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代码:40E01716学时分配:总学时30,讲授30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1)、电工与电子技术(2)、汽车构造等后续课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之一。是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汽车维修工程等课程必需的基础。它主要由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三 大局部组成。其中工程热力学基础是学习发动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发动机原理又是学习汽车理 论的必要前提,尤其与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等章节联系紧密。本课程的任务是研
2、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整机性能,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分 析方法及性能指标与各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研究汽车在使用中的主要性能,使学生掌握汽车 使用性能的分析方法及其与各种因素的联系;掌握发动机及汽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影响发 动机及汽车性能的使用因素,为从事汽车技术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车用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了解汽车在各 种运动状态下的受力特点、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牢固掌握主要热力过程(换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掌握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发动机热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重点掌
3、握发动 机主要使用特性。牢固掌握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影 响因素;掌握作用在汽车上的各种力及相互关系;掌握汽车舒适性、通过性的评价指标;了解 汽车主要性能的基本实验方法。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2学时)基本内容:1、 工质的热力状态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卡诺循环教学要求:1、 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3、 掌握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等容、等压、等温过程;了解气体的绝热过程及多变过程。4、 了解卡诺循环重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气体的基本
4、热力过程第二章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4学时)基本内容: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2、 发动机的热平衡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4、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教学要求:1、 明确发动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差异2、 了解发动机的热平衡3、 了解发动机的指示指标4、 掌握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5、 掌握影响发动机机械损失的因素重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及实际循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4学时)基本内容:3、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及充气效率4、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教学要求:1、 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2、 掌握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重点:.发动机
5、的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第四章汽油机的燃烧过程(4学时)基本内容:1、 汽油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2、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3、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4、 汽油机的燃烧室教学要求:1、 掌握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及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影响因素2、 了解汽油机常用典型燃烧室的特点重点: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汽油机燃烧过程及特点第五章柴油机的燃烧过程(4学时)基本内容:1、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2、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3、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4、 柴油机的燃烧室5、 发动机的排放污染与控制教学要求:1、掌握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特点2、了解柴油机燃烧室的主要优缺点及混合气形成特点3、掌握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
6、的主要因素4、了解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以及控制排气污染的措施重点: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柴油机燃烧过程及特点;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发动机特性(4学时)基本内容:1、 发动机工况2、 发动机负荷特性3、 发动机速度特性4、 柴油机调速特性5、 发动机万有特性6、 发动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教学要求:1、掌握发电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的概念及对负荷特性、速度特性 的曲线分析2、了解发动机各种性能特性的实验方法3、了解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的制取及发动机的功率标定重点: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的概念;负荷特性、速度特性的曲线分析第七章汽车的动力性(6
7、学时)基本内容人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2、 汽车的驱动力3、 汽车的行驶阻力4、 汽车行驶的驱动一一附着条件5、 汽车行驶的驱动力一一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6、 汽车的功率平衡7、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8、 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动力性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动力性的主要指标2、掌握汽车动力性方程式并能据条件计算3、掌握汽车行驶的驱动一附着条件4、掌握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5、了解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重点:汽车动力性的主要指标;汽车动力性方程;汽车行驶的驱动一附着条件;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八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2学时)基本内容:1、 汽车燃料消耗量实验2、 汽车燃料经济性指标3、 燃料经
8、济性计算4、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措施教学要求:1、了解燃料消耗量实验及燃料经济性计算5、 掌握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措施重点:燃料经济性指标;提高燃料经济性措施第九章汽车的制动性能(4学时)基本内容: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3、 制动效能及其稳定性4、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及与制动状况的关系6、 车轮的防抱教学要求人1、掌握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2、掌握汽车制动距离方程式3、掌握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的表现形式4、了解I曲线、。线、f线组、丫线组的作法及意义5、了解利用附着系数及附着效率的意义;6、了解自动防抱死系统的优点及工作原理重点:汽车制动性平价指
9、标;汽车制动距离方程式;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的表现形式 第十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2学时)基本内容:1、 操纵稳定性概述2、 轮胎的侧偏特性3、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4、 汽车操纵稳定性实验5、 汽车行驶中常见的不稳定现象及其原因6、 汽车的纵翻与侧翻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内容极其评价方法与指标2、了解侧偏现象及影响侧偏现象的特性因素重点:轮胎的侧偏特性;汽车行驶中常见的不稳定现象及原因了第十一章汽车的舒适性(2学时)基本内容:1、 行驶平顺性2、 汽车噪声3、 空气调节与居住性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与方法2、了解平顺性的改善途径3、了解汽车噪声及对人的影响4、了解汽车噪声的控制措施第十二章汽车的通过性(2学时)基本内容:1、 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数2、 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3、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2、掌握影响汽车通过的主要因素重点: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六、课程考核与评估本课程根据两个重要环节进行考核:平时成绩(30%)、期末考核(70%)。七、附录教学参考书:1 .邓宝清等主编.发动机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2 .吴建华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