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推荐】.pdf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推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推荐】.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本册内容结构图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新知识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教学要求: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2页的例1、第3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
3、的第1、第2、第3、第6题。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课件等。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一、学前准备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画一画,揭示概念。(1)出示长方形积木。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长方形老师用长方形积
4、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4)揭示概念。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2)汇报交流: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正方形是 4 条边一样长;三角形师有 3 个角,3 条边;平行四边形有 4 条边;圆没有角的如果学生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如:长方形对边相等,4 个角一样(3)重点区分圆和球。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
5、备好的一个面长方形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记忆想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想)让学生闭眼,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图形,由学生判断它的表面的形状。出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
6、四边形和圆的物体。先两人一组说说,再集体交流。三、课堂作业新设计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 3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可在小组里说说,老师巡视指导,要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如有的学生经常说:“铅笔盒是长方形的。”或者说;“铅笔盒的一面是长方体。”老师要及时纠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2、教材第 3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先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所学的图形画他们想画的东西,老师不要干涉。最后把画出来的图片展览、交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都用了哪些图形。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3、练习一的第 1 题,涂一涂。先让学生
7、自由观察画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后老师提要求把图中的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涂成下面各自对应的颜色(或涂你喜欢的颜色,注意相同的图形涂相同的颜色)。4、练习一的第 2 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先让学生自己填,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5、练习一的第 3 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图,自己完成,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6、练习一的第 6 题,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1)老师说要求。(2)学生动手画。(3)集体交流。哪个题争议较大,可拿实物亲自画画。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3页例2和“做一做”、第 4页的例3和“做一
8、做”及练习一的第 4、5题。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每一组一袋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一幅七巧板、课件。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一、学前准备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探究新知二
9、、探究新知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
10、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课堂作业新设计三、课堂作业新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1学生独立完成第 3 页的“做一做”。2第 6 页的第 4 题。3第 6 页的第 5 题。第二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 9 的口算。2、十几减 8、7、6 的口算。3、十几减 5、4、3、2 的口算。4、综合应用。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
11、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老
12、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发展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 13-8,13-5 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这
13、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的,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 道题。根据学生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和“蜜蜂采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
14、力。1、十几减 9第一课时十几减 9教学内容教材第10、第 1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1、初步掌握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思维过程。课件、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1口算。9 十 3 9 十 7 9 十 4 9 十 6 9 十 9 9 十 2 9 十 5 9 十 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9 十()12 9 十()139 十()14 9 十()159 十()16 9 十()17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 P10 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 个气球,
15、买了 9 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 减 9 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 加 6 得 15,15 减 9 等于 65 (2)15 可以分成 9 和 6,15 减 9 等于 6;(3)10 减 9 等于 1,l 加 5 等于 6;(4)15 减 5 等于 10,再减 4 等于 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16、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 9 加几得 15,15 减 9 得 6)同时板书得数“6”。2 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 14 个圈,有 9 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3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 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1 题。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
17、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3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 P11 练习二第 1、2 题。2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十几减 9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教材第11、第12页的内容。通过十几减 9 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 9 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 9 的口算。口算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 (2)9+()1815-9()18-9()(3)9+()
18、14 (4)9+()17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1 页练习二的第 4 题。(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 P11 页练习一的第 3 题。教师将 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 9 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 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 P12 页练习一的第 6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
19、)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 P12 页练习二的第 8 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过程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 1完成 P11 页练习二的第 5 题。2完成 P12 页练习二的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第三课时十几减 9 练习课及练习二第 5、第 6、第 8、第 9 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十几减 9 练习课及练习二第 5、第 6、第 8、第 9 题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十几减9 退位减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运
20、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设计一、基本练习一、基本练习1、口算。13-9=7+6=4+8=18-10=4+9=17-9=14-9=18-6=11-9=17-10=5+9=4+15=2+9=16-9=18-9=2、用 8、9、10、17 中的三个数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首先判断从这四个数中选择哪三个数,再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3、在里填上“”或“”。98=11310=375=298=17139=479=16149=575=12149=5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圈一圈,算一算。12-9
21、=15-9=2、(1)做加法(2)做减法3、在里填上“”“”或“”。13-992+516-94+812-97-51212-1010-106-519-1015-967-115-917-94+0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7-9-4=16-9-3=10-10+9=12-9+5=17-7-9=14+4-9=8+59=4+7-9=5、看图列式计算。车上原来有 14 人,下去 9 人。车上还有多少人?三、思维训练三、思维训练+=18+=10+=15=?=?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2、十几减 8、7、6第一课时十几减 8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13页的内容。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 8 的退位
22、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初步掌握十几减 8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理解“破十法”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设计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 十()16 8 十()139 十()15 8 十()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 1出示例 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
23、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 个红圆片,5 个黄圆片,一共有 13 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 7 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 或 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 P13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
24、教学过程 2完成 P15 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3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十几减 8 的练习及练习三第第 1、第 2 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十几减8的练习及练习三第第1、第2题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 8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熟练计算十几减 8 的退位减法。口算卡片、小棒、图片。教学设计一、基本练习一、基本练习1、看谁都能算对。12-812-98+614-816-98+913-814-811-815-817-815-9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
25、样算的,老师板书“破十法”“想加算减法”。2、找朋友。14-8413-912-8515-915-8616-913-8714-9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再把这几个算式重新整理,可以有几种方法?方法一:把得数相同的归为一类。方法二:把减数相同的归为一类。3、练习三的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老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二、课堂作业新设计二、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三的第 2 题。2、算一算,填一填。三、思维训练三、思维训练育红小学一(1)班有20 人去秋游。有17 座的车 2 辆,有 6 座的车 2 辆,有 4 座的车 2 辆。(1)可以怎样租车?(2)怎样租车空座位最少?第三课时教材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