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教学提纲.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教学提纲.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评选“追”根求“叶”一路阳光-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内容提要】“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学生的作文就是“树”,而作文材料就是构成这棵“树”的那一片片叶子。作文,首先因材料而精彩。综观我国种种作文教学改革,都强调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
2、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只有拓宽了学生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才能题材丰富,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学生的作文这棵“树”才会变的生机勃勃。一、聚焦实质抓根源,力求“叶多”1、生活积累“热情”不够2、读书积累“激情”不够3、教师指导“真情”不够二、立足高效建平台,实现“叶茂”1、留心文章中的片片“叶子”2、留心生活中的片片“叶子”3、留心活动中的片片“叶子”三、着眼文丰立章法,达成“叶美”1、回忆与梳理2、拓展与聚合3、批阅与评价“追”根求“叶”一路阳光-谈作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尝试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
3、活等同,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蕴含着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更注重学生自主能动地认识世界,并运用语言表达真实的见闻。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重在学生的练笔兴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尝试与探索,让学生快乐作文!下面,我结合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亲身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聚焦实质抓根源,力求“叶多”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我觉得学生的作文就是树,而使这棵“
4、树”焕发出勃勃生机的那一片片叶子,就是丰富的作文材料。材料是作文的生命!学生习作要得到生活的真实体验、生活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有生命力。然而,纵观学生日常作文,这棵“树”上还有“叶子”吗?1、生活积累“热情”不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生活的内容千差万别,感受也各不相同。“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而他们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空空无内容可写。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很难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即使勉强成文,也毫无色彩,变成流水帐。2、读书积累“激情”不
5、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观点,我们已达成共识。歌德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这说的一点儿也没错。有益的书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良好的性情,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知识,读书和习作相辅相成。我们要在“读书”中“用书”。而教师对“读”落实不够,在学习中学生读书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走马观花式读书,看热闹读书,袖手读书等等不良读书习惯直接影响习作水平。3、教师指导“真情”不够我们大多数的作文评价是“一支红笔,一个等级,几句评语”,令老师“案犊劳神”的结果是事半功倍。教师“保姆”式的批改评价,太灰暗,不利于学生习作个性的张扬。更何
6、况,又有几个学生,真正解读老师辛辛苦苦写评语?其激励作用,又从何谈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学生感觉作文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不但受到束缚,而且作文心理也受到“污染”,思路枯竭,习作兴趣荡然无存,写作质量也就难以提高,文章也缺乏生气,缺乏灵性。二、立足高效建平台,实现“叶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新作文杂志社精彩演讲中说:“因为不懂得作文的本质,在选材立意要精要新的劝导下,孩子们不再童言无忌。于是,他们的作文远离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情感,留下的只有东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作文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
7、话,思想没有说话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巴金说得多好啊,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如果能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广开源头,溶于生活、去感受生活,体验真情,激发表达欲望,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让他们用自由的形式来表达自由的内容,从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习作的素材,又能运用习作来展示自己美好的生活,那么,何愁写不出真情实感?何惧没有好的文章呢?因此,我就开始尝试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作文“读书笔记”,积累习作素材。学生都很珍爱自己的本子,美其
8、名曰“芳草地”、“星光闪闪“擅长美术的学生,还在本子上加以点缀。分成“学校生活篇”、“家庭生活篇”、“社会生活篇”、“阅读借鉴篇”、“想象感悟篇”几栏,分别从“观察”、“体验”、“思考”、“借鉴”等方面进行积累。借用“读书笔记”来引导学生广泛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1、留心文章中的片片“叶子”文章不是凭空硬写出来的。这就好比游泳,教师本身从未下过水,只是在那里从理论上给学生大讲游泳技术、游泳要领,接着就逼学生下水,学生能不喊难吗?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自己先下水,游得很好,姿势也很漂亮,使学生产生模仿欲,也想游,这样就会游得有兴趣,最后也就会游得有技巧。作文也是如此,模仿是第一位的,跳过模仿是很难把文
9、章写好的。这就好比画画,先是依样画葫芦,多画几次就画出了技巧,画出了有新意的的葫芦,画出了瓢,画出了自己想画的东西。接着教师应选出佳作供集体赏析,师生共议佳作好在哪儿,如何鉴赏。并让学生模仿佳作进行口头作文。教师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下水作文当堂诵读,以激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如补写(补写背景、补写结尾、补写文中的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1)、仿写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类似的事或物,这是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了黄山奇石后,让学
10、生根据第二、三段的写法,从我找来的几幅奇石图中选两幅图写一写。学生写得有声有色,想象力非常丰富,描写得有趣极了。学习了故乡的杨梅,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写写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水果,由于是平时常见的,比较熟悉,所以写起来生动具体。(2)、补写有些课文内容跳跃性较强,或写得比较简单,我们可以进行补写,或者用几句话具体地介绍一下。如风车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写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成的,他当时的动作、心理活动如何,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牛顿那不怕失败肯花力气的精神。再如丑小鸭这篇童话,丑小鸭昏倒在冰湖上,被一位好心的农夫带回家。可以让学生补充丑小鸭在农夫家里的生活,学生的兴致很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激发
11、了学生的写作兴趣。(3)、改写有一些课文,可以让学生换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改变体裁,常用的是改写诗歌。如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让学生根据诗意或插图写一段话或编一个故事,由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续写续写的材料来源很广,随手掂来,到处都是题材,事事都能练笔。例如身边的事、语文课本上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续写。如果教师给出一段开头,让学生续写,比一比,看谁写得好。学生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设计出独特的事情发展过程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2、留心生活中的片片“叶子”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只要学生在生活中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
12、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在生活中,事事都在作文,时时都有作文,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1)、扫描学校王安忆曾说“其实生活本身只有那么一点内容,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大家观察到的也都差不多,而大家写出来的作品却不一样”。我从这句话中深深地领悟到:只有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切身体验的事情才是具体生动有情感基础,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生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体验,也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品。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做过的游戏,说过的有意思的话,老师的一次表扬、批评,自己的一次得意的作业,喜欢的一节课,一次实验,一次活动等,凡是发生在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作文 热点问题 思考 尝试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