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实验教程电子教案.doc
《微型计算机实验教程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实验教程电子教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微型计算机实验教程-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指导书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程二九年三月-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程主编颜昌彬陈宇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专)科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实验。包含模/数转换实验、数/模转换实验、数字PID控制实验、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大林算法实验等。第二部分是综合设计实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步进电机控制、温度闭环控制等实验。第三部分是实
2、验中使用的虚拟示波器进行介绍,掌握其使用方法。本书可作为我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实验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前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或学习期间进行实验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基本知识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为以后继续深入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
3、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书由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颜昌彬、陈宇老师主编。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编者2009年3月于攀枝花目录实验一模/数转换实验1实验二数/模转换实验4实验三数字PID控制实验6实验四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10实验五大林算法实验.15实验六步进电机控制实验.19实验七温度闭环控制实验.23附录虚拟示波器的使用.26参考文献.34实验一模/数转换实验一、实验装置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LABACT实验电路、电脑、LABACT软件二、实验要求了解A/D芯片ADC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编制程序通过0809采样
4、输入电压并转换成数字量值。三、实验原理A/D转换器大致有三类:一是双积分A/D转换器,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速度慢;二是逐次逼近法A/D转换器,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三是并行A/D转换器,速度快,价格也昂贵。图1-1模/数转换器电路图实验用的ADC0809属第二类,是八位A/D转换器。典型采样时间需100us。编程中应该保证A/D转换的完成,这可以在程序中插入适当延时代码或监视EOC信号的电平来实现。后一种方式尤其适合采用中断处理。模/数转换器(B8)单元电路图见图1-1所示。ADC0809的片选在实验机内部已固定为0A0H。由于0809的A、B、C三脚依次接至A0、A1、A2
5、,所以模拟输入通道IN0IN7的端口地址为0A00A7。其中IN1IN5为标准接法,有效输入电平为0V+5V。IN6、IN7为双极性输入接法,有效输入电平为-5V+5V。温度模块的测温输入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ADC0809的IN0端口外设接口模拟量输入经放大器的隔离(阻抗转换)后,输入到ADC0809的IN1IN3端口IN4IN7端口有测孔引出,供用户使用模数转换结束信号EOC引出至EOC插孔,并经反向后引出至EOC/孔。示例程序:见Cp2源文件。程序流程如图1-2所示图1-2程序流程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只要运行LCAACT程序,选择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模/数转换实验项目,
6、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1)将信号发生器(B1)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Y测孔,作为模/数转换器(B8)输入信号:B1单元中的电位器左边K3开关拨下(GND),右边K4开关拨上(+5V)。(2)测孔联线:B1(Y)模/数转换器B8(IN4)(信号输入)(3)运行、观察、记录:点击开始后,在虚拟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即时模/数转换二进制码及其对应的电压值;再次点击开始,将继续转换及显示,满11次后回到原点显示。屏幕上X轴表示模/数转换的序号,Y轴表示该次模/数转换的结果。每次转换后将在屏幕出现一个“*”,同时在“*”下显示出模/数转换后的二进制码及对应
7、的电压值,所显示的电压值应与输入到模/数转换单元(B8)输入通道的电压相同。每转换满11次后,将自动替代第一次值。见图1-3所示。输入通道可由用户自行选择,默认值为IN4。图1-3模/数转换在屏幕上的效果图实验二数/模转换实验一、实验装置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LABACT实验电路、电脑、LABACT软件二、实验要求掌握DAC0832芯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对应的硬件电路。编写程序控制D/A输出的波形,使其输出周期性的三角波。三、实验原理图2-1数模转换电路图数/模转换器(B2)单元电路图见图2-1所示。示例程序:见Cp1源文件,程序流程如图2-2所示。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
8、,只要运行LCAACT程序,选择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数/模转换实验项目,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此时可选用普通示波器,也可选用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选X1档)测孔测量波形,详见实验指导书虚拟示波器部分。测孔连线:数/模转换器(B2)单元OUT1虚拟示波器(B3)输入端CH1。图2-2程序流程图实验三数字PID控制实验一、实验装置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LABACT实验电路、电脑、LABACT软件二、实验要求数字PID控制实验原理方块图如图3-1所示。图3-1数字PID控制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按比例(P)、积分(I)、微分(D)通过线性组
9、合构成控制量。PID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是:式中,P(t)调节器的输出信号;e(t)调节器的偏差信号;Kp调节器的比例系数;T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Td调节器的微分时间;用数字形式的差分方程来代替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式中:T采样周期(0.2秒)P(n)第n次采样时微机输出;e(n)第n次采样时的偏差值;e(n-1)第n-1次采样时的偏差值;n采样序号,n=0,1,2,。离散化的PID位置控制算式表达式为:式中:PID系数不可过小,因为这会使计算机控制输出也较小,从而使系统量化误差变大,甚至有时控制器根本无输出而形成死区。这时可将模拟电路开环增益适当减小,而使PID系数变大。四实验内容及步骤数字P
10、ID控制实验构成如图3-2所示。示例程序:见Cp5源文件。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只要运行LCAACT程序,选择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数字PID控制实验项目,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此时可选用普通示波器,也可选用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详见实验指导书虚拟示波器部分。图3-2数字PID控制实验构成实验步骤:(1)将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输出(OUT)作为系统输入R。(连续的正输出宽度足够大的阶跃信号)a将该单元的S1置阶跃档(最顶端),S20.2-6S档。b.将SST用短路套短接,调节调幅电位器使OUT输出电压2秒。(2)安置短
11、路套、联线,构造模拟电路:(a)安置短路套模块号跨接座号1A1S2,S62A2S1,S63A3S1,S8,S10,S114A6S4,S9(b)测孔联线1输入信号RB5(OUT)A1(H1)2运放级联A1(OUT)A2(H1)3信号连接A2(OUT)B8(IN7)4信号连接B2(OUT2)A3(H1)5运放级联A3(OUT)A6(H1)6负反馈A6(OUT)A2(H2)(c)跨接元件:将可变元件库(A7)中的可变电阻跨接到A6单元(IN)测孔和(OUT)测孔之间(调整为100K)。(3)虚拟示波器(B3)的联接:示波器输入端CH1接到A6单元输出端OUT(C)。注:CH1选X1档,CH2置0档。
12、(4)运行、观察、记录: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控制系数”栏的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微分系数Kd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直接修改,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改变这些参数后,只要再次点击“发送”键,即可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根据公式计算所得的控制系数Kp、Ki、Kd必须乘以100后才能填入“控制系数”栏的相应位置。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控制系数”栏的Kp、Ki、Kd已设定:Kp=40,Ki=3,Kd=2运行程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C,如果现象不明显则可以调节A7单元中的可变电阻和函数发生器(B5)中的调频调幅。记录Kp、Ki、Kd、MP、ts、参数,在表3-1中填入给此次的各参数与结果。本实验的数
13、字PID控制实验曲线见图3-3。表3-1KpKiKdMptS123图3-3数字PID控制实验曲线实验四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装置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LABACT实验电路、电脑、LABACT软件二、实验要求最小拍控制系统原理方块图见图4-1所示。图4-1最小拍控制系统原理方块图搭建如图4-1系统,针对阶跃输入进行计算机控制算法D(Z)设计,编程实现最小拍有纹波系统。三、实验原理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设计任务就是设计一个数字调节器,使系统到达稳定所需要的采样周期最少,而且在采样点的输出值能准确地跟踪输入信号,不存在静差。对任何两个采样周期中间的过程则不做要求,习惯上把一个采样周期称为一拍。最少
14、拍系统,也称为最少调整时间系统或最快响应系统。将D(Z)式写成差分方程,则有:UK=KOEK+K1EK-1+K2EK-2+K3EK-3-P1UK-1-P2UK-2-P3UK-3(式4-1)式中EKEK-3为误差输入;UK-1UK-3为计算机输出。计算机运算还设有溢出处理,当计算机控制输出超过00H-FFH时(对应于模拟量-5V-+5V),则计算机输出相应的极值00H或FFH。每次计算完控制量,计算机立即输出,并且将各次采入的误差与各次计算输出作延时运算,最后再作一部分下次的输出控制量计算。这样当采入下次误差信号时,可减少运算次数,从而缩短计算机的纯延时时间。模拟连续系统的参数整定被控对象有模拟
15、电路模拟,因为电路中所接电阻、电容参数有一定误差,所以应加以整定,可先整定一阶惯性环节,再整定积分器,应使二者串联时尽量接近所给传函的数学模型。四实验内容及步骤最小拍有纹波系统构成如图4-2所示。示例程序:见Cp6_1源文件。采样周期T=1S,A5的时间常数t1=R1C1=1,A6的时间常数t2=R2C2=1,K=5。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只要运行LCAACT程序,选择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最少拍控制系统-有纹波实验项目,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此时可选用普通示波器,也可选用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CH2测孔测量波形,详见实验指导书虚拟示
16、波器部分。图4-2最少拍有纹波系统构成实验步骤:(1)将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输出(OUT)作为系统输入R。(连续的正输出宽度足够大的阶跃信号)a将该单元的S1置阶跃档(最顶端),S20.2-6S档。b.将SST用短路套短接,调节调幅电位器使OUT输出电压=2.5V,调节调频电位器使OUT正输出宽度为7秒。(2)安置短路套、联线,构造模拟电路:(a)安置短路套模块号跨接座号1A1S2,S62A2S1,S63A5S3,S7,S114A6S10,S11(b)测孔联线1输入信号RB5(OUT)A1(H1)2运放级联A1(OUT)A2(H1)3信号连接A2(OUT)B8(IN6)4信号连接B2(OU
17、T2)A5(H1)5负反馈A6(OUT)A2(H2)(c)跨接元件:将元件库(A7)中的可变电阻跨接到A5单元(OUT)测孔和A6单元(IN)测孔之间(调整为250K)。(3)虚拟示波器(B3)的联接:示波器输入端信号输出端CH1(选X1档)A6单元的OUT(C)CH2(选X1档)B2单元的OUT2(4)运行、观察、记录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计算公式”栏的Ki与Pi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直接修改,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改变这些参数后,只要再次点击“开始”键,即可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根据公式计算所得的控制系数Ki与Pi必须乘以100后才能填入“计算公式”栏的相应位置,其中K1必须根据要求填
18、入号;而Pi在“计算公式”栏中已有号,因此不用另填号。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计算公式”栏的Ki与Pi已设定:K0=54K1=20K2=K3=0P1=72P2=P3=0用虚拟示波器中的CH2观察B5单元的OUT端,使之波形幅度、宽度符合输入要求。再用虚拟示波器中的CH1观察A6单元的OUT(C)端。注:由于实验机中的元器件值有离散性,为此,在实验中可调节A6单元的可变电阻的值。用虚拟示波器CH2分别观察A6单元输出OUT(C)和B2单元的OUT2端,绘出波形草图,探讨纹波产生的原因和计算,及最少拍控制的性能特点、优劣。最少拍有纹波系统实验结果见图4-3。说明:一般来说,针对一种典型输入函数设计得到
19、的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用于次数较低的输入函数时,系统将会出现较大的超调,系统响应时间也会增加,但在采样时刻的误差为零;当针对一种典型输入函数设计得到的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用于次数较高的输入函数时,输出将不能完全跟踪输入,产生静态误差。对于给定的系统,如图4-1所示,其被控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z)中含有e-TS项,T为采样周期,由于最少拍系统的设计特点是要求响应最快,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变换适应能力比较差,输出响应只保证采样点上的误差为零,不能确保采样点之间的误差值也为零,也就是说,在最少拍系统中,系统的输出响应在采样点之间有纹波存在。产生纹波的原因是在零阶保持器的输入端,也就是数字控制器的输出
20、经采样开关后达不到相对稳定,因而使系统输出在采样点之间产生波动;如果输入偏差E(k)为零,保持器的输入脉冲序列为一恒定值,那么输出量C(t)就不会在非采样点间产生纹波。由于G(z)中含有e-TS项,采样周期的变化对输出纹波也有影响,如果T趋于无限小,则离散系统变为连续系统,纹波也就没有了,所以,对同一个被控对象G(s),其数字控制器的控制算法D(z)设计也与采样周期紧密相关。由于控制算法的设计是理论性的,在实际被控对象中由于参数的离散性,使得G(s)和G(z)与实际系统有误差。图4-3运行最少拍有纹波算法的输出波形实验五大林算法实验一、实验装置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LABACT实验电路、电
21、脑、LABACT软件二、实验要求搭建如图系统,编程实现大林算法。图5-1大林算法原理方块图三、实验原理大林算法是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含有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即在调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求系统没有超调量或只有在允许范围中的很小的超调量。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使整个闭环系统所期望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延迟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的串联,并期望整个闭环系统的纯滞后时间和被空对象的滞后时间相同。纯滞后时间与采样周期是整数倍关系。D(Z)算法:具体的公式推导参考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著)等书中有关内容。大多数的工控对象均可近似地描述成具有带纯滞后的一阶或二阶惯性环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D(Z)的各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计算机 实验 教程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