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总结5篇.pdf
《高二数学教案总结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教案总结5篇.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数学教案最新精选总结高二数学教案最新精选总结 5 5 篇篇高二年级有两大特点:一、教学进度快。一年要完成二年的课程。二、高一的新鲜过了,距离高考尚远,最容易玩的疯、走的远的时候。导致:心理上的迷茫期,学业上进的缓慢期,自我约束的松散期,易误入歧路,大浪淘沙的筛选期。因此,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认清高二的自己,认清高二的任务,显得意义十分重大而迫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教案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
2、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难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醒课题】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
3、,海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方,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课本 P3P4 的相关内容,并思考答复以下问题:如何理解“散点图”?图 1-1 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如何理解图 1-1 中的“H/m”和“t/h”?对于周期函数的定义,你的理解是怎样?以上问题都由学生来答复,教师加以点拨并总结: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要掌握三个条件,即存在不为 0 的常数 T;x 必须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值;f(x+T)=f(x)。(板书:二、周期函数的概念)3.展示投影练习:(1)函数 f(x)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 x,均存在非零常数 T,使得f(x+T)=f(x)。求 f(x+2T),f(x+3T)略解:f(x+2T)=f(x+T)+T=f(x+T)=f(x)f(x+3T
5、)=f(x+2T)+T=f(x+2T)=f(x)此题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出“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数个”,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为防止引起混淆,特指最小正周期。(2)函数 f(x)是 R 上的周期为 5 的周期函数,且 f(1)=xx,求 f(11)略解:f(11)=f(6+5)=f(6)=f(1+5)=f(1)=xx(3)奇函数 f(x)是 R 上的函数,且 f(1)=2,f(x+3)=f(x),求 f(8)略解:f(8)=f(2+23)=f(2)=f(-1+3)=f(-1)=-f(1)=-2【稳固深化,开展思维】1.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课本 P4 倒数第五行P5 倒数第四行,然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
6、展开合作交流。2.例题讲评例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吗?如果是,这个函数y=f(t)是不是周期函数?例 2.图 1-4(见课本)是钟摆的示意图,摆心 A 到铅垂线 MN 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y=g(t)。根据钟摆的知识,容易说明 g(t+T)=g(t),其中 T 为钟摆摆动一周(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函数 y=g(t)是周期函数。假设以钟摆偏离铅垂线 MN 的角 的度数为变量,根据物理知识,摆心 A 到铅垂线 MN 的距离 y 也是 的周期函数。例 3.图 1-5(见课本)是水车的示意图,水车上 A 点到水面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假
7、设水车 5min 转一圈,那么 y 的值每经过 5min 就会重复出现,因此,该函数是周期函数。3.小组课堂作业(1)课本 P6 的思考与交流(2)(答复)今天是星期三那么 7k(kZ)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7k(kZ)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 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五、归纳,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六、布置作业1.作业:习题 1.1 第 1,2,3 题.2.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
8、课后小结归纳,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
9、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问题 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 和公差 d。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和 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问题 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
10、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2、新课: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
11、的通项公式,要知道什么?师生共同简要回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假设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 和首项为 a1,那么有:方法一:(累乘法)3)等比数列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问题 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3、例题稳固:例 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 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 12,求它的第八项
12、的值。答案:1458 或 128。例 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那么log15a1a2a3a20=10.例 3、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使得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假设能请指出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此题为开放题,没有的答案,如对于:2,4,8,16,2n,那么 ck=2k=22k-1,所以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 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1、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
13、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2、作业:P129:1,2,3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请指出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根底,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
14、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3)等比数列的性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忆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根底。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教案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