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2003年江苏宿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x
《《始得西山宴游记》2003年江苏宿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得西山宴游记》2003年江苏宿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3年江苏宿迁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 溪.斫榛莽,焚茅茂,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那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蜥然洼然,假设埋假设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 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颠 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 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7.以下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捕蛇者说)B.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C故为之文以志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D.是岁,元和四年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8.以下句中加点的词与“皆在衽席之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8 .用现代汉语翻译“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分)译文:9 .填空。(3分)本文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选文中点明宴游的句子是: 作者描写了立于西山居高俯视所见的辽阔景象,以
3、此来抒情言志;杜甫望 岳中也有表示登高俯瞰的诗句,它是【参考答案】7. C【参考答案】8. C9. B9 .心思凝结,形体消释,在夜色中与万物融为一体。10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参考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燃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 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 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 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 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 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 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 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 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 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 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2003江苏宿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始得西山宴游记 西山 游记 2003 江苏 宿迁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