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秋季教学工作计划秋季教学工作计划科目: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师:教学内容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 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本班共计 45 人,其中维族学生 6 人。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10 以内的
2、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 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 20 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 20以内的数,掌握 20 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
3、20 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认识=、3大于号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号(2)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小结: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1)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2)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3)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考考你的眼力4.填一填A:73 49 33 58 101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练习一:1、2、3、4 题比多少
4、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同样多多少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上册)科目: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师:张宝英教学内容位置(上 下前后)第 613 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
5、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一方面让学生感单元分析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单元课时安排:约 2 课时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单元目标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
6、的能力。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教学重、难点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内容单元内容、课时上下方位辨认前后左右辨认课时1 课时1 课时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一()班时 间学 科数学课 题上下、前后主备人张宝英第(1)课时三 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维 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标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位置的相对性。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教学难点: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游戏。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纸、各类学习用品。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与与方方法法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教 学 活 动专题教育:敬师长、团结同学:1.听老师或长辈讲话时要认真,不东张西望,不插嘴。2.老师或长辈批评时不顶撞,可以解释;但不许撒野。1、谈话:小朋友喜欢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谁最机灵,做的动作最准确,我们就评他“小机灵奖”。2、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
8、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3、评出“小机灵奖”。提问: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以学生喜欢的“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上、下、前、后。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2)质疑:为什么说火车一会在下面,一会在上面?卡车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前面、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个性化调整二讲授新课:三、小结:作
9、业设计作业设计(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1、说一说:课桌的上面有什么?课桌的下面有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2、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3、找“前后”的活动。(1)老师请3 位小朋友上台(面朝北)。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中间那位同学和谁比在前,和谁比在后.(2)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向后转)(3)4 名学生排成队,按要求变化方向。你发现了什么?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面朝北时,1 号在最前面,3 号在最后面;面朝南时,1 号在最后面,3 号在最前面。)(4)质疑:为什么 1 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小组展开讨论。4、小结:我
10、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也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5、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6、找几位同学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再找几位同学让他们举几个例子,什么在什么的上面,又和什么比在下面。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如右图),把你卧室内物体的位置说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回到学校,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位置上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下前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一()班时 间学 科数学课 题左右主备人张宝英第(2)课时知识与技能:以生活中有关“
11、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三 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维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标 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体验其相对性。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游戏、实践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纸、各类学习用品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与与方方法法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教 学 活 动主题教育:民族团结要真实的落到实处
12、,不是我们几个人就能做到,需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各族孩子都是好朋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2)看一看。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3)说一说。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5)揭示课题。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举
13、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4、拍一拍: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找一找。(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个性化调整二讲授新课: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作业设计作业设计(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5)全班交流。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
14、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2)学生展开讨论。(3)计算机演示结果。(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1创设问题情境。(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验证。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1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2师小结,全课结束。回家自己用前、后 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做好练习题练习册位置左右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上册)科目:数学年级:一年级
15、教师:李前妨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 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 5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 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单元分析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 5 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单元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认、读、写5 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3、使学生掌握 5 以
16、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单元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4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 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 5 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1、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教学重、难点2、难点:解决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内容1-5 的认识比大小第几分与合加法减法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单元内容、课时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库车县第十三小学
17、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学 科一()班时 间数学课 题1-5 的认识主备人李前妨第(1)课时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 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5 的数序,能认、读、三 写 1-5 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野生动物图”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标 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教学重点:重点是 1-5 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教学难点:是 1-5 的写法。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卡片 5 张以内,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实物
18、投影仪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专题教育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过马路的时候要看人行道的红绿灯的指示,绿灯行,红灯停,行人要走人行道,机动车要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要遵守交通规则。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学生:知道。春夏秋冬。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学生:秋天。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学生:是。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 表示的?(学生随意
19、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 表示的?教 学 活 动个性化调整巩固练习课堂总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3)请你拿出 1 根小棒2.认识 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3)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 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感知数的顺序)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20、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1、看图写数()()2、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 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教师说,学生操作1)情深处 4 个手指头。2)请你出 3 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 5 根水彩笔。4、教学写数字 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在书中描红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步练习册的第 1、2 题1-5 的认识12345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一()班时 间学 科
21、数学课 题比大小主备人李前妨第(1)课时1、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三力。维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目标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难点:“”“”“”的含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 4 个,桃的图片 3 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 的数字卡片、卡片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与与方方法法教学环节教 学 活 动过马路的时候要
22、看人行道的红绿灯的指示,绿灯个性化调整专题教育专题教育行,红灯停,行人要走人行道,机动车要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一、一、复习旧知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三、练一练三、练一练四、四、课堂总结课堂总结3332343 等于
23、 33 大于 23 小于 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 17 页下面的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图片中的动物和物品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猴吃一个玉米,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小猴或者是拿走一个玉米)练习三第 3、6 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 7、8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的含义作
24、业设计作业设计同步练习册的第 1、2 题比大小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班)级一年级时 间学 科数学课 题2017.9.6第几执教人王育多第(1)课时1、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三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维2、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目标3、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教学难点: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课型:新授课。教学
25、准备:师:教学图片,5 根小棒,实物投影仪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与与方方法法教学环节教 学 活 动“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做一个好儿童”个性化调整专题教育专题教育笑话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一、一、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完第四个才觉得饱了。这是他拍拍肚皮,叹了口气说:哎,要是知道吃第4 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这个人说得对不对?为什么?1、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说图中有哪些人?一共有几个?如果以穿蓝裙子的阿姨排第一,再说说谁排第二,小聪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后面的解放军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