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43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43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43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项对点练43正确使用修辞手法L (2021湖南长郡中学5月模拟)以下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因 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办婚礼、过春节的时候,红颜色的剪纸 是门窗装饰的首选。贴在窗户上的剪纸,人们称其为“窗花”。令人惊奇的是, 窗花几乎都是在冬天贴上去的。因为冬天是少花的季节。在无花的日子里,窗 花却在窗格上或淘气喧闹,或平和优雅地绽放着。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B “窗花却在窗格上或淘气喧闹,或平和优雅地绽放着”运用拟人手法。 A项,借代,“管弦”代指音乐;“主人下马客在船”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B项,拟人,“溅泪”和“惊心”分别赋予了 “花”和“鸟”以人的情态。C项, 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项,一问一答是设问;“恰似”是比喻词,将抽象的“愁” 比作具象的“春水”。应选B。2. (2021湖北4月调研)以下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 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开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 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黄
3、梅戏妆容不同于其他剧种那样力 求色彩艳丽旖旎,其更像一株鼠氢山岚,缱绻万千,追求清秀淡雅。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 “其(黄梅戏)更像一株氤氢山岚”运用比喻手法。A项,“落红”以颜 色来代指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更护花”中的“护”是保护的意思,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是说秦宫的楼台宫殿,“蜂房水涡”是喻体,将楼 台宫殿比作蜂巢和旋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连峰去天不盈尺”运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
4、月, 想象成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赋予明月人的心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应选B。3. (2021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 是(3分)()入夜,鼎湖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 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 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 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 打着卵石,那么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 支
5、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 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 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 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 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A.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B.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C.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D.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B B项使用了借喻手法,把“大自然”比喻为“指挥棒”。其他三项均为 一种形象化的写作手法,加强了文字表达效果,不是比喻。
6、4. (2021江苏G4联考)以下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 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砚,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各地相继创造合适 制砚的石料,开始制作以石为主的砚台。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假设 是冷落了它,就不会得到它的好脸色。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应防止阳光直射,否那么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出现干裂。A.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D.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A 文中画波
7、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容光焕发” “不会得到它的 好脸色”赋予了砚人的情态。A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先偷眼” “合断魂” 等词语分别赋予了 “霜禽” “粉蝶”人的情态。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乌 云比作墨汁,将雨滴比作珍珠。C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粉香”代“梅花”。D项,使用了通感的修辞,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应选A。5. (2021宜昌联考)以下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 一项为哪一项(3分)()刚刚,见老先生的几幅石榴画,瞬间将人点燃。这眼前生活,何尝不值当 去爱?他笔下的石榴外皮一律焦墨,稍微开了口,露出籽实,色艳红,仿佛焰 火跳动着,我的味
8、蕾似感受到汁液淋漓的甜度。石榴旁悄悄搁一朵蘑菇,想必 是云南见手青,尚未完全散开菌盖的,此时,趁鲜嫩,吃它正当时。有了石榴, 有了见手青,尚不嫌热闹,还得添一根秋黄瓜,那份脆嫩,师出无门,因为顶 花未谢。黄瓜要天气热才长得快,眼下已然深秋,夜凉露重,等它成熟,不知 何时,索性摘下吃个嫩口。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例句“仿佛焰火”运用了比喻 修辞,将红艳的石榴比作焰火。A项,“绿肥红瘦”是借代,以“绿”代叶,“红” 代花。B项,“恰似一江春水
9、”是比喻,把“愁”比作“一江春水”,与例句相同。C项,“槁橹”是借代,代“船”,“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是夸张。D项,“殷勤”是比较。应选B。6. (2021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秋天是红色的季节,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色彩。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 叶子着了红装,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 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 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染红了整片天空。走 近看,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装,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 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
10、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 的红飘带,墙角那么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那么满墙鲜艳, 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A.拟人 夸张 互文B.拟人 比喻 夸张C.比喻借代夸张D.比喻互文借代B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 漫”这句中,“怯怯地” “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 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鲜红欲滴,染红了整片天空”运用了夸张的手 法。应选B。7. (2021山东德州月考)语文课上,同学们对文中画横线一句的修辞手法产 生分歧,有的认为是拟人,有的那么认为是比喻,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原因。 (5分)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版高三 一轮 复习 语文 新高 练习题 专项 43 正确 使用 修辞手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