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比较阅读13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x
《《富贵不能淫》比较阅读13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贵不能淫》比较阅读13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质年41文曹文阅读试题汇编富贵不能淫比拟阅读(截至2021年)【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诫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要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屣,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 于斯也
2、。”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注释】蒙:掩蔽。袂(mei):衣袖,袖子。辑屣(jCi):跋(td)拉着鞋。 贸贸然:眼睛昏花的样子。(选自礼记檀公)1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1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行天下之大道。(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13 .【乙】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 说明理由。(2分)【参考答案】(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 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公孙衍、张仪难
3、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句意: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执:拿。(2)此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道,道路。句意为: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句中重点词:予,我。食,吃。食,食物。句意为: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 才落到这个地步!(3)此题考查理解选文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先理解“贫贱不能移”的意思, 再结合乙文中“饿者”的行为分析是否能论证这个观点,然后回答是否能作为事实论据贫 贱不能移”意思是贫困卑贱的处境无法改变
4、其坚强的意志。乙文中饿者本来就对乞食感到羞 愧,在听到黔敖说“嗟!来食”,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不尊重之后,他“扬其目而视之,曰: 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 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我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我 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乙】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 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那么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2020湖南岳阳)【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为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
5、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 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
6、曰:“吾闻之,新沐 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 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蟾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 自投汨罗以死。(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释】酶:薄酒。察察:洁白的样子。汶汶:浑浊的样子。皓皓:莹白的样 子。温蟾(hud):尘渣重积的样子。14 .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岂不诚为大丈夫哉以顺为正者被发行吟泽畔遂自投汨罗以死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各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16 .【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17 .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
7、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 单独“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用甲文中的语句作答), 最后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自投汨罗而死,这也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 中所说“。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 言概述他的事例。【参考答案】(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 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句意:以顺从为做人原那么的。正:标准,准那么。句意: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被:同“披“,披散。句意: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遂:于是
8、,就。(9)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 是“增、册I)、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重点词:惧,害怕。安居,安静。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句 意:(他们)一发怒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重点词: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的开始,不译。而,表转折关系。句意:聪明贤哲 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能够随世俗的变化而改变。或者:圣人不拘泥于外物,能够随 时势变化改变(自己)(10)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
9、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根据 【甲】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语句概括为:大丈夫要讲仁德, 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根据【甲】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以概括 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那么。根据【甲】文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概括为:大丈夫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 摇、屈服。(11)此题考查学生的比拟阅读能力。屈原生活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 独醒”的时代,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保持自己的节操志向。所以,用孟子的话 来说就是:不得志,独行其道。他自投汨罗而死的行
10、为也印证了孟子的“舍生取义(舍生而 取义者也)”的观点。在列举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 例时,要注意人物与事件对应起来,准确无误。答案:(8)真正,确实;标准,准那么;同“披“,披散;于是,就。(9)(他们)一发怒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能够随世俗的变化而改变。(或者:圣人不拘 泥于外物,能够随时势变化改变(自己)(10)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 那么;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11)不得志,独行其道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例如
11、一:文天祥拒绝高官 厚禄的诱惑,誓死不降元。例如二:苏武持节牧羊终归汉。【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拟高。【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 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 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 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那么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
12、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 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单独行走 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 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乙】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 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 ”屈原说: “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 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 波
13、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 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 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 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 ”于是写下了 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2020内蒙古通辽)【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
14、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 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存炭, 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 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 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
15、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 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 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那么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 傲,傲必亡。”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 死于是日。假设然,那么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改动)注释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最初投于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门下,因为不得重用而 改投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曾两次计划为智伯报仇, 均未成功。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还存在不
16、忠的成分。漆身 吞炭:豫让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把他释放了,但他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将全身涂上 漆,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准备第二次行刺。斩衣三跃:第二次刺杀未遂后, 豫让被赵襄子的侍从包围,无奈之下,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剑以成全他,刺 完后伏剑自杀。18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实是欲界之仙都B.富贵不能淫假设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C.让之死固忠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及观斩衣三跃及鲁肃过寻阳19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一怒而诸侯惧溪深而鱼肥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7、C.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D.观其漆身吞炭其真无马邪?20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土报之。13 .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2分)谆谆然而告之日14 ,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那么顺从的 “2(用原文语句回答),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2)“:(用原文语句回答)。“大丈夫” “国士”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 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不懈奋斗,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时代耍求不同,“国士”
18、的内涵 会各有侧重:唐代“国士”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代“国士”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 的“国士”可能侧重于社会责任与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为国家分忧、为 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的“国士”,请你写出其中位,并简述其事迹。(5分)【参考答案】15 .D评分:共3分。11.B评分:共3分。12.(1)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单独走自己的道路。(2)中行氏用对待一般人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一般人的行为报答他;智伯用对待国士 的态度对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3谆谆然/而告之曰 评分:共2分。14.妾妇之道(2)济国之士.
19、(3)人物:钟南山(李兰娟)事迹:略评分:共5分。第小题各1分悌小题3分,人名1分,事迹2分,具体事迹或概 括事迹均可。,【参考译文】【乙】豫让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他报仇,名声显赫,即使是平 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当然可以称为忠了,可惜,在怎 样死的方式上还有不忠的表现。为什么呢?看他漆身吞炭,对他朋友说我做的事情都特 别难,我是想用这种做法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这能说他不忠吗? 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 为智伯而死的时候,豫让回答说: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
20、要像一般人 那样去报答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 有缺乏之处了。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土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 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 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 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 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致;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 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
21、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假如这祥,豫让即使死 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2020山东滨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暂凭杯酒长精神。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22、,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古人云:“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 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那么为道,言而创造之那么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注释:仆虽不肖我虽不贤。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 时机。陈力尽全力。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出处 出,出仕;处,退隐。言而创
23、造用语言阐发清楚。6. (2分)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戒告诫。命教导,训诲。正准那么,标准。由缘由,理由。戒告诫。命教导,训诲。正准那么,标准。由缘由,理由。A.往送之门,戒之日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D.得志,与民由之*7. (2分)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那么罔 8.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 D.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 8. (2分)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B.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富贵不能淫 比较 阅读 13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试题 汇编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23763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