球,都有可能。师:是啊,事情还没发生,结果无法确定时,我们就得说“可能”会发生。(板书:可能。)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生摸出了红球,全班雀跃。)师:祝贺王欣怡小朋友。其实有没有成为幸运之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刚
7、才小朋友们从活动中享受了快乐,还知道了在我们身边,有些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它不可能会发生或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无法确定的,他可能会发生,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点评: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有一些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体验,本节课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本环节其实是在让学生在放球这一情景中,感受生活中有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理出确定时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不确定时我们该说可能会发生。】三、趣味活动,加深体验。师:这4个数宝宝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接下来咱们用它们来玩一个抽卡比大小的游戏。谁知道这游戏怎么玩吗?(每个学生手上都
8、有一套写有1.2.3.4数字的4张卡片。)生:和同桌一起抽卡片,谁抽到卡片上的数字大就谁赢。师:游戏中,要注意什么吗?生:每一次抽卡之前都要洗牌。师:为什么要洗牌呢?生:如果你抽了一张,放进去,你记住了位置,就能一直抽这一张,这样就不公平了!师:游戏中,还要注意什么吗?生:不能偷看,要闭上眼睛抽一张。师:是的,“任意”抽一张卡片来比大小。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游戏与咱们的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系吗?(生齐答“有”,个别同学跃跃欲试)。师:别急,带着这个思考,咱们五局定胜负。(生开展活动。)师:小朋友们,刚才在游戏中感受到咱们今天学习的可能性的知识了吗?生:我抽卡片可能抽到1,可能抽到2,可能是3,
9、可能是4。生:我和同桌比赛,可能我赢,可能我输,可能打成平手。生:我才来了3局就知道我一定赢了,因为前三次都是我赢。生师:是啊,就像小朋友们说的一样,游戏中,抽到什么数字卡片、胜负怎样、等等,各种可能都会发生呢!【点评:“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上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本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抽卡比大小游戏中每局抽出卡片的随机性;每一次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各组确定胜负所需局数的异样性。抽卡比大小活动根据儿童不甘落后的这一天性激活了课堂。而且教师适时的引导调控“你们觉得这游戏与咱们的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系吗?”“别急,带着这个思考,咱
10、们五局定胜负。”彰显数学活动首要特点必须有数学思维价值,让学生在活动不再乐不思“数”,更在对比赛胜负现象的思考中激发积极而有效的数学思维。】四、合作创造,深化认知。(一)铺垫活动,承前启后。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最想抽到什么数字。生:我们最想抽到数字卡片4。师:那为了抽到数字卡片4,这三组卡片你们会选择第一组、第二组还是第三组,用手势告诉我们。3、3、4、41、1、2、24、4、4、4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生大部分选第三组,小部分选第一组)。师: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选第三组呀?生:第三组都是4,任意抽一张一定是4。师:为什么又有人选第一组呢?生:这组卡片有4也有3,任意抽一张结果可能是3可能是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能性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学 实录 点评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