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让高中政治课堂更高效——浅谈对江苏高考试题其它的分析思考演示教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循“道”让高中政治课堂更高效——浅谈对江苏高考试题其它的分析思考演示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道”让高中政治课堂更高效——浅谈对江苏高考试题其它的分析思考演示教学.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循“道”,让高中政治课堂更高效浅谈对江苏高考试题其它的分析思考-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暑假培训报告材料循“道”,让高中政治课堂更高效浅谈对江苏高考试题(其它)的分析思考题注:“循”即是遵循,“道”即内在的基本规律或一般的方法。阅读2015年高考试题(包括江苏卷和全国新课标及其他地方试卷),总的感觉试题朴实平和,许多试题的情景材料似曾相识,给考生以亲切感;同时试题考查的知识角度也曾演练过(简单浏览2015高考试题)。试题在难、易度的设计上更加合理,各种题型的梯度明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的水平得到合理发挥,
2、也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体现了高考命题的选拔性。2015江苏高考试题和全国试题考查内容、角度与简析地区题型模块内容(情景考点)评析江苏卷客观试题部分时政(1-4共4题)8分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大运河;3.激活市场活力的:粤、津、闽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4.APEC北京峰会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分别侧重于: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经济方面、国际关系(体现中国国家意志等)。这4道纯时政试题在高三模拟考试中都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过。经济生活(5-11共7题)14分5.企业(自主创新)6.分配与投资7.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
3、8.卷烟税收9.国家反垄断调查10.经济生活曲线图分析11.海外并购问题注重基本考点考查的同时,关注知识内的综合;关注新的经济举措的分析;第10题难度大。政治生活(12-17共6题)11分12.社区居委会13.行政诉讼法内容14.全国人大通过立法法15.西藏文化、宗教(政治与文化组合题)16.撤侨问题(人权、管辖权)除12和17题外,其他为组合题。政治与文化组合题。很好体现国家性质、国家意志。文化生活(18-23共6题)12分18.一带一路,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19.云南印象文化、哲学组合题;20.相声发展(教育作用)21.旗袍(文化包容性、个性与共性)22.电影票房(文化产业)23.青奥志愿
4、者行为(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学科内综合考查,文化、哲学组合题;考出文化味;注重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服务方向。生活与哲学(24-33共10题)20分24.名句蕴含的哲理(动与静、)25.政治与哲学组合,公民有序政治参与26.名言警句哲理相近27.医药科学实践28.足球改革(信息词:突破口)29.民诉规定内容的哲学依据30.底线思维的哲理思考31.如果你是鱼诗句哲理理解32.漫画,没有用联系观点看问题33.中国高铁发展(整体与部分、创新)哲学考查一直是高考难度比较大的部分,考生的丢分现象很严重,建议大家在高三复习阶段一定要细致一点,把不同的哲学思想梳理清晰,学会分析
5、和运用;政治与哲学组合;难度大。主观试题部分哲学政治经济34.经济新常态,政府的做法:(1)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比较基础)(2)政府如何履行职责?35.经济生活:(1)计算与画图;(2)优化商品出口问题。第34题属于比较常态的简析题,考生的得分情况比较好;但第35题难度比较大,一是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二是要依据文字信息进行判断,三是动手作图,最后要提出解答问题的方案。学生的得分不理想。国家和国际组织:36.国体与政体、欧盟作用等。选修3的试题,比较中规中矩的,考过的试题依然要考查。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学科综合37.围绕“法”字进行组织命题。不回避重大热点问题的考查,但是命题设计方面凸显了创新,
6、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总评总的说来,2015江苏考题凸显了“平和、厚重、求变、求新”等特点,与过去试卷相比,更加注意学科的综合,选择题部分有三道学科综合命题设计、主观试题在注重学科综合之外,关注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选取的情景材料新、精;命题的设问力求简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等。这告诉我们,高三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既要关注宏观知识体现的构建,引领学生树立大知识的概念,同时要把握好具体的微观知识考点,抓细、抓实;另一方面要学会对热点素材的审读,提取其中的核心信息,借助(尝试)命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把热点与教材考点有机对接。全国卷客观试题部分经济生活(12、13、14、15题)8分12.最难、也最易
7、错,把握商品间关系;13.价格改革的目的(发挥市场作用)14.规范市场秩序15.汇率变化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认识:扩大出口、提高我国外汇购买力等。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06,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千逾基点,下调幅度达1.6%,为2012年10月11日以来最低。均创下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政治生活(17、18、19题)6分17.公民的政治参与18.政府职能转变19.我国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文化生活20题2分20.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与哲学(16、2123)4题8分16.考查唯物史观:依法治
8、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21.意识的反作用(安全生产、安全意识)2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南京大屠杀、)23.卤水豆腐哲学命题比较难。主观试题部分38.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学科综合39.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38.财政方面:预算法修订(1)政府如何强化预算管理?(2)财政赤字合理性与如何用好?39.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住乡愁(1)为什么?(2)认识论,不同同学不同感受?(3)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观试题的设计比较难,学生从教材中很难组织好答案。面对上述情况,考生的答案不是很好,甚至有许多同学考试出现了意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课堂复习更高效、使高三政治复习备考工作更务实?
9、结合2015年江苏高考试卷和其他地区的试卷,做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主要从遵循“师之道、学之道、考之道”等三个角度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师之道提到师之道,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师道尊严”,是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综合的过程,三个并列而行。但传道被放在第一位置,其意思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思想教育”,因此,师之道就是要有正确的、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引领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我们的出发点、基本观点就错误,那么我们就会距离真相越来越远!因此,树立正确的“师之道
10、”刻不容缓。第一,师之道第一要义就是师者的自尊和自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每位教师应自觉增强责任意识,牢记教书育人神圣使命,切实做到“立德树人”“行为世范”,严守师道尊严,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人。因此说,师者若自尊,当回归职业道德,恪守职业精神。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先生。立德树人,行为世范,需要教师自尊自爱,加强个人道德学识修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者自觉,当在为师的职业生涯中升华自己的人格。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意义的尊重而面对学生。著名哲人马丁布伯言:“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
11、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正是在与学生的这种纯粹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人师”;正是在这种纯粹关系中,教师才可能具有真正的自由意志,那种不羁绊于权力和功利的自由意志。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把“教”与“学”置于“让学生自由发展”的自觉中。这需要教师有一种情怀:在自己内心给自由留下广阔天地,让学生心灵给自由留下广阔天地。尽管多数教师很难达到那种境界,但至少应有一种氛围那就是学校所提倡的并为广大教师所仰望的师道。第二,就教师而言,要明确“为师之道”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师德,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要充满爱心;二是师才,就是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三是师法,要有正确的方法。学生不爱听课
12、、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应该从自身找一下原因,这里既有师德、也有师才和师法等原因。(也就是老师的教育观与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关于作为一名老师的准则及技巧的综合。)具体做法方面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其中主要是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和毁人不倦。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相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俗话说:合适才是最好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老师无视这一事实,课堂教学一刀切、根本没有考虑学情,这样课堂效果肯定打了折扣!第三,就学生而言,要明确“从师之道”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不断反省,学思结合等。(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接受知识的方法等的综合。)从高考的视
13、角看,遵循“师之道”,首先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热爱教育、对教育充满感情,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其次要求我们的教师对高考要有研究,要明确学生的需求点、要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具有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促成学生的成长。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够显得和谐、从容。学之道礼记学记进学之道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意思是说:“对善于学习的学生,老师教得轻松、毫不费力而且(学生
14、)学习得很好,而这些成功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不善于学习的学生,老师教得费力、非常劳累而且(学生)却学得不好,而且还会对老师严厉的督责心生埋怨。善于提问的人,提问好像用斧头劈砍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劈砍的地方砍起,最后才去劈砍木材的节疤,到了一定的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善于提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对待问题的解答,就好如撞钟。敲击钟所用的力气小,钟的响声就小,敲击钟所用的力气大,钟的响声就大,从容地叩击钟,它也会给你从容的鸣响之声。而不善回答问题的老师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进学的方法。”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简而言之,“进学之道”就是要善
15、于学习、善于提问、(教师)善于回答问题,这些都涉及到科学的学习、思考方法。当然,对于今天的高中政治课堂,尤其是高三复习课堂来说,这些是非常重要。结合高中政治学习,就“学之道”谈三点看法,即在高三复习的三个不同阶段应该着重把握“点、联、练”三个字,不同阶段侧重点是不同的。第一,“点”字,这里的点所包含内容是多样的,可以是考点、可以是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等,但绝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交融的关系。要让学生能够把握好每一点所包含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第二,“联”字,这里的联主要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宏观知识间的联系、热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第三,“练”字,这里的练寓于点和联之中,我
16、们在引领学生学习知识考点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命题设计,进行练习;我们在进行知识联系分析、比较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发现我们对知识的复习是否存在误区。当然,“点、联、练”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在不同的学习时期,侧重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期,侧重点是“点”字,必须抓实考点、知识点等;二轮复习侧重点是“联”,在把握好宏观知识联系的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的身边等。三轮复习突出练字,能够把大量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等。下面我们结合2015江苏高考试题从“点、联、练”方面分析一下:略。考之道所谓的“考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课堂 高效 浅谈 江苏 高考 试题 其它 分析 思考 演示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