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部教案.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部教案.pdf(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题:科学之旅课题: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二、新课教学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2、。(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2)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现象:鸡蛋有浮有沉。(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灯变亮。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
3、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问 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提问 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问 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问 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提问 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
4、容易摔倒?解析:空身。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3.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尊称:近代科
5、学之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三、作业: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第一章第一章声现象声现象第一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设计理念】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
6、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器材】1录音机、磁带、外
7、接喇叭、大米数粒。2直尺。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教学过程】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 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8、?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
9、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
10、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五、不完全探究活动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 14 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2演示:课本第 14 页图 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
11、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节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能在已
12、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二、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三、教学过程1、导入(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
13、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等知识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了解甚少,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累积资料,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面的教学找好起点。(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2、假设耳的结构(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14、(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根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设,在“验证实践验证”的活动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结论。【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2)教师找两三
15、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评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再加之学生的资料积累,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
16、,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 3 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五、认识耳的重要性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17、?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评析】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从而可以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们理解有听力缺陷的人的处境,对他们报以爱心和同情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三节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
18、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用具】钢锯条(25 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引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
19、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新课教学&1.3 声音的特性(板书)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 1/5 伸出桌外;(2)将锯条 1/3 伸出桌外;(3)将锯条 1/2伸出桌外,
20、使其振动发声。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实验总结:请填表。锯条伸出长度伸出1/5伸出1/3伸出1/2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9-20 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慢最低较快较高振动快慢最快低最高声音高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在国际单位制
21、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以上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板书)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 赫兹20000 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 3000 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
22、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 赫兹是听觉上限)5超声波: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 20 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 超)。举例:如何探伤;B 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 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次声
23、波利用:从 20 世纪 50 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讲犬笛的故事)。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讲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二、响度声音的
24、强弱(大小)(板书)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生分组试验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 1/2 伸出桌外轻轻拨动(2)将锯条 1/2 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实验总结:请填表拨动方式轻轻拨用力拨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另
25、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全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