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夜色夜色预习:预习:借助拼音读课文,感知夜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重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难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使他们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课时:2 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唱一首你们都很熟悉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好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试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反复拼读,记住生字读音。三、指导识字。1.
2、指名拼读生字,及时纠正错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勇”是后鼻音,“散、此”是平舌音,“窗”是翘舌音。2.同桌互相说说识字方法,小组内展开识字比赛,用字扩词。3.出示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检查识记效果。四、朗读感悟。1.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采取同桌互读、男女分节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2.学习第一节。(1)师:你们理解的真好。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2)“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3)指名朗读,学生评价。(4)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
3、什么?3.学习第二节。(1)师:小朋友这么害怕,他的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偏要”是什么意思?(2)师:和爸爸一次出去散步,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来。(3)师:这个小朋友和爸爸出去散步还能看到什么?(4)师:夜晚的景色如此美丽,你们还会害怕吗?课文里的小朋友呢?变得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知道的?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五、总结课文,扩展延伸。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老师相信大家都不再害怕夜晚,都会变得勇敢起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得是一只小熊变得勇敢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讲故事。第二课时一、回读课文,朗读成诵,升华情感。1.课件播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3.交流读
4、文感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4.同桌竞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课件,观察田字格里生字的结构、占格位置;与同桌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写好看。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4.同桌互相评议,提出建议。5.扩词,巩固记忆。三、作业。观察夜景,把看到的美丽夜景画下来,如果能配上文字就更好了。端午粽端午粽预习:预习: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3.通过学习,了解端午节的习俗。重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生
5、词,朗读课文。难点:难点:读好长句子,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课时:2 课时课型: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轻轻地剥开粽子叶,白白的糯米中间裹着红红的枣子,咬一口,又黏又甜。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你知道粽子与什么节日有关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粽吧。二、识字识词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圈画出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3.教师检查学生识字情况。(1)出示会认的生字(2)让学生带着拼音学生字。(3)小老师范读生字(4)齐读生字、分组读生字、小组赛读生字。(5)去掉拼音再认识生字(6)开火车、指名读生字(7)教师出示会写生字
6、(8)认读会写生字4.指导写生字。(1)教师让学生分析每个生字再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每个生字的关键所在。(2)小组交流写好每个生字需要注意的事项。(3)教师范写每个生字,学生临摹书空。(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写好汉字。三、初读课文。1.学生再次快速地阅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3.师生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的时候,外婆包粽子,我们吃粽子,分给邻居吃粽子。同时还点明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学会了哪些词语?
7、你喜欢哪些句子?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2.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把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到了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快点来读一读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端午节,看看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二、新课讲解。1.借助拼音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师生交流:(1)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端午节外婆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3)第二自然段写外婆 包的粽子的材料及香味。(4)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而且花样多。外婆还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5)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3.细读课文。(1)课文第二
8、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哪些?(2)外婆包的粽子花样主要有哪几种?(3)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说明了什么?(4)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三、扩展延伸。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有的地方还会举行龙舟比赛。你对端午节有哪些认识?快点和大家交流交流吧。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你会包粽子吗,跟着家长学习一下,也包几个粽子。彩虹彩虹预习:预习:借助拼音试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和新词,会写 7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4、通过朗读课
9、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5、了解一些有关“彩虹”方面的知识。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难点: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道是什么二、教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2、板书生字词:现等已经失喝含喷雾试橙3、教读字音。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5、指导书写。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7、理解词语:“出现”、“消失”:借助挂图
10、,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雾”:看实物或图理解。“橙”:借助颜色理解。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三、巩固练习1、学生观察每个生字再田字格中的位置。2、小组合作,探究书写每个生字需要主要的问题。3、集体交流,达成共识。4、教师范写,重点强调。四、作业1、在田字格中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拼音宝宝,你还记得他们叫什么名字吗?2.学生比赛读生字。3.你们真棒,字宝宝们都认识了。下面看课件(出示彩虹),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一
11、般有几种颜色吗?4.面对美丽的彩虹,你有什么奇特的想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一个小女孩的奇思妙想吧!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2.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彩虹什么时候出现,它像什么?(2)“雨停了”说明彩虹是在雨后出现的。“一座美丽的桥”说明彩虹像桥。3.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段话共有几句?(2)第二句中“我”有什么想法?(3)第三句中“我”又有什么想法?4.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段话共有几句?(2)第二句中“我”有什么想法?(3)第三句中“我”又有什么想法?5.学习第四自然段。(1)这段话有几句?(2)第二句中“我”有什么想法?
12、三、巩固练习。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1、熟读课文。2、仿写句子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别着急()给你()。别着急()给你()。动物儿歌预习:借助拼音读儿歌。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间、迷”等 7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难点:通过朗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及气候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文中插图、生字卡片。课时:2 课时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1.导入:夏天就要到
13、了,夏天里,在小动物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算算吧!2.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识它们的名字吧!2.认读生字。自主认读,同桌互读,指名读。3.识记生字。自主识记,全班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练习。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5.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三、合作探究,发现探究。1.引导学生发现本课很多生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和小动物有关。2.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3.小结。四、朗读韵文,积累语言。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
14、学习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2.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3.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五、实践活动,课外作业。下课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我会认。抽读生字卡片,我说你找。2.我会说。出示生字和小动物连线,出示生字说词语。二、指导背诵。1.齐读全文。2.看课件说一说。3.自由背诵。4.借助插图背诵课文。5.表演背。三、鼓励创新。1.激发兴趣:课文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把!2.教师示范: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四、指导书写。1.自己观察要写的
15、字,说说有什么发现。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五、实践活动1.点击课件,出示课后实践要求。2.小朋友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搜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交流交流。古对今预习: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圆、严”等12 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学会对对子。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课时:2 课时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激趣导入:今天,我想去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
16、走,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呢?那就出发吧!2.用课件引入情景:温暖的春天,百花齐放;炎热的夏天,烈日炎炎;凉爽的秋天,红叶飘飘;寒冷的冬天,大雪纷纷。3.走在大自然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4.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词语:晨雾、白霜、朝霞、夕阳、和风、细雨、李树、杨树。二、自主识字。1.过渡:同学们说的真棒!这些词,你们会读吗?2.认读词语。(1)自由读词,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2)指名读词:谁来读给大家听听?(3)正音。(4)齐读词语。3.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2)小组合作识字。(3)全班交流。(4)游戏巩固。(5)检查识字情况。三、读文感悟。1.过渡:有一篇课文把这些词进行了有趣
17、的组合,想不想读一读?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3.齐读。4.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5.师生交叉读。6.生生交叉读。7.扩展活动:你能不能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也出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如果他对不上来,你就要帮帮他,也就是说你出的对子你自己要能对才能行。8.齐读全文。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全班交流,说说有什么发现。2.重点指导写“李、香”。五、实践活动。在课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词,写到纸上,然后为他配上美丽的图画。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巩固练习。1.在情境中理解词语。2.在情境中积累词语。3.在情境中运用词语。二、带着感情朗读课文。1.过渡:从同学们的赞美中,看得出你们真的很喜欢大自然。那就带着喜欢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文吧。2.齐读。三、课堂活动。1.过渡:刚才我们说了、画了、读了大自然,现在我们还要来唱一唱。2.学生随着音乐唱小鸟小鸟。四、练习写字。上节课写的字还记得吗?再认写几个,看看是不是有了进步?五、实践活动。1.搜集生活中的对子,和同学们交流。2.和好朋友做对对子的游戏。操场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