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文化内涵说课材料.doc
《太极拳文化内涵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文化内涵说课材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太极拳文化内涵-太极拳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而民族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存在方式。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来说,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又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正如任何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一样,武术同样也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并跟中国文化的整体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的关系。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考虑,同样可见之于中国的政治、
2、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美学、技艺等等领域。所以通过对武术的文化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亦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一、松静为本作为独具特色的一个成熟武术流派,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类的柔性武术。其松静为本、占中求圆的身体活动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的“主静文化”特色。不少学者指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而太极拳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民俗活动和身体运动,通过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其基本的活动理念,便是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中正安舒、柔和圆活、螺旋圆道、占中求圆。由此一方面区别于外家拳术和西式体操等“以动求动”
3、追求外壮运动量的动力型运动;另一方面又区别于静坐、桩功等“静中求动”强调内壮功夫的静力型运动。太极拳以自身松静自然和“动中求静”的身体符号,鲜明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松静为本,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出发点,这是变通求久的前提。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表现为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紧张。但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由于能源和资源都颇为有限,无论环境和人体都不可能无限地紧张下去。全身肌肉不松驰,身体无法变换形态进入下个动作。骨络关节不松开,任何动作都无法进一步展开。精神状态不松静,思想僵化原有定势适应不了外界新变化。而全身储备能源和有效补充资源都消耗完了,亦即所谓油尽灯枯,死亡于是也就到来。
4、所以松静为本并不是不要活动,而是寻找新的变化的一个基本前提。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就哲学上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但它并不涉及具体的人生,因而并无直接的价值意义。就生物学上说,新陈代谢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也不涉及人生的具体内容和质量。所谓物壮则老,生物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自我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加快新陈代谢其实不外是加速死亡。所以,任何生物不但有活动,而且还要休息动静互涵相生,功静必须循环有序。中国养生理论突出以静养生,着眼于万物变易而未病先防,养精畜锐以预防不测,节约能源求保持长久。由此它不主张加快新陈代谢以表现生命,而企图减慢新陈代谢以延长生命。中国的易学,有变易
5、、简易、不易三义,变易、不易两极相通,由此当求变中之不变,即太极拳那大道至简的“动中求静”。在中国文化中,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由此动静互涵,以为万物之宗。王夫之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由此看来,中国文化所说的静,并不是“死寂”或“顽空”而是活泼泼的新的可能性。它并不死执某种固定的状态,而准备随时调整自身,以进入新的可能。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浮气躁,不昏沉、不散乱,神清气爽、意定神闲,才能物物相通而真正融入天地间的大化流行。太
6、极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当然首先表现为思想意识指导下那外在的人体动作位移以及内在的生理机能变化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这种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基础的人体各生理机能之间的协凋活动,其本质特点当然是动。太极拳中的基本功、盘架子、器械和推手、散手等等,也无一个是动。但这种动又不是别的什么“动”,而是人体各生理结构和组织机能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那大化流行的活动协调一致;而这活动的协调一致,从哲学上说便是种平衡状态,亦即相对的静。这相对的静同样是体育运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没有这样的平衡协调,任何体育运动都无法进行。而且,任何体育运动的身体动作,又都是有起止始终和间歇断续,不可能按原样永无休止地持
7、续下去。在这方面来说,静也足有必要的。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畅缓慢的身体动作,去表达自己生命“动中求静”迫求永恒的意念和要求。从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养生功能看,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之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人作为动物,其生存方式在于以躯体运动为特征的新陈代谢的类型。而人作为有意识的动物,其精神及能量既要有所发挥,但又不能损耗太过。按中医理论,形体静而贵动,故宜动以养之,神气动而贵静,故宜静以养之。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各得其所,彼此不可替代。运动形体与静养精神,分别从不同方面支持人体的生命运动,使其健康长寿。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相辅相
8、承密不可分。养形要以神气的清虚静定为基础,养神又要以动态的平衡为指导。人类生命的新陈代谢,就在这个两极张力的过程中展开。太极拳通过招式动作活动筋骨,通过意气内敛固本培元。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优化人的生命。跟其体育运动比较,太极拳突出其“精神内敛”的意识体操功能,因而跟那些“拼命锻炼来把自己的身体搞垮”和“跟风从众形成精神迷信”的狂热竞技体育有所不同;太极拳这里强调的是动静相兼的自我保养和应物自然的个性表现,并由此追求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个方向的协调共进。从太极拳防身护体的应敌原则看,其动静方式又有“静以含机、动以变化、以静待动、后发先至”的功能性关系,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
9、原则。由于太极的变化是“无端”的,所以太极拳的“静”也就绝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蓄力量和寻找机势;只有做到“蓄血后发”,才能以小制大和有效打击敌人。至于太极拳的“动”,也不是漫无目标和没完没了地消耗体力,而是舍已从人、物来顺应、适可而止和就势借力地改变自身状态,以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我顺人背”。因而拳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说法,强调动静在敌我关系中的相通和转化。太极拳是种以静御动、后发制人、舍已从人、借力打力、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的以弱对强技术,深得古典兵法攻守进退、主客奇正变换的神髓;无论动静,都因敌变化、权宜使用、相生相济、出奇制胜。太极拳御敌时从不轻举妄动,通过沉着冷静的“
10、听劲”和“问劲”来研己破执、应物自然,并由此来形成自身动静之势和相应的破敌之功。它通过动静在主客奇正各个方面的因应变化,从而获得技击操作的主动权。就修心养性的方面而言,它则按照穷通易变、宇静致远、虚一澄明、返朴归真的力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极拳意态上的要求是“神舒体静、意气腾然”;而这“神舒体静、意气腾然”,义是“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结果和表现。在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中,养生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单纯地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一个投入养生活动的人,既要养己,又要养人;既要养人,又要养物。无地生养万物,由此圣人培贤育能并通过经邦济世使国
11、人丰衣足食和知书达礼,都属于“大养生”的范围。所以养生不仅是个人的事而关乎全民和万物,亦即所谓“民胞物与”是也。万物一体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国人相信不可能有纯粹和孤立的“独善其身”;由此社会性的养生、修德、治世和个体性的养神、养气、养形是完全统一的,因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同构,“天地正气”跟个人“浩然之气”也必然重合。老子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如果放纵“跟着感觉走”那心浮气燥的轻举妄动,无法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亦即无法自我主宰。事实上没有自我克制也就没有个人自由。人们经常批评这种内向主静的文化压抑自我、消极退让、精神萎缩、无所作为,以至反动倒退、危害社会,应该说是很不全面
12、的。太极拳的最高追求是“求虚静”,终点回到起点。性命圭旨云:“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又云:“有闻如不闻焉,有见如不见焉,毁誉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七部名数要记曰:“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反神服气,安之不动谓之静。”由此可见,身体活动上的所谓虚静,不外是要求练功者通过修炼而达到的一种“无思无念”的特殊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会自然发生向高级跃迁的变化,亦即激发人体活动的某种潜能。所谓“心虚才能容物”,如果心中执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种种偏见,是不可能有包容万物的“大清明”的。老于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13、。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人;通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由此“求虚静”也就是“返朴归真”,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上。严遵老于注解释“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时说:“神明得位,与虚无通,魂休魄息,各得所安,志宁气顺,血脉和平也。”这明显地是个“天人合”的说法。道教理论认为,“顺则生人,逆炼成仙”、“我命在我不在天”。从哲学上说,切发展都是由分化而来的;然而所有的分化又都是张扬了一种可能而压抑了其他的可能,并由此逐步趋向于死亡,此亦即“物壮即老”之谓也。而回到最初出发点上的“归根”,也就是“复归婴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反动倒退”。司马谈论六家要
14、旨解释道家的“致虚”时说:“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个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对此概括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积极追求。所以中国道家文化以为,那些能够体悟自然之道的圣人,自当还淳返朴,复归于原始“真朴”的“本根”状态:一方面不持雄强而凌雌柔、不以明白而侮黑暗、不称荣贵而辱卑贱,另一方由J又不以小害大、不以末丧本、不拘于形器之末:物我同观、公而无私、顺物施化、不为而成。道家文化这种对“朴”的追求,显然是种企图超越具体形器所限而向往大无限的审美性追求。由于人类以往的文明都是通过对象异化的形式来进行的
15、,因而道家文化“返朴归真”的价值指向,便是要回到人类生命那未经特化的本真、本性、本然、本能。寻求一种超越当下和扬弃异化的“得道”状态。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社会必将消灭旧式分工、扬弃社会异化、超越当下存在、实现自由发展的深层意蕴。由此看来,“得道”在实际上便是人性的复归和超越,是人那“类本质”的进化和自由;而所谓返回“真朴”,实质上于是也就是超越当下那具体形器(孔子云,“君子不器”)而扩大演化的“可能性空间”。庄子消遥游所描绘那“若夫乘大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无待”状态,亦此之谓也。十分明显,这里所谓的“返朴归真”,并不简单地是退回动物形态去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求超出人类自
16、身生物族类的局限,扬在各种现实的发展异化状态,主动地与整个自然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相建构、相发展。由此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那“彻底的自然主义”。而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太极拳外形上的中正圆活,则是维持自身稳定性亦即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达到身心松静的一种结果表现。太极拳的身体形态讲究中正安舒、变化圆活。上则虚灵顶劲直指天穹、下则脚踩涌泉接通地心,中则尾阎中正、气沉丹田、松腰松胯维持重心;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各方反向对拉拨长。然而又相吸相系、内聚一点、守住中土、八面支撑,由此“头顶太极(精神提起并以意导气)、怀抱八卦
17、(棚、捋、挤、按、捌、肘、靠等八种劲路转换)。脚踩五行(进、退、顾、盼、定等五个方位的变化)”,形成顶大立地、象大法地、中气圆满、气象万千之态。在行为上,则讲究持中尚和、精合法度,个偏不倚、无过不及、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相连相合、舍己从人;恰如其分地掌握整个宇宙运动的法则和规范,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在动态变换中求得“随遇平衡”,亦即从不平衡中求平衡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由此,对内讲究中和律已、内气腾然,对外强调和谐待人、随曲就伸。其动作呈圆弧型、圆球型和螺旋型,其过程则呈循环型。表观出中国人的外圆内方、行圆智方、圆融无碍、随遇而安的文化性格。其套路的结构安排,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起
18、势讲究负阴抱阳、面南背北,崇德尚礼、居右虚左。段(趟)则突出阴阳转换,左右往返,周而复始、曲折迂回。收势强调无往不复、有始有终,故土难舍、叶落归根。就招式而言,预备式为无极,表示天地未分、阴阳未判,处于混沌一团前运动状态;起式为无极到太极,丹田潜转、感而遂通、阴阳判分、神往上升、气向下沉,由此有了动静开合、升降浮沉、进退往来、形具神生,进入阴阳变换的运行状态,而收式则为由太极复归于无极,返朴归真、归根复命、结束现行运动而回到元初的前运动状忐,并由此孕育新的发展可能。这是中国文化所谓的“参天地、赞化育、夺造化”从而可以“替天行道”的象征。就身体语言的象征表现角度说,有文化学者指出:“例如,中国传
19、统古典舞舞姿舒缓、安祥,所谓不动则舞,长袖飘带、折腰回眸均是中华之舞的外在特征表现;而西方舞蹈则激烈、奔放的动作,有时芭蕾也是如此,又有各种民族舞,更不用说现代舞了,都表现为一种奔腾跳跃甚至是近乎疯狂的身体语言。在这里,东方之舞体现的是静的文化释迦牟尼是坐着涅磐的,老、庄的道文化更是超然与安祥:西方则是动的文化耶稣就是站着升入大堂的。东方舞是随意的、自由的、自然的、是大自在天;西方则是格式严整,充满活力与激情,具有外在爆发力,芭蕾的飞奔、升高与中国古典舞的轻歌曼舞舒广袖是完全异趣的。西方舞是外在的大爆发,东方舞是内在精神的凝聚再凝聚,这些方面完全可以作一系列广泛的比较。”我们以为,这些方面跟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拳 文化 内涵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