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pdf(1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班级:九(1、2、3、4)绪言绪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3,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填空:物质是由构成的,
2、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水:H2O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 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 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用 15 分时间阅读课题 1 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
3、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
4、、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 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B、C、D、2 到 20 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3000 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多种多种多种多种31896 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课题课题 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6、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 物理 性质和化 学性质的 概念并能 分清 那些是物 理性质,哪 些是化学性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评价设计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达标率 98%。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
7、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 C氢 H氧 O氮 N氯 Cl硫 S磷 P钾 K 钙 Ca钠 Na镁 Mg铝 Al锌 Zn铁 Fe学习研讨: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物质成分实验实验 1:水加热实验 2:胆矾研碎实验实验 1 1、2 2 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共同特征、物理变化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前变化后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物质成分实验实验 3 胆矾+氢氧化钠实验
8、 4:石灰石+盐酸实验实验 3 3、4 4 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铁生锈化
9、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前变化后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2、沸点3、密度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A有颜色变化B B生成其它物质C C有发光发热现象D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
10、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
11、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1B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铁矿石
12、被粉碎;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用序号填写)。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3)酱油和醋_,(4)铜丝和铝丝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_(填序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课题课题 2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说出实验探
13、究的一般步骤。重点重点:1: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难点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达标率100%。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 2,达标率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2.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实验现象-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3.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
14、2O5镁Mg硫S氧化镁MgO【学习研讨】【学习研讨】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实验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讨论总结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探究探究2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
15、(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实验3实验4实验5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2、现象结论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1)石蜡的密度比水。(2)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此变化是,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故蜡烛燃烧既有又有。2人呼出的气
16、体中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5 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6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反思】【教学
17、反思】课题课题 3 3: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化学实验室(1)(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重点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难点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2,达标率 100%。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 3,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 P150 附录 1 和课本 P20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常用仪器名称试管用途用于夹持
18、试管注意事项1用于加热23胶头滴管滴瓶烧杯量筒集气瓶学习研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常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 试管用途: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
19、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 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注意事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 1/3 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3 玻璃棒(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2)注意事项: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4 酒精灯(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2)注意事项: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
20、过灯容积的 3/4,也不应少于 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4应用加热(外焰温度最高)。5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应立即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延。5 胶头滴管、滴瓶(1)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
21、实验操作。7、烧杯(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 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8、量筒(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9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10蒸发皿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 14 页)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23注意节约药品
2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4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三)连接仪器装置(见第 151152 页)12 23玻璃导管插入塞子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塞子塞进容器口评价样题:评价样题:1在坩埚烧杯烧瓶蒸发皿量筒试管集气瓶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2.2.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
23、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A、B、C、D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广口瓶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课题课题 3 3: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化学实验室(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药品的取用。实验练习-基本操作。评价设计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 1,达标率 100%。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
24、 2,达标率 100%。学习过程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固体药品一般分为和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取用固体的仪器有和.液体的取用方法是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学习研讨】【学习研讨】一、药品的取用(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5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
25、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6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使用最少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7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 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内。8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中)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擦干净。(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步骤: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防止残留的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教案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