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pdf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pdf(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全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 13 3课)课)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重点 我国的
2、原始人类 难点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课时课时3课时 课型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第 1 1 课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
3、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课时1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具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第1 1课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一、元谋猿人:最早、170170万年万年二、北京人:时间:二、北京人:时间:70-2070-20万年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生活方式:群居
4、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发展水平:用天然火授课过程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1、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教学内容2、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简单介绍
5、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教法、学法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作业作业: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什么叫“旧石器时代什么叫“旧
6、石器时代”?教后反思:教后反思:第第 2 2 课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
7、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课时课时1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具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 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
8、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4)
9、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3 3、巩固小结、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4 4、作业、作业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 1、时间
10、、时间-距今距今7 7千年千年 2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3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国家。4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 1、时间、时间-距今五六千年距今五六千年2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3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4 4、半坡居
11、民会制造彩陶。、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作业:名词解释:什么是“新石器时代”?作业:名词解释:什么是“新石器时代”?-课本课本P7P7页页教后反思:教后反思:第第 3 3 课课 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2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方法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重点
12、: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课时课时1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一、炎黄战蚩尤一、炎黄战蚩尤出示问题: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13、?二、黄帝二、黄帝-人文初祖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三、尧、舜、禹的禅让三、尧、舜、禹的禅让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
14、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人文之祖。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炎黄战蚩尤炎黄战蚩尤黄帝的贡献黄帝的贡献教后反思:教后反思:尧舜禹尧舜禹华夏族形成华夏族形成禅让制禅让制人文初祖人文初祖夏朝夏朝禹时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 48
15、8课)课)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难点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课时课时7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教
16、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第 四四 课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与能力(一)(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二)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
17、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课时课时1课时课型课型 新授课方式与方法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18、 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二、教学渗透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19、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3、课堂小结:多媒
20、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4、开发思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自我测验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
21、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4、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5、政局混乱,6、发生了国人暴动,7、赶走了周厉王,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作业:教后反思教后反思:第第 6 6 课课 青青 铜铜 器与甲骨文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通过
22、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2、过程与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 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二、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三三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
23、1、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2、自学探究式学法 课时课时1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具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四、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五、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2、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3、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
24、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4、设置二个动脑筋题:(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5、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6、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附:板书
25、设计附:板书设计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作业:教后反思:教后反思:第第 6 6课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历史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