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代码:40E01716学时分配:总学时30,讲授30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1)、电工与电子技术(2)、汽车构造等后续课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之一。是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汽车维修工程等课程必需的基础。它主要由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三 大局部组成。其中工程热力学基础是学习发动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发动机原理又是学习汽车理 论的必要前提,尤其与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等章节联系紧密。本课程的任务是研
2、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整机性能,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分 析方法及性能指标与各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研究汽车在使用中的主要性能,使学生掌握汽车 使用性能的分析方法及其与各种因素的联系;掌握发动机及汽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影响发 动机及汽车性能的使用因素,为从事汽车技术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车用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了解汽车在各 种运动状态下的受力特点、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牢固掌握主要热力过程(换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掌握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发动机热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重点掌
3、握发动 机主要使用特性。牢固掌握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影 响因素;掌握作用在汽车上的各种力及相互关系;掌握汽车舒适性、通过性的评价指标;了解 汽车主要性能的基本实验方法。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2学时)基本内容:1、 工质的热力状态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卡诺循环教学要求:1、 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3、 掌握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等容、等压、等温过程;了解气体的绝热过程及多变过程。4、 了解卡诺循环重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气体的基本
4、热力过程第二章发动机热力循环和性能指标(4学时)基本内容:1、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2、 发动机的热平衡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4、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教学要求:1、 明确发动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差异2、 了解发动机的热平衡3、 了解发动机的指示指标4、 掌握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5、 掌握影响发动机机械损失的因素重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及实际循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4学时)基本内容:3、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及充气效率4、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教学要求:1、 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2、 掌握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重点:.发动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