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范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范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范文.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范文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范文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浓硫酸的腐蚀性。3.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2.酸的化学性质。教学工具【教具准备】白醋、
2、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流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做教材 P50 实验 10-1,交流实验结果。【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 P51 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阅读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提出问题】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
3、、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 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交流回答】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归纳总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活动与探究 1】请同学们按教材 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展示交流】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交流回答】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
4、兰花、玫瑰、紫甘蓝。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交流展示】展示交流实验结果【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52 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活动与探究 2】请同学们完成 P53 实验 10-3 并作好实验记录。【归纳总结】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活动与探究 3】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 P53 实验 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 20 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 10 毫升浓硫酸,此
5、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 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归纳总结】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课后
6、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熟记 pH 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2.会使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1-62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7、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来表示,pH 的范围通常在 014 之间。2.酸性溶液的 pH 碱性溶液的 pH 中性溶液的 pH=7。当 pH7 时,pH 越小,酸性越强;当 pH7 时,pH 越大,碱性越强。【跟踪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 pH 之间的关系。2.某溶液的 pH=3,则该溶液呈酸性。苹果汁的 pH 在 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3.下列各 pH 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A.pH=14 B.pH=7 C.pH=1 D.pH=0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8、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学习指导二:使用 pH 试纸【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2-63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精确到个位。2.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简记: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小组讨论】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 pH 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用润湿的 pH 试纸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
9、碱度时,pH 会怎样变化?(用图表)3.用 pH 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干燥的 pH 试纸?【教师点拨】用 pH 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这些气体不能使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只有这些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才能使 pH 试纸变色,我们才能判断该气体是酸性或碱性气体。所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跟踪练习】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B)A.苯甲酸溶液的 pH 小于 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 pH 比醋酸的 pH 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
10、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学习指导三: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3-64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因为里面含有 NaOH。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溶质的化学式 K2CO3。2.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的 pH5.6。3.相互之间说一说溶液的酸碱度的重要意义。【跟踪练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 pH 差别较大,约在 7-9 之间,护发素的 pH 均略小于 7
11、。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设计实验(1)收集某人的 5 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 pH 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 30 分钟。(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论:碱性溶液会损伤头发,中性、酸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不明显。分析交流: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原因是降低碱性洗发液对头发的伤害。【当堂训练】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3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12、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教学重难点1.盐的相似化学性质。2.物质的分类。【教学难点】盐的化学性质。教学工具【教具准备】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们来继
13、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活动与探究 1】请同学们按教材 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1.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2.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归纳总结】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1.溶于水的碱有五种:K0H、Na0H、NH3o H20、Ba(0H)2、Ca(0H)2。2.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 AgCl。4.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4。5.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提出问题】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盐有
14、哪些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如:Fe+CuS04=Cu+FeS04 Cu+2AgN03=2Ag+Cu(NO3)2反应条件:盐必须为可溶性盐;“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 K、Ca、Na 外)。2.盐+酸新盐+新酸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即可。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满足复分解条件,反应物均必须可溶。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满足复分解条件,反应物均必须可溶。【随堂巩固练习】依据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Zn+CuC12 Fe+AgC1K+
15、CuS04 MgC12+ZnBaC12+HN03 BaC12+H2S04AgN03+HC1 K2C03+HC1BaC12+K0H Mg(0H)2+CuC12【活动与探究 2】请同学们分组按教材 P76讨论”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交流讨论】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归纳总结】课后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
16、利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及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判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课后习题【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人教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复习掌握原电池、电解、电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原理。能力培养:根据知识点的复习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应用电化学的知识综合、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方法:应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电化学知识点的复习电化学中有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要掌握的呢?学生活动回答: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不同点;原
17、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两极反应的判断和书写;电化学的应用。很好,我们可以将电化学的知识归纳在网络图中,哪一个同学能够写出?知识点的归纳,网络图学生打出投影:1.常见的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材料是什么呢?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呢?它的原理与电解池有什么不同?常见的电池的类型?看录像或投影:回答:原电池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原理与电解池不同,因为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蓄电池。几种电池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你能说明电池的种类吗?回答:锌锰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燃烧电池(氢氧燃烧电池、甲烷燃烧电池)等。电池
18、的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电池正、负两极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两极与电解池的两极有什么不同点?在可逆电池中,充电、放电过程是应用了原电池的原理还是电解池的原理?回答: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两极不相同,表现在:原电池活泼金属是负极,而电解池与电源负极相互联结的就是负极(阴极)。原电池两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必须不同,而电解池两极可以是惰性电极,也可以是金属电极。放电的过程是应用了原电池的原理,而充电过程应用了电解池的原理。电池可以分为可逆电池和不可逆电池,比如:干电池、燃烧电池等都是不可逆电池,它们在发生反应时有气体或生成的物质无法在相同的条件下
19、返回,所以,称为不可逆电池。【设问 1】请举例说明不可逆电池(展示学生解剖的干电池)?干电池的两极材料是什么?电解质溶液是什么?两极反应式如何书写?总反应如何书写?回答 1:如:锌-锰电池两极材料是 Zn、MnO2电解质溶液是:NH4Cl负极:Zn-2e=Zn2+总反应:Zn+2NH4=Zn2+2NH3+2H2纠正学生的错误,写出正确的反应。【设问 2】还有什么实例呢?两极材料是什么呢?电解质溶液是什么呢?回答 2:再如:锌-铜电池,负极-Zn,正极-Cu。负极:Zn-2e=Zn2+,电解质溶液稀硫酸。正极:2H+2e=2H=H2总反应:2H+Zn=H2+Zn2+什么是可逆电池呢?(看前面的图
20、)谁能写出两极反应式?总反应式又如何书写呢?(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铅蓄电池是可逆电池两极反应式:负极:Pb-2e=Pb2+总反应:书写两极反应式。若有:(1)铜、锌、稀硫酸(2)铜、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的腐蚀(3)锌、铁放在食盐水中(4)氢、氧燃烧电池(电池的产物负极为 H2O,正极则有大量的氢氧根生成)(5)甲烷燃烧电池(电池负极甲烷燃烧失去电子,在碱性条件下根据信息写出(4)、(5)的电池总反应式。板演:(1)负极:Zn-2e=Zn2+正极:2H+2e=2H=H2(2)负极:2Fe-4e=2Fe2+正极:O2+4e+2H2O=4OH-(3)负极:2Zn-4e=2Zn2+正极:O2+4e+2H2O
21、=4OH-(4)负极:2H2+4OH_4e=4H2O正极:O2+4e+2H2O=4OH-总反应:2H2+O2=2H2O正极:2O2+8e+4H2O=8OH-谁能够将燃烧电池小结一下呢?回答:在燃烧电池反应中确定哪一极发生的是什么反应的关键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总反应式为:两极反应的加合;书写反应时,还应该注意得失电子数目应该守恒。回答的很好。燃烧电池反应中确定哪一极发生的是什么反应的关键是:负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分析电解应用的主要方法和思路电解质在通电前、通电后的关键点是什么呢?在电解时离子的放电规律是什么呢
22、?电解的结果:溶液的浓度、酸碱性有无变化?回答:通电前: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它包括了电解质的电离也包括了水的电离)。通电后:离子才有定向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放电规律:阳极:金属阳极 S2-I-Cl-OH-含氧酸根阴极:Ag+Cu2+Pb2+Fe2+Zn2+H+Mg2+溶液的离子浓度可能发生变化如:电解氯化铜、盐酸等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因为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放电,所以酸碱性可能发生改变。请同学们看下列的归纳表格。3.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1)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判断,主要有“三看”。看什么呢?回答:看电极;看溶液;看回路。先看电
23、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有一个先发生化学反应。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这样就可以形成电池了吗?回答:不能。对,还应该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者两极板相接触。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并有回路,可能是什么池?回答:是电解池。不完全正确。(纠正后看投影)(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电解池或者是电镀池。为什么呢?回答: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相同时,则为电镀池,其余的情况是电解池。很好,根据电解液、根据阳极的电极材料,确定电解或电镀。二、电化学的应用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复习的知识回答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及依据?回答:应用到实际中有:(1)由电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教案 电子版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