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 (2)上课讲义.do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 (2)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 (2)上课讲义.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 (2)-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课前游戏教师出示三支笔,只露出三只笔的上方(长短不齐),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再露出笔的下方(长短不齐),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师:看来呀!要进行比较必须在同一标准下才能完成。像刚才我们把笔放在一个平面上,用其中的一支笔做标准,一看就知道了结果。我们用尺子量,尺子就是一个标准。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我们的游戏就做到这儿,好吗?
2、下面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评:表面上是一个游戏,实际上是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导入师:你们在家都做家务活吗?生:做。师:都做哪些家务活?生:帮妈妈刷碗,扫地。师:噢!真勤快。生:帮爸爸擦皮鞋,擦地板。师:噢!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生: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举手呀?是不是你们都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呀?生:是。师:看来大家都是爱劳动、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邻居家有一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叫小明,他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冲杯奶。这天早晨,他冲了这样的三杯奶。(出示课件:三杯牛奶,三个杯子相同,而
3、其中的奶量不同。)师:大家猜猜看小明会把哪杯奶给爸爸,哪杯奶给妈妈,哪杯奶给自己呢?生:我猜小明会把3号奶给妈妈,2号给小明,1号给爸爸。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因为妈妈整天上班工作,回家还要做家务,很辛苦,所以最多的奶给妈妈;爸爸虽然也工作,但是回家不做家务,所以要喝比妈妈少一点;小明还小,喝最少的奶。评:从学生分牛奶的方法上可以折射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但是不论学生怎样分牛奶,都离不开哪杯奶多,哪杯奶少的问题,这就是教师在选择问题时的独到之处,一箭双雕,由三杯奶的多少,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哪杯水多?师:噢,这是你的观点。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我认为应该把1号杯分给爸爸,2号
4、给妈妈,3号给小明。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认为小明正在长身体,最需要加强营养,所以要喝最多的奶,爸爸在外边干活很累,也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应该喝1号杯里的奶,妈妈不喜欢喝奶,可以喝最少的。师:噢!这是你的想法。看来呀!大家都同意把最多的奶给最需要的人,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来哪杯奶多,哪杯奶少,那我这里有三杯水,(出示课件:三杯水,三个杯子相同,而其中的水量不同)你能一下子就猜出来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生:能!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哪杯水多,那杯水少”的问题。二、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师:好,你来猜?生:3号最多,2号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生:因为3号杯水高。师:这里我们
5、把水在杯子里的高度叫做“水位”。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生:杯子是一样的。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杯子是相同的条件下,是不是水位高的水多。大家同意这个看法吗?(同意)看来大家的看法非常一致,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我这里还有三杯水,你还能猜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出示课件:三杯水,杯子的粗细不同,水位相同)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生:因为1号杯子宽。师:对于杯子,我们还是用粗细来描述比较好,也就是说杯子粗的水多。还有别的条件么?师:好,你来补充。生:水位是一样的。师:加上这个条件,我们来看,在水位相同的条件下,杯子粗的水就多。大家同
6、意吗?(同意)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好)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杯子大小相同时,我们看水位的高低就知道水的多少,现在我们拿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再把屏幕上的三杯水请到这里来,大家看是不是?(教师拿出与课件上基本相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看,学生看后明白是课件中展示的)现在我们分别把他们倒在这三个大小相同杯子里,请大家观察一下哪杯多,哪杯水少?生:1号杯子水最多,2号杯子水最少。师:还真是和大家先前说的一样!这样看来,当杯子里的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就多。评: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的问题,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有这种概念,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
7、,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寻找规律,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把孩子的语言“翻译”成科学的语言,为实现下一步的探究和讨论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学生明白了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的道理。师:看来,任何一个科学的结论都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判断他是否正确。这次,我给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准备了三杯水。大家赶紧观察一下,再猜猜看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生:1号多,3号少。生:3号多,1号少。生:2号多,3号少。生:3号和1号一样多。师:有的说1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里的水最多,有的说2号杯子和3号杯子的水一样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了?想一想,
8、问题出在哪里?生: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了。生:水位的高低也不一样了。师:我们用眼睛无法准确地判断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呢?小组讨论一下!评:教师顺水推舟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正是进行下一步实验的关键,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既解决了学生自己胡推测、凭空乱猜的弊端,又避免了耽误课堂时间,能更好的掌握实验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的习惯,可谓一举两得。师:刚才我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有好办法了,谁能说说你们的方法?生:我们小组想用一个杯子、一把尺子来判断,把这三个容器里的水,一个一个倒入这个杯子里,量一下水位的高度就知道了。师:噢!你们
9、小组的这个方法不错!等一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实验,好吗?生:我们组想用大小相同的三个杯子来判断,就是把三个不同容器里的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里,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了。师:嗯,这个方法就是我们一开始用的方法,杯子相同,看水位的高度,刚学的方法就用上了,不错,学以致用。等会儿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师:噢!你们还有?你来说说。生:我们组想用称重量的方法,哪杯水最重,就最多。师:这个方法很特别,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生:我爸爸在市场上买酒,我看见他每次都用称称,重的酒就多,轻的酒就少,所以师:看来你很注意观察生活,是个有心人,你们就用这个方法实验好吗?师:看来大家的办法还真不少,其实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哪杯水多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实录 2上课讲义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教学 实录 上课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