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pdf
《中医学概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要.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学概要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从中国医学发展史来看,在古代它所以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在于它不断地吸收了同时代的先进科学知识,如天文、数学、哲学等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今天,中国医药学要更大发展,也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的一切先进手段来研究它、发展它,使祖国的这块瑰宝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造福于人类。中医篇 中医学概要-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面对着生气勃勃,变化万千的客观世界,为了找寻万物运动的根源和总规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观察和
2、研究。首先确立了“万物生成、变化、消灭的根源,不在上帝鬼神,而在物质自然界内部“的朴素信念认为万物的运动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继而再大胆推论和描绘了运动规律和结构模式,逐步加以系统、理论化,遂形成了阴阳和五行学说。它是我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并闪烁着辨证法光辉的古代哲学思想。从春秋战国以来,阴阳和五行学说已成为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论理工具。它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中医学术原始于经验,累积至一定程度乃上升为理论,理论的思想性则必然是当时流行的主要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所以二千多年的内经中,已经用阴
3、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对人体部位、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药物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从而形成了中国医药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其中孕育了可贵的物质第一性和辨证推理的核心。因此,我们要学习中医,要掌握中医学术的理论内容,就必须首先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神经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它即可代表两方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经常说的“一分为二”,它的内涵,其实就是阴阳之道。我国明代大医学家兼哲学家张景岳在解释内经的阴阳概念时就指出
4、:“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一)阴阳属性概念:事物即可一分为二,分属于阴阳,但何者属阴,何者属阳,还须有特定的属性依据,不能随便分属。正和电的分属阴阳,化学反应结果的分属阴阳一样,都有特定的分属概念。这就是阴阳属性概念。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事物的相对性,一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阴。如一年四季的更换和昼夜的更番,就是最通常的例子。二是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方面,即阴的事物中有阴有阳,阴的事物中也有阳有阴。夜为阴,前半夜的夜色和寒气越来越深沉,故为阴中之阳:下午阳光逐见减弱,故为阴中之阴:鸡鸣后,
5、晨义慢慢来临,故为阴中之阳。再从人体来说,表为阳,里为阴;在里的内脏本属阴,而其中五脏又属阴,六腑又属阳。以上说明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至于构成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与运动的规律,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和辨证思维,总结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转化四个方面。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一)阴阳对立阴阳对立阴阳对立,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如天与地、昼与夜、动与静、升与降
6、、热与寒、脏与腑、气与血等等。这种阴阳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并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而是互相斗争着的。且通过斗争,以维持动态平衡。在人体则表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出现失调,即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二二)阴阳互根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的阳,就无所谓下阴;亮属阳,暗属阴,没有亮的属阳,也无法理解暗的属阴。又如人体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无功能则不能化生,
7、功能无物质做基础也就不能产生作用。这说明两者在生理上同样是依存互根的。如果有阳无阴,或有阴无1阳,双方失去了依存的条件,必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的生理现象就要发生变异而出现病变。若一旦严重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则意味着生命终止。(三三)阴阳消长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不是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不断地在运动变化,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恒动之中。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以一年四季为例,由春而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秋至冬,热气递减,寒气日甚,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是正常气候阴
8、阳消长变化的一般规律。若四季气候出现反常改变,则是阴阳消长异常的反映。从人体的功能活动和物质代谢的关系来讲,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这种阴阳的消长,是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任何一方,或者“消”得太过,或者“长”得太多,超过了正常限度,必然破坏了阴阳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出现。(四四)阴阳转化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即阴可以转为阳,阳也可以转为阴。从而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
9、量变的过程,那末“阴阳转化”应该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如仍以四时气候为例,寒来暑往,不断变更,冬寒之极,春暖必来;夏暑至盛,秋凉必至。自然界寒热暑凉的更替,也正是阴阳转化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寒热消长的量变,进而发展到寒热转化的质变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中“重”和“极”,只是指阴阳代表的事物已发展到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物极必反”的意思。三、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阴阳学说贯串在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它即说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又指出了诊断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一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0、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时,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所有一切组织结构,即是有机联系,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划分,则五脏(心、肝、脾、肺、肾)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阳。若再具体到每个脏,还有阴阳之分,如心脏可分心阴、心阳,肝脏可分肝阴、肝阳,肾脏可分肾阴、肾脏可分肾阴、肾阳等等。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二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的生理活动非常复杂,以阴阳来概括,则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均属于阴;这些
11、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的运动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则均属于阳。两者之间,不但互相对立,而且是互相依存。物质无功能则不能化生,功能无物质则无从活动。这种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过程。在生理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之中。所以运用阴阳对立依存、消长平衡的理论,可以概括阐述人体的生理活动。(三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病理变化,较之人体生理更为错综复杂。但同样可以运用阴阳这一概念把它概括起来,并用阴阳对立依存、
12、消长转化的理论来说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从总的方面看,是阴阳对立依存关系被破坏,人体失去正常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而造成了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人体正气和致病病邪两个方面。人体正气有阳气和阴精之分,致病病邪也有阳邪之别。阳邪致病,就会出现阳盛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又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出现虚寒证;阴精不足而不能制阳,则表现为虚热证。内经通过当时感性认识的积累,总结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这就是运用阴阳概念和消长转化理论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分的基本规律。(四四)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阴阳偏
13、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因而尽管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证两大类。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方法,就是以阴,阳作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概括在一起,以判定病证。其他如辨病的气血、津液、形神等等概念,也无不以阴阳为纲。运用阴阳对立依存,消长转化的思想,去认识疾病和判断其发展的趋势。2 (五五)确定治疗原则确定治疗原则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即是导致各种疾病内在变化的基本因素,所以治疗疾病的原则,必然是从调整阴阳出发,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如临床上见到因阳热太过而耗损阴液者,则给予寒凉药物以治其热
14、,即“热者寒之”。因阴寒太甚而损伤阳气者,则给予温热药以治其热之”。若因阴虚不能潜阳而阳亢者,则需滋阴以潜阳,即“阳病治阴”。如阳虚不能制阴盛者,则又须益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所谓“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就是这个道理。(六六)归纳药物性能归纳药物性能药物是调节人体阴阳,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治疗疾病,除了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针以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才能根据治疗方针,选用适应的药物,达到调整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药物的功能,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升降浮沉来体现;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可以阴阳来概括。1 1、气、气 气有寒、热、温、凉四种气有寒、热、温、凉四种。温、热属阳,寒
15、、凉属阴。阳盛的热证,就要用寒凉的药物以清热;阴盛的寒证,就要用温热的药物以祛寒;阴虚的虚热证,就要用凉性滋润的药物以养阴;阳虚的虚寒证,就要用温热的药物以补阳。2 2、田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种、田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种。酸味、苦味、咸味的药物,一般有涌泄的功能,属阴;辛味、甘味的药物,大多具发散的功能,属阳。3 3、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浮的药物,主上行而向外,故属阳;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向内,故属阴。中医学概要-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肇源于“五材说”的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
16、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故称五行。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便进而对这五种物质的特性、相互关系、运动和变化等加以抽象推演而形成五行学说。它强调了整体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我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见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左转的“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目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
17、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战国晚期更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祖国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日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日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日润
18、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就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的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在医学领域里,把自然界和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和病理现象也作了系统的归纳。这种联系,是从我国处于北温带的地理自然环境特点出发的。古人认识到,春季多东风,其风柔和温煦,万木萌发,大地苍青;夏季酷热,多南风,烈日炎炎,好似赤火,动植物得到充分长养;秋季燥凉,西风扫落叶,犹如金戈挥舞,一派肃杀之象,田里庄稼收割,大地脱下绿装;冬季严寒,北风凛冽,千里冰封,动植物都闭藏起来,此时昼短夜长,阳光微弱,使人有暗黑的感觉
19、。农历六月夏秋之间,是一年里由生长向收藏转变的正中,潮湿闷热,很少刮风,是农作物重要的成化时节;而农作物生长成化的根基是土,黄河流域的土呈黄色。根据其特点,故在夏秋之间另立“长夏”一季。以上这样的联系,确实有着非常朴素的科学道理。(二二)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学说,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事物内部结构的模式。相生,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环无尽。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在相生的关系中,
20、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又称“母子关系”。如以3似火为例:生我(火)者为木,故木为火之母。我(火)生者为土,故土为火之子。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如以土为例。克我(土)者为木,我(土)克者为水。所以五行中任何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发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联系。这就表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 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所有部分的状态,同时也受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在其任何二“行”之间,由于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关系,所以总是处于不平衡的运动之中。然而从五行整体看,生和克却在总和中表
21、现出相对的平衡。再从五行中每一行来说,由于即有生我、克我,又有我克、我生,在总体上也呈现着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筑在运动基础之上的。五行学说,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界的运动如四时昼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运动,动植物的生长壮老已,都在直观形式上,大量地呈周期循环,无不是一个头尾相接的圆圈。因此古人深深以为“循环”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遂把事物内部结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看作是个循环性运动,而综合模拟成一个循环式动态平衡规律。五行相生与相克是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正常平衡协调下的生长与发展。因此
22、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生克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制化”关系。它推动和维持着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五行间的生克关系,如果失去协调,便会引起事物的反常状态。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侮”两种:相乘,有乘虚侵犯的意思,属于过度的相克。它与相克顺序上虽然一致,但是克制的力量超过了常度,因而会破坏事物内部的平衡协调。相侮,有恃强凌弱的意思,属于反方向的克制。它违反了相克的顺序,反过来克制其“克我”者,所以也叫“反克”或“反侮”。相生的反常称为“子母相及”,也叫“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两种母及子,指由“母行”影响到“子行”,它与相生的顺序一致。如土行影响到金行(土为金母,金为土子
23、)。子及母,指由“子行”影响到“母行”,它与相生的顺序相反。如火行影响到木行(火为木子,木为火母)。总之,五行相生、相克的运动,维持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五行相乘、相侮及子母相犯则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稳定。相生、相克属于正常;相乘、相侮和子母相犯则属于失常。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领域里,首先以五行属性来概括五脏的生理特性,用相生、相克来说明五脏间的生理关系。1、五脏的生理特性,在临床上观察到肝有喜条达、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与春季草木萌芽生发的现象相类似,春季在五行属木,故将肝归
24、属于“木”;心有主血脉,推动气血温养全身的生理特点,与夏季天气炎热,万物生长在现象相类似,夏季在五行属火,故将心归属于“火”;脾有主运化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特点,与长夏气候潮湿,万物茂盛的现象相类似,长夏在五行属土,故将脾归属于“土”;肺有喜清肃而主降的生理特点,与秋季气象清肃,万物收敛的现象相类似,秋季在五行属金,故将肺归属于“金”;肾有藏精而主水液的生理特点,与冬季水寒冰冻,万物收藏的现象相类似,冬季在五行属水,故将肾归属于“水”。2、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五脏归属五行后,五脏的联系,也就成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1)相互资生关系:肾精滋养肝血,使之保持充沛(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
25、充养血(木生火):心阳温脾,使之健运(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土生金):肺司肃降,通调水道,助肾主水(金生水)。(2)相互制约关系: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的升发太过(金克木);肝的疏泄作用,使脾之运化免于雍滞(木克土);脾对水液的运化转输,可制止肾水泛滥(土克水);肾阴上济心阴,以防止心阳亢盛(水克火):心阳的温煦,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火克金)。从五行生克的整体来看,任何两“行”之间,并不是单向联系,而是存在着双相的调节线路,或与反馈机制相似的形式;五脏之间也由于这种反馈机制起到平衡调节和相互影响等复杂运动和变化。(二)解说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概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