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pdf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 15%,知识目标占 5%。课时准备: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 DNA 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2、。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
3、: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六、
4、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七、结束语:同学们,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 21 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了解生物特征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2.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课时安排:1 课时第一
5、节认识生物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 3 至第第 6 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 I-6,I-10。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
6、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 1 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 2 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 I-6,I-1,I-10 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学生 2 回答:“有感情的物体。”学生 3 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
7、什么才能存活?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师:给予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 I-3)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
8、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 I-4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 I-5。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I-7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学生 3 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
9、会流口水。”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让学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子,亲自感受一下。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师:出示 I-8 在在生长的蘑菇和 I-9 种子的萌发图片,以及 I-10 图学生讨论。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学生 2 回答说:“生物还可以繁殖。”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样繁殖。生:学生思考后回答。从同学们的叙述中,不仅可以看到生物之间传递信息这一本领,还
10、可以看出生物适应环境这一本领。另外生物也能影响环境。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气湿度,从而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接着鼓励学生多观察生物,从而得出更多更新颖的建议。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生: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说:“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二、巩固练习师: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课本第 6 页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
11、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物特征的。师:教师小结: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该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生: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需要呼吸,需要营养,进行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有传递信息的本领,活动有规律性,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师: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生:不是,它们都有生命。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生:我
12、们应该热爱和保护那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反思第二节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
13、和训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准备: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教师:1、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并查找相关资料,
14、了解要调查生物状况。2、设计调查表调查小组 组长组员调查地点 校园内 调查时间 2003 年 9 月日 天气状 况生 物 名 称数 量生 活 环 境与 人 类 关 系植物动物组内互评教师评语课时分配:课时分配:2 课时第一课时:调查第二课时:整理、交流、表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调查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例,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方案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2、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师分放的新生登记调查表),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二、实地调查: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
15、录、拍照等)。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3进行校园调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4教师一起调查,注意安全第一。三、整理统计: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1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相互交流。2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作用,力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完善本次调查活动。3完成调查表中互评和老师评价部分。五、拓展、延伸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级或学校学生相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
16、 生物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难点和重点重重点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难难点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一个地球仪。学生:同桌带一只小地球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生物圈的概念1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2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
17、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3老师总结:地球表层生物和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圆!二、生物圈的范围1分小组作并讨论课本,11 页至 12 页生物圈范围然后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2教师总结: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1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课本 12 页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2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3教师总结: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生,阳光、空气和水,
18、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难点和重点难点和重点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 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教师:鼠妇若干只课时分配:2 课时
19、教学设计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二、探究的一般过程1教师直接举例,(如人们征服疟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三、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1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2学生自学
20、,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3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四、实验探究(需 1 课时)1在实验里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2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3将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册上五、结果交流1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2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3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4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21、5特别注意与结果不一致的误差的分析。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空气杂草阳光蚜虫土壤小麦微生物水病毒湿度(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七、分析课本 18 页的练习教学反思第三节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影响。2通过测量等环节的学习学会探究的方法。3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与其它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技能,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1、先自制“大树一叶一草”活动教具。2、长颈鹿挂图。3、投影胶片写出四个问题。(1)骆
22、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四种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怎样适应环境的。(3)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4)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1、思考问题:“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询问家长等途径得出答案。2预习教材第 29 页的探究内容,设计好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交给教师检查,选出一份较好表格供课堂使用。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很早以前,地球上生活着长颈的长颈鹿,同时也生活着短颈的长颈鹿(出示挂图)。提问:为什么现在看不到短颈的长颈鹿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扮演长颈的
23、长颈鹿,另一位同学上来扮演短颈的长颈鹿,请一位普通话好的同学进行独白。表演过程:独白: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很多长颈的长颈鹿和短颈的长颈鹿,它们以地上的草和一些树叶为食,但后来,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长颈鹿的食物急剧减少,一天,长颈鹿们(两学生)去寻找食物,它们看见的草,很快地吃了起来(两学生把教具上的草拿掉,做吃草的样子)。草吃完以后,就吃树上矮处的树叶(两学生把矮处的树叶“吃”掉了。矮处的树叶吃完以后,就只能吃高处的树叶,长颈的长颈鹿(高个学生)吃到了树叶,短颈的长颈鹿(矮个学生)吃不到树叶。短颈长颈鹿因没有获取食物而饥饿、生病死去(矮个学生表演“死”的动作),从而被淘汰。所以,现在
24、只剩下了长颈的长颈鹿。你看,长颈的长颈鹿(高个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树叶呢。师: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的表演怎么样?生:很精彩。师:我们一起给他们鼓掌吧。(学生鼓掌)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就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所以,短颈的长颈鹿被淘汰,长颈的长颈鹿生存下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板书: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师: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板书;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师:请大家看教材第 19 页上的图片资料(展示题板),并结合题板上的
25、问题进行思考。思考的时候,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可以讨论。5 分钟后,进行抢答比赛,四个组中,看哪一组获胜。问题 1:四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提示:骆驼和骆驼刺适于生活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海豹适于生活在寒冷的水域里;旗形树生活在风口处)问题 2: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提示:骆驼有驼峰,眼睫毛长而密,足垫厚,腿较长等;骆驼刺的根很长,地上部分很矮小;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问题 3: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提示: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 46 才会出汗;一次性喝水 100 升后,可以 45天不喝水;驼峰中有脂肪,可以贮存能量,所以它适于生活在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上册 全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