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技能强化审题优秀课件.ppt
《化学学科技能强化审题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科技能强化审题优秀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学科技能强化审题第1页,本讲稿共30页技能技能 总述总述 化学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题解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审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一字不漏的读题,而且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多方面来完成全过程,在未寻求到解题方法之前,都要审题不止,而且题目愈难,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以求突破;即使题目容易,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也会导致错误。审题过程,要了解这样几个方面:题目中给什么;题目中给什么;题目中要求什么;题目中要求什么;题目中隐含什么;题目中隐含什么;题目中考查什么;题目中考查什么;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什么。第2页,本讲稿共30页化学审题中常出现如下精例分析中的几种错误。化学
2、审题中常出现如下精例分析中的几种错误。精例精例 分析分析 主题主题1 1 漏掉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漏掉重要信息或关键词 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指的是题目中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化学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因此,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给出的具体数字或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其中一些“关键词语”视而不见。为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审题时除仔细阅读题目外,一般应圈下有关的“关键词语”,这样,就可避免漏掉问题或“看错题目”。第3页,本讲稿共30页例例1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K+、Na+、CO
3、32-、NO3-B、K+、Na+、Fe2+、SO42-、NO3-C、K+、Na+、NH4+、HCO3-、AlO2-D、K+、NH4+、Na+、NO3-、I-D第4页,本讲稿共30页【探究提高】【探究提高】本题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pH=1”、“无色无色”、“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题易错选B,就是因为没有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无色”。类似的化学试题中的关键词或关键信息还有“恰好恰好”、“过量过量”、“最多最多”、“至少至少”、“全部全部”、“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充分反应”、“短周期元素短周期元素”、“长时间长时间”、“小心加热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加热并灼烧”“流动
4、的水流动的水”等等。第5页,本讲稿共30页【对点演练一对点演练一】常温下,加水稀释时 c(H+)c(OH-)值显著增大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K+、Cl-、NO3-、AlO2-、K+、Fe2+、I-、SO42-Ba2+、Cl-、NO3-、Na+Na+、Ca2+、Al3+、Cl-A、B、C、D、B第6页,本讲稿共30页主题主题2 2 不能有效挖掘隐含条件不能有效挖掘隐含条件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某些条件在题目中含而不漏,在题目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高考命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所考查的知识点巧妙地隐藏在
5、所设置的情景中,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种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提炼加工能力。因此,审题时,必须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第7页,本讲稿共30页例例2 已知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相遇发生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实质是双水解(即相互促进水解)B、因两溶液都显碱性,故相互抑制水解C、该反应可以看作是较强酸(HCO3-)制取较 弱酸【Al(OH)3即H3AlO3】D、该反应说明AlO2-比CO32-更易结合H+A第8页,本讲稿共30页【探究提高】【探究提高】本题的隐含条件是NaAlO2和NaHCO3均为强
6、碱弱酸盐,均属碱性,若忽视这点,本题极易错选B项。化学中常见类似的隐含条件还有:在酸性条件下NO3-、ClO-等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或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任何溶液都呈电中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反应的可逆性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等等。第9页,本讲稿共30页【对点演练二】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的总
7、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av正0bctt1t2D第10页,本讲稿共30页主题主题3 3 不能有效地排除干扰条件不能有效地排除干扰条件 所谓“干扰条件”是指题中与解题无关,但对应试者的思维产生干扰作用的迷惑性条件。在审题过程中,只有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设问,迅速地摒弃这些干扰因素,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解题才能迅速而正确。第11页,本讲稿共30页例例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 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A、绿色变深B、浅绿色变得更浅C、变黄D、无明显变化C第12页,本讲稿共30页 【探究提
8、高】【探究提高】本题中的干扰条件是Fe2+的水解平衡,若不能排除干扰因素,加入盐酸后,只考虑c(H+)增大使其平衡向左移动,易错选A。化学试题中的干扰因素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命题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来考查同学们思维的严密性。第13页,本讲稿共30页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 ;淡黄色固体位于淡黄色固体位于 组(填组(填“A-E),1mol它与水反应转移电子它与水反应转移电子 mol;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用电离方程式表示A组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组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 ;C组中某一物质必须在加热时才能与水蒸汽反应,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学科 技能 强化 审题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