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链路场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链路场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链路场景.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信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培训教材 链路场景验证 全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编制组 2013年11月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2 链路场景概念总览 2 A端大类(主语)关系类型(谓语)Z端大类(宾语)关系的存储方式 链路 终结 设施、设备、硬件、端口、区域 外键 链路 并联、承载、复用、划分、组成 链路 链路链路关系表 缆线 组成 链路 链路缆线关系表 网 包含 链路 智能外键 X Y 链路 X Y 链路链路关系 X Y 端口 X Y 设备 X Y 设施 X Y 缆线 X Y 硬件 X Y 链路缆线关系 链路关系说明:链路细类划分:媒介层原子链路:由动力原子线经过接续和成端后形成的两个设备间的最
2、短的信号传输通路 媒介层长链路:由媒介层原子链路接序构成的信号传输通路 协议层原子链路:承载了信息信号处理和传送协议的本协议层最短通路 协议层长链路:同种协议设备之间,由多段协议层原子链路或传送层链路构成的通路 划分链路:采用时分、波分、码分复用技术划分出来的信息信号传送通道 链路集合:同方向的一组链路并联的集合 动力链路:传输动能的链路 链路 媒介层原子链路 硬跳 线序 局向光纤 媒介层原子链路 媒介层原子链路 双绞线链路路由 光链路路由 同轴电缆链路路由 大类 细类 规格 X Y 区域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3 链路模型场景存储总览 链路模型存储关键点说明 物理设备与逻辑设备如何存储?
3、物理端口与逻辑端口如何存储?链路间的路由承载关系如何存储?链路两端的设备是记录物理设备还是逻辑设备?链路两端终结的点实体是什么?端口?设备?设施?是否允许为空?3 X Y 设备 X Y 端口 X Y 链路 X Y 链路链路关系 并联、承载、复用、划分、组成 使用库表: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4 目录目录 传送网场景 接入网场景 数据网场景 交换网场景 长途的场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5 DSLAM下移场景描述 管理要点管理要点 资源对象范围:DSLAM设备、PSTN设备、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箱,各设备端口端子,硬跳、逻辑线序、双绞线链路路由 双绞线链路路由从PSTN端口到分离器的上联口
4、,由于分离器的上联口一般不做管理,管道可以简化为从PSTN端口到分线箱端子 5 X Y 链路 X Y 链路链路关系 X Y 端口 X Y 设备 X Y 设施 X Y 缆线 X Y 硬件 X Y 链路缆线关系 X Y 区域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6 DSLAM下移存储示例 6 实体存储实体存储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D1 DSLAM逻辑设备 DSL 设备 D2 DSLAM物理设备 DSL 设备 D3 PSTN物理设备 传统交换 设备 D4 PSTN逻辑设备 传统交换 设备 P1 POTS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5 POTS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6 DSLAM物理端口 传送层基
5、础端口 端口 P2、P3、P4、P7、P8、P9 连接端子 连接端子 端口 L3、L7 逻辑线序 媒介层原子链路 端口 L1、L2、L3、L4、L5、L6、L9 硬跳 媒介层原子链路 端口 L8 双绞线链路路由 媒介层长链路 端口 P5DSLAMP6DSLAMP5P6 DSLAMPSTN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7 DSLAM下移存储示例 实体关系实体关系 7 7 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L1 P1 P2 L2 P2 P3 L3 P3 P4 L4 P4 P5 L5 P6 P7 L6 L7 L8 L7 P8 P9 L8 P1 P9 L9 P5 P6 CR_LINK ID 名称 D1
6、DSLAM逻辑设备 D2 DSLAM物理设备 D3 PSTN物理设备 D4 PSTN逻辑设备 设备CM_DEVICE ID 所属物理设备ID 所属逻辑设备ID P1 D3 D4 P2 D5 P3 D5 P4 D6 P5 D2 P6 D2 D1 P7 D6 P8 D6 P9 D7 ID 关系规格ID 上级链路ID 下级链路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路由顺序 R1 组成 L8 L7 P9 P8 1 R2 组成 L8 L6 P8 P7 2 R3 组成 L8 L5 P7 P6 3 R4 组成 L8 L9 P6 P5 4 R5 组成 L8 L4 P5 P4 5 R6 组成 L8 L3 P4 P3
7、 6 R7 组成 L8 L2 P3 P2 7 R8 组成 L8 L1 P2 P1 8 CR_LINK_LINK CR_PORT 1 1 2 2 3 3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8 FTTx场景描述 管理要点:资源对象范围:OLT、OLT端口、ODF、OBD、光交接箱、光分纤盒、ONU。对于PON中的点到多点的管理,传统管法:管理主光路和子光路,并管理主光路和子光路的一对多的关系 现在管法:管理OLT的PON口和PON子端口的软跳,PON子端口到ONU上联PON口之间的PON链路 X Y 链路 X Y 链路链路关系 X Y 端口 X Y 设备 X Y 设施 X Y 缆线 X Y 硬件 X Y
8、链路缆线关系 X Y 区域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9 FTTx场景描述存储示例 实体存储实体存储 9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D1 OLT物理设备 PON 设备 D2 OLT逻辑设备 PON 设备 D3 ODF架 物理设备 设备 D4 光交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5 OBD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6 光分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7 ONU物理设备 综合接入设备 设备 D8 ONU逻辑设备 综合接入设备 设备 P1 OLT 物理PON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2、P3、P4、P7、P8 光端子 物理端口 端口 P5 OBD入端口 物理端口 端口 P6 OBD出端口 物理端口 端口 P9 ONU
9、PON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10、P11、P12 PON子端口 PON子端口 端口 L1、L2、L4、L5、L6 光纤跳接 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L3、L7、L8 局向光纤 链路 链路 L9 主光路 媒介层长链路 链路 L10 子光路 媒介层长链路 链路 L11 PON链路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12、L13、L14 物理端口承接逻辑端口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0 FTTx场景描述存储示例 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L1 P1 P2 L2 P2 P3 L3 P3 P4 L4 P4 P5 L5 P5 P6 L6 P6 P7 L7 P7 P8 L8 P8
10、 P9 L9 P1 P5 L10 P6 P9 L11 P12 P9 L12 P1 P12 L13 P1 P11 L14 P1 P10 CR_LINK ID 名称 D1 OLT物理设备 D2 OLT逻辑设备 D3 ODF D4 GJ D5 OBD D6 GF D7 ONU物理设备 D8 ONU逻辑设备 设备CM_DEVICE ID 所属物理设备ID 所属逻辑设备ID P1 D1 P2 D3 P3 D3 P4 D4 P5 D5 P6 D5 P7 D4 P8 D6 P9 D7 D8 P10 D2 P11 D2 P12 D2 CR_PORT ID 关系规格ID 上级链路ID 下级链路ID A端端口ID
11、 Z端端口ID 路由顺序 R1 承载 L9 L1 P1 P2 1.1 R2 承载 L9 L2 P2 P3 1.2 R3 承载 L9 L3 P3 P4 1.3 R4 承载 L9 L4 P4 P5 1.4 R5 承载 L10 L6 P6 P7 1.1 R6 承载 L10 L7 P7 P8 1.2 R7 承载 L10 L8 P8 P9 1.3 R8 承载 L11 L12 P12 P1 1.1 R9 承载 L11 L1 P1 P2 1.2 R10 承载 L11 L2 P2 P3 1.3 R11 承载 L11 L3 P3 P4 1.4 R12 承载 L11 L4 P4 P5 1.5 R13 承载 L11
12、 L5 P5 P6 1.6 R14 承载 L11 L6 P6 P7 1.7 R15 承载 L11 L7 P7 P8 1.8 R16承载 L11L8 P8 P9 1.9 CR_LINK_LINK 存储要点:物理设备与逻辑设备,作为不同的实例独立管理。物理端口与逻辑端口,1:1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实例;非1:1的情况,物理端口与逻辑端口作为不同的实例独立管理。管道:FTTH模式,终端(E8-C/ONU)上联口-OLT的PON子端口;FTTB、FTTN,用户设备上联口(E8-C/E8-B)-局端第一个能力设备的下联口;管道占用下层的链路资源 1 1 2 2 3 3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1 目录目
13、录 传送网场景 接入网场景 数据网场景 交换网场景 长途的场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2 SDH场景描述 12 资源对象范围:SDH设备、REG、局向光纤、光链路路由、硬跳、软跳、再生段、复用段、高阶时隙、高阶通道、低阶时隙。SDH设备上的收发端口,物理上是两个端口。但如果收发口是同一板卡上同生同灭一起使用的生命周期完全相同的端口,管理上也可当做一个端口具备收发针来管理。X Y 链路 X Y 链路链路关系 X Y 端口 X Y 设备 X Y 设施 X Y 缆线 X Y 硬件 X Y 链路缆线关系 X Y 区域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3 SDH存储示例 实体存储实体存储 13 ID
14、名称 细类 大类 D1、D5 SDH物理设备 SDH 设备 D6、D7、D8、D9 SDH逻辑设备 SDH 设备 D2 光配线架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3 光交接箱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4 光分纤箱 光连接设备 设备 P1、P2、P15、P16、P17、P18 SDH物理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子/端口 P19、P20P24 SDH逻辑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子/端口 P25、P26P30 传输时隙口 传送层划分端口 端子/端口 P3、P4P14 连接端子 连接端子 端子/端口 L3、L4、L5、L6 局向光纤 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L1、L2、L7、L8、L9、L10、L11、L12、L13、
15、L14 硬跳 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L15、L16、L17、L18、L19、L20、L23、L30L34 软跳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21、L22 SDH再生段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24、L25 SDH复用段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26、L27 高阶时隙 划分链路 链路 L28 高阶通道 协议层长链路 链路 L29 低阶时隙 划分链路 链路 存储要点:链路的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局向光纤、再生段、复用段、高阶时隙、高阶通道、低阶时隙。光路表现为收发两条光链路路由的集合,若需要管理此对象,可以实例化出光路,但光路不作为承载再生段的链路来使用。光链路路由作为一条预连接通道可根据管理需要创建。
16、高阶时隙由软跳和复用段划分,简化管理时,可只管理复用段和时隙的划分关系。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4 SDH存储示例 14 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L1 P1 P3 L2 P2 P4 L3 P5 P7 L4 P6 P8 L5 P9 P11 L6 P10 P12 L7 P13 P15 L8 P14 P16 L9 P3 P5 L10 P4 P6 L11 P7 P9 L12 P8 P10 L13 P11 P13 L14 P12 P14 L15 P2 P19 L16 P1 P19 L17 P16 P20 L18 P15 P20 L19 P17 P21 L20 P18 P21 L21 P19
17、 P20 L22 P21 P22 L23 P20 P21 L24 P19 P22 L25 P23 P24 L26 P25 P26 L27 P26 P27 L28 P27 P28 L29 P29 P30 L30 P20 P27 CR_LINK ID 名称 D1 SDH物理设备 D2 光配线架 D3 光交接箱 D4 光分纤箱 D5 SDH物理设备 D6 SDH逻辑设备 D7 SDH逻辑设备 D8 SDH逻辑设备 D9 SDH逻辑设备 设备CM_DEVICE ID 所属物理设备ID 所属逻辑设备ID P1 D1 P2 D1 P3 D2 P4 D2 P5 D2 P6 D2 P7 D3 P8 D3 P9
18、 D3 P10 D3 P11 D4 P12 D4 P13 D4 P14 D4 P15 D5 P16 D5 P17 D5 P18 D5 P19 D6 P20 D7 P21 D7 P22 D8 P23 D8 P24 D9 P25 D5 P26 D8 P27 D8 P28 D9 P29 D6 P30 D9 ID 关系规格ID 上级链路ID 下级链路ID A端端口ID Z端端口ID 路由顺序 R1 承载 L21 L16 P19 P1 1.1 R2 承载 L21 L1 P1 P3 1.2 R3 承载 L21 L9 P3 P5 1.3 R4 承载 L21 L3 P5 P7 1.4 R5 承载 L21 L1
19、1 P7 P9 1.5 R6 承载 L21 L5 P9 P11 1.6 R7 承载 L21 L13 P11 P13 1.7 R8 承载 L21 L7 P13 P15 1.8 R9 承载 L21 L18 P15 P20 1.9 R10 承载 L21 L15 P19 P2 2.1 R11 承载 L21 L2 P2 P4 2.2 R12 承载 L21 L10 P4 P6 2.3 R13 承载 L21 L4 P6 P8 2.4 R14 承载 L21 L12 P8 P10 2.5 R15 承载 L21 L6 P10 P12 2.6 R16 承载 L21 L14 P12 P14 2.7 R17 承载 L2
20、1 L8 P14 P16 2.8 R18 承载 L21 L17 P16 P20 2.9 R19 承载 L24 L21 P19 P20 1 R20 承载 L24 L22 P20 P21 2 R21 承载 L24 L23 P21 P22 3 R22 划分 L24 L26 R23 组成 L28 L26 P25 P26 1 R24 组成 L28 L30 P26 P27 2 R25 组成 L28 L27 P27 P28 3 R26 划分 L28 L29 CR_LINK_LINK CR_PORT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5 WDM场景描述 管理要点:资源对象范围:DWDM设备、ODF、光交接箱、纤芯光
21、路、波分复用段、波道、光通道、子波道、波分光路 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16 WDM场景描述 16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L3-L6/L9/L10/L13-L16/L17-L20/L23/L24/L27-L30 光纤跳接(硬跳)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L7/L8/L11/L12/L21/L22/L25/L26 局向光纤 媒介层原子链路 链路 L35-L46 物理端口承载逻辑端口(软跳接)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51-L55/L57/L59/L61/L62/L64/L65 逻辑端口承接逻辑端口(软跳接)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49/L50 波分复用段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L56/L58 波道
22、 划分链路 链路 L60 光通道 协议层长链路 链路 L63 子波道 划分链路 链路 L66 波分光路 协议层原子链路 链路 模型存储:ID 名称 细类 大类 D1 DWDM物理设备 波分 设备 D2 DWDM逻辑设备 波分 设备 D3 ODF 光连接设备 设备 D4 光交接箱 光连接设备 设备 ID 名称 细类 大类 P6/P51 波分支路逻辑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4/P5/P52/P53 波分支路物理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11/P12/P25/P26/P31/P32/P45/P46 传输端口 传送层基础端口 端口 P13P24/P33P44 光端子 连接端子 端口 P10/P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统一 资源 数据模型 培训教材 场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