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改复习课程.doc
《广西-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改复习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改复习课程.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广西-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改-以“三农”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广西农业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改革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农业部指导下,经过三年多的推进,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一、基本情况(一)设置情况广西农技推广体系主要分三大块:种植、水产畜牧及兽医、农机,推广机构总数3625个,分省、市、县、乡四个层级设置。省级推广机构13个,其中种植业7个,水产畜牧兽医5个,农机1个。地市级推广机构147个,其中种植
2、业104个,水产畜牧兽医30个,农机13个;县级推广机构881个,其中种植业559个,水产畜牧兽医180个,农机89个,综合站53个。乡镇推广机构2584个,其中种植业726个,水产畜牧兽医1152个,农机57个,综合设置649个,水产畜牧区域站1个。每个乡镇都设立有相应推广机构。(二)队伍情况全区农技推广队伍编制23458个,其中省级581个,市级1652个,县级7361个,乡镇级13864个。实有人数20953,其中省级590人,市级1415人,县级6736人,乡级12202人。其中种植业人员编制数8054名,实有人员7519人,全部实现有编制、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的公益性财政全额设置,
3、其中有38个县(市、区)472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实行独立设置,编制2455名,实有农技人员2305人。673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以乡(镇)政府主管、县农业部门指导,编制5599名,实有人员5214人。从编制与实有人数上看,在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存在一定数量的空编。(三)管理模式从统计看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畜牧兽医全部为县管,渔业全部为县乡共管。种植农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别有县管和乡镇管两种模式。其中种植业推广机构独立设置350个,农机化推广机构独立设置57个,农业农机综合设置97个,为县管模式;其余主要为种植、农机、水利和林业、经管等综合设置的推广机构
4、480个,以乡镇管理为主。县乡共管所占比例少,其中种植业92个,综合设置49个。二、主要成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结合广西实际,加快推进改革的步伐,农业推广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农科教结合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区农业部门上下一盘棋,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全力推进农业各项产业发展。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0亿元,比2005年的1448.4亿元增长80.2%;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比2005年的912.5亿
5、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比2005年的2495元增长75.5%,是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二)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进行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遴选,为广西的主导、优势、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一五”期间,广西蔗糖、桑蚕、木薯产业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优质稻、香蕉、柑桔、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全区粮食总产1465万吨,比2006年增长2.62%;糖料蔗总产6800万吨,约占全国60%;木薯(鲜薯)总产540万吨,占全国的70%;蚕茧总产21.4万吨,比2005年增长42%,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水果总
6、产830万吨,比2005年增加45%,进入全国前四位;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1720万亩和2433万吨,产量比2005年增加15%;葡萄产业种植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25万吨。(三)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推广机构,实行公益性定位,全区农业系统依靠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大力实施“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开展良种良法引进、试验与示范和农民培训,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粮、油、蔬菜、水果种植结构由2005年的1:0.09:0.33:0.045调整为1:0.06:0.38:0.31。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区优质稻种植比例占85.4%,比2005年增加4.9个百分
7、点;优质果品率58%,比2005年增加28个百分点。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优质粮、甘蔗、柑桔、葡萄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业生态旅游等农业服务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稳妥地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创新了农技推广方法,促进了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放活经营性服务。“十一五”末,全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33家,比2005年增加45
8、家,其中国家级21家,自治区级11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219个,社员44.83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3269个和19.83万人,合作社资产总额24.05亿元,是2005年底的10.36倍。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1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05年的19%提升到30%,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00多万户,户均增收超1000元,辐射带动农户200多万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户均增收6500多元。(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
9、,农技推广能力明显增强,全区农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累计建设了7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200多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25万亩、产品422个;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乡、基地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组织了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累计应用新采购的仪器TPCB-II-C杀虫灯10.66万台,TPJ-2病虫调查统计器170万个,绿色植保技术约2亿亩次。使用NY-8D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全区蔬菜农药残留测试结果平均合格率96%以上。(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农技推广机构与队伍,与自治
10、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和广西产业创新团队,共同形成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三大主体支撑体系,大力引进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绿色植保工程,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生态农业技术,有效推动了农科教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推广“三免”技术8558万亩,“三避”技术1.14亿亩,间套种14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4亿亩次,水肥一体化发展到23万亩。创新集成并广泛应用“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建立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示范村1000多个,新建生态养殖池5万多座,示范户年均增收200
11、0元以上。平均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超过500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七)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育了农技推广多元化服务组织,推动了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实行了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责任制度,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和村级技术员,建立了“农家科技书屋”,开通专家服务热线,利用“12316”、“三电合一”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技术服务。特别是在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带动下,各种推广模式、良种良法试验成为农技人员的实训基地、农民的培训课堂,科技入户工作风生水起,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12、十一五”时期,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的6%增加5.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4380元,比2005年的2495元增加1885元,增长75.5%。三、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出台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下发后,区人大、区党委政策研究中心、区农业厅、区林业厅、区水利厅分别组成调研组,开展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情况调查。形成专题报告,上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并于2008年1月16日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政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三农 发展 目标 全力 推进 基层 农技 推广 体系 改革 建设 复习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