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数学课本内容.pdf
《高中一年级数学课本内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数学课本内容.pdf(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专注.高一数学课本内容高一数学课本内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本章概述1.教学要求1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2.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简单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与充要条件.难点: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四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对
2、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3.教学设想利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突出一种数学方法-元素分析法;渗透两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掌握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译.1.1 集合(2课时)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不等式2x-13的解集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集合与元
3、素: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二、集合的表示: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2.正整数集 N*或 N+3.整数集 Z4.有理数集 Q 5.实数集 R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三、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 A 记作 a?A,相反,a 不属于集 A 记作
4、a?A(或 aA)例:见 P4-5中例四、练习 P5 略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例:由方程 x2-1=0的解集;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文字语言描述法:例斜三角形再见 P6 2符号语言描述法:例不等式 x-32的解集 图形语言描述法(不等式的解集、用图形体现属于,不属于)。3.用图形表示集合(韦恩图法)P6略六、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2.无限集.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七、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八、作业 P7习题1.11.1 第二教时一、复习:(结合提
5、问)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4.关于属于的概念二、例题例一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号语言的互译,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1.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解:x|x2=x=0,12.不等式 x2-x-60的整数解集解:x?Z|x2-x-62,并把结果用集合表示出来.练习 课本 P9例三 已知,问集合 M 与集合 P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例四 已知集合 M 满足五 小结: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等集的概念及其符号几个性质:A?AA?B,B?C=A?CA?B B?A=A=B作业:P10 习题1.2 1,
6、2,31.2 第二教时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提问: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二 补集与全集1.补集、实例:S 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 A 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 B 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集合 B 是集合 S 中除去集合 A 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定义:设 S 是一个集合,A 是 S 的一个子集(即),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S 中子集 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sA 即 CsA=x?x?S 且 x?A2.全集.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
7、.定义:如果集合 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 U 来表示。如:把实数 R 看作全集 U,则有理数集 Q 的补集 CUQ 是全体无理数的集合。例1(1)若 S=1,2,3,4,5,6,A=1,3,5,求 CSA(2)若 A=0,求证:CNA=N*。(3)求证:CRQ 是无理数集。例2已知全集 U=R,集合 A=x|12x+19,求 CA。例3 已知 S=x|-1x+28,A=x|-21-x1,B=x|52x-111,讨论 A 与 CB 的关系。三 练习:P10(略)1、已知全集 U=x|-1(A)a9(B)a9(C)a9(D)12、已知全集 U=
8、2,4,1-a,A=2,a2-a+2。如果 CUA=-1,那么 a 的值为。3、已知全集 U,A 是 U 的子集,是空集,B=CUA,求 CUB,CU,CUU。(CUB=CU(CUA,CU=U,CUU=)4、设 U=梯形,A=等腰梯形,求 CUA.5、已知 U=R,A=x|x2+3x+20,求 CUA.6、集合 U=(x,y)|x1,2,y1,2,A=(x,y)|xN*,yN*,x+y=3,求 CUA.7、设全集 U(U),已知集合 M,N,P,且 M=CUN,N=CUP,则 M 与 P 的关系是()(A)M=CUP,(B)M=P,(C)MP,(D)MP.四 小结:全集、补集五 作业 P10
9、4,5.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1.2 第三教时一、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符号二、讨论:1.补集必定是全集的子集,是否必是真子集?什么时候是真子集?2.A?B 如果把 B 看成全集,则 CBA 是 B 的真子集吗?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CBA 是 B 的真子集?3.研究三、例题例一 设集合 CUA=5,求实数 a 的值.例二 设集合例三 已知集合且 A 中至多只有一个奇数,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例四 设全集 U=2,3,A=b,2,=b,2,求实数 a 和 b 的值.(a=2、-4,b=3)四、作业精析精练P9 智能达标训练1.3 交集与并集(3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实例及图形
10、让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1)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2)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教学重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教学难点: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出 的意义。2.填空:若全集 U=x|0 x-2,B=x|x3,求.例二 设 A=x|是等腰三角形,B=x|是直角三角形,求.例三 设 A=4,5,6,7,8,B=3,5,7,8,求 AB.例四 设 A=x|是锐角三角形,B=x|是钝角三角形,求 AB.例五 设 A=x|-1例六 设 A=2,-1,x2-x+1,B=2y,-4,x+4,C=-1,7 且
11、 AB=C 求 x,y.解:由 AB=C 知 7?A 必然 x2-x+1=7 得x1=-2,x2=3由 x=-2 得 x+4=2?C x?-2x=3 x+4=7?C 此时 2y=-1 y=-x=3,y=-例七 已知 A=x|2x2=sx-r,B=x|6x2+(s+2)x+r=0 且 AB=求 AB.解:?A 且?B 解之得 s=?2 r=?A=?B=?AB=?,?练习 P12.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三、小结:交集、并集的定义四、作业:课本 P13习题1、3 1-5补充:设集合 A=x|?4x2,B=x|?1x3,C=x|x0或 x,求 ABC,ABC。1.3 第二教时复习:交集、并集
12、的定义、符号授课:一、集合运算的几个性质:研究题 设全集 U=1,2,3,4,5,6,7,8,A=3,4,5 B=4,7,8求:(CU A)(CU B),(CU A)(CU B),CU(AB),CU(AB)若全集 U,A,B 是 U 的子集,探讨(CU A)(CU B),(CU A)(CU B),CU(AB),CU(AB)之间的关系.结合韦恩图 得出公式:(反演律)(CUA)(CU B)=CU(AB)(CUA)(CUB)=CU(AB)另外几个性质:AA=A,A=,AB=BA,AA=A,A=A,AB=BA.(注意与实数性质类比)例8.设 A=x|x2?x?6=0 B=x|x2+x?12=0,求;
13、AB二、关于奇数集、偶数集的概念及一些性质例9.已知 A 为奇数集,B 为偶数集,Z 为整数集,求 AB,AZ,BZ,AB,AZ,BZ.练习 P13三、关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规定:有限集合 A 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作图 观察、分析得:card(AB)?card(A)+card(B).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card(AB)=card(A)+card(B)?card(AB)五、作业:课本 P14 6、7、81.3 第三教时例1.如图(1)U 是全集,A,B 是 U 的两个子集,图中有四个用数字标出的区域,试填下表:区域号相应的集合1CUACUB2 ACUB3 AB4CUAB集合相
14、应的区域号A2,3B 3,4U 1,2,3,4 AB3图(1)图(2)例2.如图(2)U 是全集,A,B,C 是 U 的三个子集,图中有8个用数字标出的区域,试填下表:(见右半版)区 域 号相 应 的 集 合1 CUACUBCUC2 ACUBCUC3 ABCUC4CUABCUC5 ACUBC6 ABC 7 CUABC8 CUACUBC 集合相应的区域号A 2,3,5,6B 3,4,6,7C 5,6,7,8 1,2,3,4,5,6,7,8 AB 2,3,4,5,6,7 AC 2,3,5,6,7,8 BC 3,4,5,6,7,8例3.已知:A=(x,y)|y=x2+1,x?R B=(x,y)|y=
15、x+1,x?R 求 AB。例4.设集合.例5.已知集合(1)判断 B,C,D 间的关系;(2)求 AB.例6.已知集合若.作业:精析精练P15 智能达标训练集合 单元小结(2课时)教学目的:小结、复习整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理解。一、复习:1.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元素、集合的分类、表示法、常见数集2.含同类元素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子集、等集、真子集3.集合与集合间的运算关系:全集与补集、交集、并集4.主要性质和运算律.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1)包含关系:(2)等价关系:(3)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0-1律:等幂律:求补律:反演律:(CUA)(
16、CU B)=CU(AB)(CUA)(CUB)=CU(AB)5.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 A 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 A 的基数,记为 n(A).规 n()=0.基本公式:(3)二、例题及练习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0?;0 N;?0;2 x|x?2=0;x|x2-5x+6=0 2,3;(0,1)(x,y)|y=x+1;x|x=4k,k?Z y|y=2n,n?Z;x|x=3k,k?Z x|x=2k,k?Z;x|x=a2-4a,a?R y|y=b2+2b,b?R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然后说出其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由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x=|x=2n+1,n?N 无限集
17、 注意自然数定义)由所有小于20的奇质数组成的集合;.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方程 x2-x+1=0的实根组成的集合;(?有限集)所有周长等于10cm 的三角形组成的集合;3、已知集合 A=x,x2,y2-1,B=0,|x|,y 且 A=B 求 x,y。4、求满足1 A?1,2,3,4,5的所有集合 A。5、设 U=x?N|x10,A=1,5,7,8,B=3,4,5,6,9,C=x?N|02x-37 求:AB,AB,(CUA)(CUB),(CUA)(CUB),AC,CU(CB)(CUA)。6、设 A=x|x=12m+28n,m、n?Z,B=x|x
18、=4k,k?Z 求证:1。8?A 2。A=B7、设 AB=3,(CUA)B=4,6,8,A(CUB)=1,5,(CUA)(CUB)=x?N*|x0(或0与0(0,则找线在 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例3 解不等式:(x-2)2(x-3)3(x+1)0(或0)的形式,转化为:例5 解不等式:.三、课堂练习:1.课本 P21练习:3;2.解不等式.2解不等式:.四、作业1.解关于 x 的不等式:(x-x2+12)(x+a)0.2.若不等式对于 x 取任何实数均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1.5 第三课时(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复习引入:1.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一元一次、一元二次、高次
19、、分式不等式得解法及注意事项二、讲解新课:例1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x-+12)(x+a)0.例2 若不等式对于 x 取任何实数均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例3 已知关于 x 的二次不等式:a+(a-1)x+a-10的解集为 R,求 a 的取值范围.例4 已知集合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练习:已知(-1)-(a-1)x-10(k0)都成立,那么 k 的取值范围是。3.对于任意实数 x,代数式(5-4a-)-2(a-1)x-3的值恒为负值,求 a 的取值范围。4.设、是关于方程-2(k-1)x+k+1=0的两个实根,求 y=+关于 k 的解析式,并求 y 的取值范围。.word 完美格式.专业
20、.专注.1.5 第四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1零分布)教学目的:1.掌握用韦达定理解决含参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的基本方法2.培养分类讨论、转化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用韦达定理解含参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韦达定理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韦达定理:方程()的二实根为、,则二、讲解新课:例1 当 m 取什么实数时,方程4x2+(m-2)x+(m-5)=0分别有:两个正根;一正根和一负根;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两根都大于1.解:设方程4+(m-2)x+(m-5)=0的两根为、若方程4
21、+(m-2)x+(m-5)=0有两个正根,则需满足:(无解)此时 m 的集合是,即原方程不可能有两个正根.若方程4+(m-2)x+(m-5)=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则需满足:m5.此时 m 的取值范围是 m5.若方程4+(m-2)x+(m-5)=0的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则需满足:m6.(2)3是15的约数.(3)0.2是整数.(4)3是12的约数吗?(5)x2.(6)这是一棵大树.命题的结构:主语-连结词(判断词)-宾语;通常主语为条件,连结词和宾语合为结论.语句形式:直言判断句和假言判断句.(把直言判断句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大前提与小前提:例 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2.逻辑连接词问
22、题2(续问题1)(7)10可以被2或5整除;(8)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9)0.5非整数。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3.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简单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构成形式的表示:常用小写拉丁字母 p、q、r、s.表示命题。如(7)构成的形式是:p 或 q;(8)构成的形式是:p 且 q;(9)构成的形式是:非 p.例1: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24既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2)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3)平行线不相交(非平行线相交)例2 分
23、别写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 或 q、p 且 q、非 p形式的复合命题.(1)p:方程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q:方程 x2+2x+1=0两根的绝对值相等.(2)p: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q: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三、课堂练习:课本 P26,1、2,.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四、课时小结:(略)五、课后作业:课本:P29,习题1.6:1、2.;1.6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什么叫做命题?逻辑联结词是什么?什么叫做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二、讲授新课P 非 p 真 假 假 真 1、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1)非 p 形式的复合命题例1:如果 p
24、表示2是10的约数,试判断非 p 的真假.p 表示32,那么非 p 表示什么?并判断其真假结论 非 p 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是:当 p 为真时,非 p 为假;当 p 为假时,非 p 为真。(2)p 且 q 形式的复合命题例2:如果 p 表示5是10的约数;q 表示5是15的约数;r 表示5是8的约数;s 表示5是16的约数。试写出 p 且 q,p 且 r,r 且 s 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然后归纳出其规律。结论如表二.(3)p 或 q 形式的复合命题p q p 或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p q p 且 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假例3:如
25、果 p 表示5是12的约数;q 表示5是15的约数;r 表示5是8的约数;s 表示5是10的约数,试写出,p 或 r,q 或 s,p 或 q 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归纳其规律。结论如表三.(表二)(表三)上述三个表示命题的真假的表叫做真值表。2、运用举例例4: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 或 q,p 且 q,非 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2+2=5;q:32;(2)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3)p:11,2;q:11,2;(4)p:?0;q:?=0。.word 完美格式.专业.专注.例5: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p 或 q、p 且 q、非 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 或 q为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一年级 数学 课本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