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pdf
《2017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2017 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目录录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三).3第第 1 1 课时:课时:第第 2 2 课时:课时:第第 3 3 课时:课时:第第 4 4 课时:课时:第第 5 5 课时:课时:第第 6 6 课时:课时:第第 7 7 课时:课时:第第 8 8 课时:课时:第第 9 9 课时: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6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1 1.9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3 3.112 2、5 5 倍数的特征倍数的特征.13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2、.14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6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1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3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8第三单元第三单元.23第第 1010 课时: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4第第 1111 课时: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8第第 1212 课时: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9第第 1313 课时: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容积和容积单位.31第第 1414 课时:课时: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3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35第第 1515 课时:课时: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36第第 1616 课时
3、:课时:分数与除法分数与除法.38第第 1717 课时: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40第第 1818 课时: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41第第 1919 课时:课时: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44第第 2020 课时:课时:约分约分.45第第 2121 课时:课时: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47第第 2222 课时:课时:通分通分.50第第 2323 课时: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2第第 2424 课时:课时: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54第五单元第五单元.56第第 2525 课时:课时: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动 1 1.56第第 2626 课时:课时: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
4、动 2 2.58第六单元第六单元.60第第 2727 课时: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01第第 2828 课时: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62第第 2929 课时: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4第七单元第七单元.66第第 3030 课时:课时:统计统计 1 1.66第第 3131 课时:课时:统计统计 3 3.68第八单元第八单元.71第第 3232 课时:课时:数学广角数学广角.712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
5、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
6、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数学思考: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
7、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课时划分:课时划分:2 2 课时课时观察物体1 课时练习二1 课时3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第1 1课时: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内容:教材 P2P2 例例 1 1 及练习一第及练习一第 1 1、2 2 题。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8、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
9、你们 4 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学生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1)一共有 4 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 3 个小正方体,剩下的 1 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后面,如
10、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前面,如下图。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 5 个同样的4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小组分别汇报自己
11、小组拼搭的图形。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2 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2 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后面,如下图。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1 个的前面,如下图。可以把 1 个摆在后面,1 个摆在前面,如下图。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
12、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作业作业:教材第 3 页练习一第 1、2 题。5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第2 2课时: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内容:教材 P P例例 1 1、例、例 2 2 及练习一第、题。及练习一第、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
13、的兴趣。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
14、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 2 个,有的说 3 个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投影出示例 2。2分小组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结果汇报。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
15、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 2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 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 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 2 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6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2 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第 3 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
16、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2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3第 5 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4第 6 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 3 个正方体,还可能是 4 个、5 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
17、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5第 7 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18、;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业:作业:教辅相关练习。7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
19、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 0 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
20、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 2、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 100 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 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思考: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
21、价值。课时划分:课时划分:8 8 课时课时1因数和倍数2 课时22、5、3 的倍数的特征2 课时3质数和合数3 课时4整理和复习3 课时8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第3 3课时:课时: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1 1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内容:教材 P5P56 6 例例 1 1、例、例 2 2 及练习二第及练习二第 1 1、2(1)2(1)、6 6 题。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2、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1。122=6 95=1.8 306=5 23=0.6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639=7(1)观察。引导:观察例 1 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
23、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第122=6 2010=2第95=1.8 1972.71一306=5 2121=1二23=0.6 268=3.25类639=7类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二、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1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 1)(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 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2)学生尝试。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
24、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 是 6 和 5 的倍数,6 和 5 是 30 的因数。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O)。(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小结:如果 ab=c(a,b,c 均是不为 0 的自然数),那么 a 就是 b 和 c 的倍数,b 和 c 是 a 的因数
25、。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 2)9出示例 2:18 的因数有哪几个?(1)学生独立思考。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181=18,l 和 18 是 18 的因数;182=9,2 和 9 是 18 的因数;183=6,3 和 6 是 18 的因数。引导学生把 18 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 18 的因数有:1,2,3,6,9,18。(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新人 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