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边界场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边界场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边界场景.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 边界场景验证 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编制组 2013年11月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2 边界场景总览 2 边界场景总览 边界场景: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由于组网方式、管理方式的差异,而客观存在的特殊的场景。对数据模型的灵活性和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界场景包括:缆线、支撑、组网场景;设备、硬件、端口场景;码号、地址、产品服务场景等。管道段1管道段2管道段3管道段4546879213111571216810146133421951324251436宽窄一体化设备 AG 这个端口可同时提供电话和ADSL业务 直列 横列 MDF 设备、端口、硬件场景 缆线、支撑
2、、组网场景 码号、地址、产品服务场景 MDF MDF JX DP 局B 局A 场景3:综合箱设备 场景1:管道段截面 场景4:宽窄合一端口 场景2:T型交接箱 场景5:FTTX 场景6: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3 边界场景关键点 边界场景存储关键点说明 电缆剥皮的场景如何存储?人手井/管道段及截面如何存储?缆线共用的场景如何存储?综合配线箱如何存储?虚拟主机如何存储?设备与设备间的关联关系,设备与硬件间的容纳关系如何存储?如何区分?跨协议端口、宽窄合一端口的场景如何存储?复杂地址的存储方式?码号的存储方式?多业务开通场景的产品服务如何支撑?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4 目录目录 设备、硬件、
3、端口场景 支撑、缆线、组网场景 码号、地址、产品服务场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5 缆线接续-场景描述 5 管理要点:缆段、纤芯线对、接头、连接设备、端子、局向链路;缆线接续时,需要记录 纤芯、线对 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记录所在的接头信息;两段都成端时,需要生成局向链路。ID 名称 细类 大类 D1/D3/D4 连接设备(交接箱、分线盒等)物理设备 设备 D2 接头 物理设备 设备 S1/S2/S3 缆段 缆段 缆线 F1/F2/F3/F4 纤芯、线对 通信原子线 缆线 P1/P2/P3/P4 端子 连接端子 端口 L1/L2 局向链路(局向光纤、逻辑线对)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模型存储:
4、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6 缆线接续-存储示例 ID 名称 D1 交接箱 D2 接头 D3/D4 分线盒 设备CM_DEVICE ID 链路ID 缆线ID 路由顺序 R1 L1 F1 1 R2 L1 F2 2 R3 L2 F3 1 R4 L2 F4 2 CR_LINK_CABLE)存储要点:连接设备只有物理设备 接头不虚拟端子 缆段和 纤芯线对 的关系是父子关系 局向线概念上是存在的,当线管理,在构成链路时不实例化,但链路需同时记录局向线的属性,在光纤出租光纤时实例化 单端成端时,在缆线与点实体关系表中记录 纤芯线对和 端子的关系 纤芯线对接续时,在缆线关系表中记录,并记录接续设备ID 1
5、1 2 2 CM_PORT ID 名称 S1/S2/S3 缆段 F1/F2/F3/F4 纤芯、线对 CM_CABLE 3 3 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L1 P1 P3 L2 P2 P4 ID 所属物理设备ID 所属逻辑设备ID P1/P2 D1 P3 D3 P4 D4 CR_LINK ID 缆线ID 端口ID R1 F1 P1 R2 F2 P3 R3 F3 P2 R4 F4 P4 CR_CABLE_NODE)CR_CABLE_CABLE)ID 上级缆线ID 下级缆线ID 熔接设备ID R1 F1 F2 D2 R2 F3 F4 D2 4 4 5 5 6 6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D1
6、/D3/D4 连接设备(交接箱、分线盒等)物理设备 设备 D2 接头 物理设备 设备 S1/S2/S3 缆段 缆段 缆线 F1/F2/F3/F4 纤芯、线对 通信原子线 缆线 P1/P2/P3/P4 端子 连接端子 端口 L1/L2 局向链路(局向光纤、逻辑线对)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模型存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7 电缆剥皮-场景描述 管理要点:人井、电杆 等设施点 管道段、吊线段等 设施段 管道段、缆段的3个(多于2个)端点怎么记录(多端点线的存储)ID 名称 细类 大类 F1/F2/F2 电杆 端点设施 设施点 D1/D2/D3 配线架、交接箱 电连接设备 设备 S1 吊线段 支撑
7、段 设施段 S2 缆段 缆段 缆线 模型存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8 电缆剥皮-存储示例 ID 名称 D1/D2 配线架 D3 交接箱 设备CM_DEVICE 存储要点:设施段的A、Z端设施优先使用;设施段的端点多于2个时,多余的部分n-2个填写进入 设施与设施段关系表;缆段的A、Z端设备优先使用;缆段的端点多于2个时,多余的部分n-2个填写进入 缆线与点实体关系表。ID A端设备 Z端设备 S2 D1 D3 CM_CABLE 3 3 ID A端设施 Z端设施 S1 F1 F2 CM_PIPELINE ID 设施ID 设施段ID R1 S1 F3 CR_FACILITY_PIPELINE
8、)CR_CABLE_NODE)ID 缆线ID 设备ID R1 S2 D2 R2 1 1 2 2 4 4 ID 名称 F1/F2/F3 电杆 设施CM_FACILITY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9 缆线共用-场景描述 复接 9 MDF 交接箱 横列 直列 分线盒 用户 分线盒 分线盒 分线盒 A B C D E C1 C2 L1 C4 C5 C6 C7 C8 L3 L4 L5 L6 P1 P3 P4 P5 P6 P7 P8 D2 管理要点:资源对象管理:连接端子、接头、物理线对、逻辑线序。ID 名称名称 细类细类 大类大类 D1、D2 分歧接头 电连接设备 设备 P1、P2P8 连接端子 连接
9、端子 端口 C1、C2C8 物理线对 通信原子线 缆线 L1、L2L6 逻辑线序 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模型存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0 缆线共用-存储示例 端口 10 ID 名称 P1 连接端子 P2 连接端子 P3 连接端子 P4 连接端子 P5 连接端子 P6 连接端子 P7 连接端子 P8 连接端子 缆线 ID 名称 C1 物理线对 C2 物理线对 C3 物理线对 C4 物理线对 C5 物理线对 C6 物理线对 C7 物理线对 C8 物理线对 链路 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L1 P1 P3 L2 P1 P2 L3 P4 P6 L4 P4 P5 L5 P4 P7 L6
10、P7 P8 缆线之间的关系 ID 关系规格ID 上级缆线ID 下级缆线ID 熔接设备ID R1 接续 C1 C2 D1 R2 接续 C1 C3 D1 R3 接续 C4 C6 D2 R4 接续 C4 C7 D2 设备 ID 名称 D1 分歧接头 D2 分歧接头 缆线与点实体关系 ID 关系规格ID 缆线ID 端口ID R1 成端 C1 P1 R2 成端 C2 P3 R3 成端 C3 P2 R4 成端 C4 P4 R5 成端 C5 P4 R6 成端 C5 P5 R7 成端 C6 P6 R8 成端 C7 P7 R9 成端 C8 P7 R10 成端 C8 P8 链路缆线关系 ID 关系规格ID 链路I
11、D 缆线ID 路由顺序 R1 组成 L1 C1 1 R2 组成 L1 C2 2 R3 组成 L2 C1 1 R4 组成 L2 C3 2 R5 组成 L3 C4 1 R6 组成 L3 C6 2 R7 组成 L4 C5 1 R8 组成 L5 C4 1 R9 组成 L5 C7 2 R10 组成 L6 C8 1 管理要点:缆线之间的接续关系,需记录接续点的熔接设备,即接头。缆线与连接设备的成端关系,视管理需要创建。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1 人手井/管道段及截面-场景描述 管道段长管道段长5252.5 5米米长长:1 1.5 5米米/宽宽:1 1米米长长:1 1.5 5米米/宽宽:1 1米米深深:
12、1 1.5858米米上覆厚上覆厚:0 0.3838米米上覆厚上覆厚:0 0.9292米米深深:2 2米米埋深埋深:1 1.5 5米米埋深埋深:0 0.8 8米米管道段纵剖面图管道段纵剖面图编码编码:752752HCHC#65136513-752752HCHC#K K114 114 位置位置:陈江汽车客运站旁陈江汽车客运站旁人井人井:752752HCHC#65136513人井人井:752752HCHC#K K114114需要关注的:1、人井的一些尺寸信息:上覆厚,井深,井底长、宽 2、管道段的起始埋深,终止埋深,长度 管理要点:人井的一些尺寸信息:上覆厚,井深,井底长、宽;编码、名称 管道段的起
13、始埋深,终止埋深,长度;编码、名称;地址信息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F1/F2 人井 可管理空间的端点设施 设施点 S1 管道段 支撑段 设备 模型存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2 人手井/管道段及截面-存储示例 存储要点:人井的这些和纵剖面图相关的属性需要填写,部分属性可能存在于从表中;管道段的这些和纵剖面图相关的属性需要填写,部分属性可能存在于从表中。ID 名称 编码 长度 地址 起始埋深 终止埋深 S1 管道段 管道段 100*1.5 0.8 CM_PIPELINE 1 1 ID 名称 编码 长度 宽度 高度 上覆盖厚 井口宽 F1 人井 人井 1.5 1 2 0.5 0.5 F2
14、 人井 人井 1.5 1 2 0.5 0.5 设施CM_FACILITY 2 2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3 人手井/管道段及截面-场景描述 管道段1管道段2管道段3管道段4546879213111571216810146133421951324251436管道段展开图 管理要点:管道段截面在人井展开图中的朝向;管群、管孔在展开面中的位置信息,序号信息;子管在管孔中的排列情况;缆段在管孔、子管中的穿孔信息;ID 名称 细类 大类 H1/H2/H3 管孔 支撑通道 设施段 S1/S2/S3/S4 管道段 支撑段 设施段 h1/h2/h3.子管 支撑通道 设施段 S5 缆段 缆段 缆段 模型存
15、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4 人手井/管道段及截面-存储示例 存储要点:管道截面、管孔截面 对象不是实例化,展开图图形相关数据在 设施段表中增加字段直接记录,如:截面高、截面宽、A端面号、A端坐标x、A端坐标y、Z端面号、Z端坐标x、Z端坐标y等;管道段、管孔、子管的关系通过parent字段自关联实现;缆段 和 管孔、子管的穿缆关系通过“设施段与缆线关系”表实现。ID 名称 编码 截面高度 截面宽度 A端面号 A端截面X A端截面Y Z端面号 Z端截面X Z端截面Y S1/S2/S3/S4 管道段 管道段 1 1 1.5 0.5 0.5 3-0.5-0.5 H1/H2/H3.管孔 管孔
16、90 90 1 0.05 0.05 2 0.95 0.05 h1/h2/h3 子管 子管 90 90 1 0.05 0.05 2 0.95 0.05 CM_PIPELINE 1 1 ID 名称 编码 S5 缆段 缆段 CM_CABLE ID 设施段ID 缆线ID R1 H1 S5 R2 h1 S5 CR_PIPELINE_CABLE)2 2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5 目录目录 设备、硬件、端口场景 支撑、缆线、组网场景 码号、地址、产品服务场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6 连接设备/一体化设备-场景描述 管理要点 资源对象范围:综合配线箱设备、设备机架、列框、模块、端子、LAN交换机
17、、端口;一体化设备是否管理硬件?设备硬件关系、设备设备关系?16 综合配线箱D1模块M1机架R1列框S1端子P1LAN交换机D2端口P2列框S2管道网辅助网络资源缆线网容纳集合终结接续、包含容纳包含聚合包含、容纳包含容纳包含承载、划分、复用、组成、并联容纳包含包含终结包含组成穿孔终结、成端终结包含、承载、依赖、容纳包含设施设施段缆线设备硬件端口链路网保护实体点线辅助设施实体2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7 连接设备/一体化设备 17 ID 大类 细类 规格 D1 设备 综合连接设备 综合配线箱 R1 硬件 架 设备机架 S1 硬件 框 列框 M1 硬件 模块 连接模块 P1 端口 连接端子 连
18、接端子 D2 设备 IP 交换机 P2 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以太网端口 模型存储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8 连接设备/一体化设备-存储示例 ID 名称 D1 综合配线箱 D2 LAN交换机 18 设备CM_DEVICE ID 所属 R1 综合配线箱机架 S1 综合配线箱列框 M1 综合配线箱模块 CM_WARE ID 所属物理设备 P1 D1 P2 D2 CM_PORT ID 关系规格ID 父实体规格 父实体ID 子实体规则 子实体ID 1 包含 综合配线箱 D1 设 备 机架 R1 2 包含 设备机架 R1 列框 S1 3 包含 列框 S1 模块 M1 4 容纳 综合配线箱 D1 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统一 资源 数据模型 培训教材 边界 场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