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下半年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下半年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下半年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考题: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考题: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一、考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二、考题解析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分裂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PPT 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产生为例)。(问题:减数分裂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及特
2、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 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分裂吗?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
3、减数分裂全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点。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间期: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体积稍微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断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2)减数第二
4、次分裂主要特征: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 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 个子细胞,最终形成 4 个子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教学设计类】【参考答案】本节课的重点是:精子形成的过程。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出精子形成各个重要时期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对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我配合照片以及模式化的示意图进行讲
5、解。当学生对减数分裂有直观的认识之后,师生共同用精炼的语言归纳总结精子形成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合作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通过模型建构,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有更直观的印象,这样减数分裂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整节课我将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和模型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突出重点。考题:高中生物孟德尔第二定律考题:高中生物孟德尔第二定律一、考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生物孟德尔第二定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回顾分离定律的基础上,沿孟德尔的探究思路,通过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
6、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两对相对性状共同遗传时有何规律?)引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学习。(二)层层引导,学习新知(1)实验现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内容后,请学生叙述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提出问题: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为什么 F1 全是黄色圆粒?(帮助学生巩固对性状显隐性的认识)对 F2 粒形和粒色两对性状分别研究时是否仍遵循分离定律?9:3:3:1 与 3:1 之间有什么关系?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借鉴遗传因子假说,能否解释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3)做出假说:此
7、时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4)验证假说:教师引导: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定律时,提出假说后探究过程结束了吗?假说可以解释已有的实验现象,就说明它一定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参考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自主设计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5)总结规律:至此可让学生自行总结并叙述自由组合定律。(培养学生总结及表达能力)(三)课堂巩固,小结作业(1)完成“课堂巩固”部分习题,公布答案并点评。(2)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完成课后作业。板书答辩题目解析答辩题目解析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8、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本节课的教学应用了课堂组织技能,其目的是什么?【教学设计类】【参考答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2)引起学生兴趣和动机(3)加强学生的
9、自信心和进取心(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考题:高中生物有丝分裂考题: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一、考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提问细胞增殖是什么?引出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并引出本课内容。(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细胞周期教师提出细胞周期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细胞周期包含哪两个阶段,特点分别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Flash 动画模拟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后分步播放各个时期,暂停各期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各期的特征。教师总结,并引
10、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好的记忆口诀。(三)模型操作,巩固提高1.模型操作:学生 2 人为一组,用棉线段模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阶段。学生代表上讲台示范,边讲解边操作。2.引导学生再次分析各时期变化图像,填写下列表格,并将规律绘制在学案的坐标图内。(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学生结合板书自己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课后练习:试着将所学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量的变化曲线标注在坐标图上。课后思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一样吗?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前期:膜(核膜)仁(核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和纺锤体
11、);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平均移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新建壁(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概述细胞周期的概念;描述细胞有丝分裂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提高识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模型操作,提高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及转换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丝分裂过程及
12、其中各种量变化的学习,认识到生物学中体现的生命的运动性、物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进一步了解模型法、数学归纳法在生物研究中的作用,并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观点。考题:高中生物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考题:高中生物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一、考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二、考题解析高中生物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高中生物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紧接着用ppt 分别展示黑寡妇蜘蛛和荧光水母的图片,设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
13、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从而导入新课。(二)引导学习,探索新知ppt 上展示拥有 4 种氨基酸的一个表格: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别是什么?(2)如果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作为R 基(R),尝试归纳氨基酸的通式。教师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并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让 4 个学生代表 4 种不同的氨基酸,进行角色扮演。尝试怎样才能连接起来。学生会很容易想到“手拉手”。通过此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
14、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继续提出问题:7 个同学手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12 个同学拉手形成一个多肽链,脱去多少水分子呢?(三)巩固练习,思维拓展要求同学们总结归纳出教材上的思考题。结合学案上的练习,分析两个例题。(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答辩题目解析:1.结构决定功能,请举例说说蛋白质都有什么功能?【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
15、,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2.本节课你是如何导入的?【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我采用的是情境创设的方式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紧接着用 ppt 分别展示黑寡妇蜘蛛和荧光水母的图片,设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很容易回答出:蛋白质。之后我继续设疑:那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从而引出课题。通过设置疑问唤起学生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题:高中生物考题:高中生物DNADNA 的复制方式的复制方式一、考
16、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二、考题解析高中生物高中生物DNADNA 的复制方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的复制方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由本节教材开头提供的“问题探讨”中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情境引入,结合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的双螺旋结构特点,设置问题:(1)DNA 有几条链组成?(2)DNA 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物体?(3)DNA 组成单位是什么?(4)想像一下,DNA 的复制,怎样使一个 DNA 变为两个,而且它的遗传物质不改变,那么遵循什么原理?要复制变为两个,DNA 的链打开吗?需要加入新的碱基吗?(5)如果我们把原来 DNA 两条链作为母链,用
17、15N 标记,那么新链还是 15N 吗?借此引入新课,接下来学习实验。(二)师生合作,讲授新课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学生自主阅读实验,了解探索DNA 复制复制方式的实验。结合课本图示,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实验共分几步?(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 15N 进行标记?(3)实验中的半保留复制如何体现?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巡视答疑。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讲解流程并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总结。(三)图文结合,巩固提升由学生合作,绘制“证明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的流程图。习题练习。(四)作业拓展由学生进行总结,谈一谈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之后布置作业,利
18、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一个实验,题材材料任选,下节课交流谈论。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答辩题目解析1.DNA1.DNA 分子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分子复制需要哪些条件?【专业知识问题】【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DNA 分子复制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T、C、G)模版:DNA 的两条母链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能量:ATP2.2.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入阶段从学生熟知DNA 分子结构入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合作
19、探究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对DNA 复制的过程的理解,绘制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的模型图,有助于对复杂抽象的复制过程的理解。考题:初中生物用药和急救考题:初中生物用药和急救一、考题回顾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生物用药和急救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运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身体不适或诸如感冒、腹泻之类的小病困扰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以此通过这种方式,引出本节所学内容。(二)新课教学安全用药(1)通过学生对自己常用药的交流介绍,增加常用药及安全用药的使用常识承接导入的谈话内容,教师再次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回答:我们平常用过的药有感
20、冒药、消炎药,还有哪些呢?这些病一般都是哪类?治疗什么病的?(属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等。)这些药有什么共同特点?(主要用于治疗或缓解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这些药物我们一般在哪可以购买到?(医院、药店、大超市)(2)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出非处方药。随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有关非处方药的说明,共同讨论、交流,谈谈对于非处方药的了解。随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处方药的用处所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顺势引导出处方药的学习。随后要求学生找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不同与相同。(三)作业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初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21、】【参考答案】(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2.简述介绍一下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处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处方药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下半年 生物 教师 资格证 面试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