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理解。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
2、方运算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认识。三、教学关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有理数的两种分类经常用到,应注意它们的区别;(2)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可直观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相反数指的是两个仅符号不同的数,数轴上表示一对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它们的和为 0;而倒数指的是两个乘积为 1 的数;(4)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数 a 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5)要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在法则的指导下进行运算,做到有理有据;要时刻注意运算的顺序,在计算前,要认真观察式子,选择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中,要
3、先确定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计算;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运算律可以正向用也可以逆向用。四、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1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2 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1-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3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4类比法:
4、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五、教法建议1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2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
5、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六、常见题型的处理建议:1.赋值法:在学生遇到一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往往很难判断结果,这时采用此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但要注意赋值的范围。2.数轴法:例如:有理数a,b,a0,b0,且 a 的绝对值b 的绝对值,试比较 a,b,a,b 的大小。借助数轴,学生很容易得到答案。3.非负数性质的应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两种非负数:a 的绝对值和a 的平方.它
6、们在计算中经常遇到,特别注意。-2-课时教案课题:1.1正数和负数(1)上课时间年月日教 知识目标: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 能力目标: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标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
7、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二、自主探究1、问题 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2、学生思考并讨论(数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 7,最低温度是零下 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二次备课-3
8、-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合作交流1、问题 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2、学生在各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3、问题 3:教科书第 6 页例题(1)学生先阅读题目及解题过程。(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
9、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4、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教科书第 6 页)5、学生举例。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等等。四、当堂训练1、课后练习题。2、配套练习册练习一3、反馈矫正。作业设计教学反思必做教科书第 7 页习题 1.1 第 3,6,7,8 题选做-4-课题:1.2.1 有理数课时教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教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学 养分类能力;目 能力目标: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
10、的含标 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方法: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二、探究新知1、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 9 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2、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
11、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例如,对于数 5,可这样问:5 和 5.1 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 5 个人,而 5.1 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 5 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 5.1 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3、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 5 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4、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5、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二次备课-5-名称”的意思6、试
12、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三、当堂训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2、教科书第 10 页练习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3、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问题 2:有理数
13、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四、小结: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教科书第 18 页习题 1.2 第 1 题作业必做设计选做教学反思-6-课时备课课题:1.2.2数轴上课时间年月日知识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教能力目标: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学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目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标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
14、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问题 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 3 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问题 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 和 7.5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 3 m 和 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二、探究新知1、提问: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
15、理数吗?2、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 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 4 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二次备课-7-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 3 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4、小组讨论,交流合作(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
16、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5、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 12 的归纳。三、当堂训练1、课后练习题。2、配套练习册练习一3、反馈矫正。四、小结: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教学反思必做教科书第 18 页习题 1.2 第 2 题选做-8-课时备课课题:1.2.3相反数上课时间年月日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教知识目标:学能力目标: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
17、归纳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相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教学方法: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问题 1:请将下列 4 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5,2,5,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 5 和5,2 和2 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二、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2、思考结论:教科书第 13 页的思考3、再换 2 个类似的数试一试。4、归纳结论:教科书第 13 页的归纳。给
18、出相反数的定义三、合作交流二次备课-9-1、问题 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规律:一般地,数 a 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3、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4、问题 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学生交流。四、当堂训练1、练一练:教科书第 14 页第一个练习2、练一练:教科书第 14 页第二个练习五、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作业必做教科书第 18 页习题 1.2 第
19、3 题设计选做教学反思-10-课时备课课题:1.2.4绝对值上课时间年月日知识目标: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教能力目标: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学目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标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1、播放课件: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 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 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用有理数表示黄老
20、师两次所行的路程;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 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2、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3、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4、归纳: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做|a|。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 1(1)播放课件:例 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 a 的绝对值有什么规律?3,5,0,58,0.6(2)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
21、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 页)-11-(3)巩固练习:教科书第 15 页练习其中第 1 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 2 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2、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 16 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1)把 14 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2)把这 14 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3)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4)应怎
22、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5)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在上面 14 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6)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一 100 和一 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7)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3、学习例 1(1)播放课件:例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 17 页例)(2)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3)检验学习效果。练习:第 18 页练习怎样求
23、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四、当堂训练1、课后练习题。2、配套练习册练习五3、反馈矫正。作业必做设计选做教学反思教科书第 19 页习题 1,2,第 4,5,6,10-12-课时备课课题:1.3.1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目标上课时间年月日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能力目标: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结果,既要考虑它的符号,又要考虑它的绝对值。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 设 计一、情境引入播放课
24、件:(1)某仓库第一天运进 300 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 200 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2)某仓库第一天运进 300 吨化肥,第二天运出 200 吨化肥,两天总的结果一共运进多少吨?(3)某仓库第一天运进 300 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 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4)把第(3)题的算式列为 300+(-200),有道理吗?(5)某仓库第一天运进 a 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 b 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二、探究新知1、播放课件(1)提出问题: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二次备课-13-(2)动手操作: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
25、案.2、小游戏(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前进 5 步,又前进-3 步,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若是后退-1 步,又后退 3 步呢?三、当堂训练1.登山队员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气恶劣!),两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2.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3.借助数轴用加法计算:(1)前进,又前进,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2)上午8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8时下降,下午 5 时的气温是多少?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四、当堂训练1、课后练习题。2、配套练习册练习五3、反馈矫正。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