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日记作文评改例谈备课讲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日记作文评改例谈备课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日记作文评改例谈备课讲稿.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日记作文评改例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日记作文评改例谈“怕每天的日记,怕每周的作文,怕每学期的家长会。”这是现在的小学生比较流行的“三怕”。想想语文老师的责任还真大,“三怕”占了俩!日记作文怕什么?怕的是生活太单调,没有话可以说;怕的是表达能力差,有话说不出;怕的是你说我也说,内容大撞车;怕的是内容太陈旧,说了如白说!其实,老师也怕:怕学生三言两语,穷应付;怕学生东拉西扯,假大空;怕学生平铺直叙,流水账;怕学生了无新意,走老路!当然,为了自己不怕,更为了学生的不怕,我们语文老师也是各展其
2、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日记、习作能力,消除学生在习作上的心理障碍,效果或大或小,但总有“旧恨走了添新愁”的感觉。怎样的方法更有效呢?我们不妨从日记习作的批改入手,寻找突破点,提高写的“胆量”,也算是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吧。一、精读细改,照着葫芦细画瓢。照葫芦画瓢,一直是贬义。但对于初学日记和习作的学生来说,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还真得从照葫芦画瓢开始。孩子们最愁的是写日记,总是抱怨生活单调,没内容可写,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草草应付。千篇一律的是“我家的小猫小狗小金鱼”。今年中秋,恰逢国庆,放假较多,心想,这次应该有内容可写了吧,于是让学生在假期里写一篇日记。开学第一天,抓紧收上来,满怀好心情
3、的打开学生们的日记,想看看他们的假期过的怎么样呢?和预想的一样,孩子们大部分写的是仲秋,内容主要三个方面:仲秋走亲戚,仲秋团圆饭,帮忙收秋。应该说,选择的方向是对的,但写的内容就抓不住根本了。下面是三个方面内容的代表性“作品”。(一)今天姥爷生日,我们去给姥爷过生日。爸爸买了牛奶,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到了姥爷家,大姨一家早来了。我们杀了一只羊。羊肉很好吃,我吃了很多,我们回家了。评一评明长短应该说,通过学生的日记发现,也是有新鲜东西可以写的,如第一个同学写到“杀羊”,这应该是很新鲜的事情吧?如果这个同学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话,写篇好的日记并不难。在写之前,我们可以做如下思考:羊要被杀了,会是什么
4、样子?一点表现也没有吗?杀羊的人是什么样子?是很简单的就杀死了吗?周围有看的人吧(至少你在看)?看的人是什么表现呢?你心里怎么想的呢?这正是你要写的重点!想象当时的情景,再加上自己的语言积累,你的日记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和体会,我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葫芦”相似场面的精彩片段,开展以下活动。读一读看葫芦。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
5、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议一议说
6、葫芦在读的基础上,说说大家读后的收获,说说人家为什么写的那么精彩呢?段落精彩,学生们说的也有兴趣,主要谈出了下面的内容:注重了细节描写,如细致描写到左手怎么样,右手干什么;写的有顺序,如打的时候,分为“三拳”,一拳一拳的写,有条有理,脉络清晰;既有动作描写,也有语言和心理描写,多方面的描写人物;既写打的人,也要写被打的人,还要写周围的“看客”;从不同的视角写起,视觉、听觉、味嗅觉,让人多方位感受;运用了很多种修辞方法;这些议论,我们平常肯定也说过,但总是给人空洞说教的感觉,水过地皮湿,没有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激发的是兴趣,有利于学以致用。改一改画瓢子在读议的基础上,现场看葫芦,当场画瓢子,用
7、学会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日记,学生的日记做了一下修改刚到姥姥家门口,听见院子里传来“咩咩-”的叫声。我和妹妹像赛跑一样冲进姥姥家。呵!一只红色的大山羊横躺在地上,四只腿被绑在了一起,身子一抻一抻的挣扎着,眼睛瞪的很圆,好像很愤怒的样子,那“咩咩”的叫声,又像是在哀求,眼角里还满是眼泪呢。舅舅正在磨刀石上磨刀子呢,舅舅看见我们,更来劲了。他笑着站起来,用手蹭蹭刀刃,满意的点点了头;又挽了挽袖子,走向了那只羊。羊似乎明白了什么,“咩”声音凄厉而短促,身体也猛的一抻,差点站了起来,可惜腿被绑在一起,又“砰”的一声跌在了地上。舅舅已经抓住了羊角,把它拉在了早就准备好的石台上,爸爸也上来帮忙,拽着羊的后腿,
8、使劲按在石台子上。舅舅左手摁住羊头,左脚踩在羊身上,右手端起了明晃晃的刀子,我吓的赶紧捂住了眼睛,妹妹早吓的跑到屋里去了。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羊早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盆子里是半盆鲜红鲜红的血。大家又七手八脚的忙活起来,扒皮的扒皮,烧火的烧火,洗的洗,剁的剁我和妹妹落的清闲,躲在屋里看电视。中午的时候,羊肉做好了,大家有说有笑的喝酒、吃肉,还连连夸着“好吃,好吃”而我,第一次觉的,羊肉一点也不香,仿佛还听的见羊那“咩咩”的叫声。改后的日记,从听觉写起,既有悬念,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笔墨。然后笔锋一转,从视觉入手,先写了濒临死亡的羊的可怜的样子,又写了舅舅杀羊前后的神态和动作,心理描写点缀其中,使
9、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难能可贵的是,在立意方面,也是稍高一筹,这个,我们在下文中还会提到。二、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习作的命题,本着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理可论,有情可抒”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命题者命题时,不会出一些偏远的题目,力求大众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作文的命题者更是小心翼翼,惟恐成为“千夫所指”,题目范围往往很是宽泛。这样以来,看似作文简单了,其实恰恰相反,“成如容易却艰辛”,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有两大弊端:一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多的是一些空洞的话语和口号;二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少的是一些独立的发现和思考。出现诸如此类的现象,关键是学生感
10、觉对这些材料过于熟悉,大小媒体对事件关注的报道和语言也代替或者干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纷繁复杂的各类语言信息也让学生觉的不知从何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全面散网,重点突破;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也就是告诉我们的学生,要冷静的思考事件,梳理各种信息,筛选出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最能打动你的一部分材料,进行分类,要找出那些共性的东西这就是你要表达的主题,然后看这些和你有没有关系,是否触动了你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让你改变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思考,才会沉淀出新鲜的东西来,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宽打基厚积。看到作文要求,需要的是放开眼界,尽量的扩大自己的视野,
11、在记忆中、在现实中,搜集和发掘有关的材料,可谓多多益善。窄垒墙薄发。寻找材料放得开,提炼材料就要收得紧。材料多是好事,但是,五花八门,千头万绪,也容易叫人失去章法,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就要善于发现,集中提炼。为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来看一篇这样的学生习作。这是几年前春天,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灾区人民的生活牵系全国人民的心。以此为题让学生作文,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全文如下。给灾区小朋友们的一封信灾区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知道,你们并不认识我,可是,我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心,真想长出一双翅膀,飞到你们的身边,和你们说说心里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些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教学 论文 日记 作文 评改 备课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