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第一节课题:第一节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教学过
2、程:复习提问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思考: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12 份质量的 C 和 32 份质量的 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 CO2。微观上表示每一个 C 与一个 O2反应生成一个 CO2。导入导入:32gO2含有多少个 O2?20 个 O2质量是多少克?讲述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回答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投影投影:国际单位制的 7 个基本单位讲述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
3、(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板书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提问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回答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讲述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板书:一、物质的量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
4、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2.符号:n引入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 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 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1mol”讲述讲述: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 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 6.021023mol1。板书:二、单位摩尔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 6.021023mol1。1mol 任何粒子含有阿
5、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讲解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23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注意近似值是 6.021023mol1。提问提问:1mol 小麦约含有 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思考:各执己见。结论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 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板书板书:3.使用
6、范围:微观粒子投影投影: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1mol 氧(2)0.25molCO2。(3)摩尔是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4)1mol 是 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5)0.5molH2含有 3.011023个氢原子。(6)3molNH3中含有 3molN 原子,9molH 原子。答案答案:(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 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2)正确。(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4)错误。6.021023是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5)错误。0.5molH2含有 0.521molH 原子,6.02102316.021023个。(6)正确。3molNH3中含有 313 mol N 原子,339molH 原子。投影投影:课堂练习2.填空(1)1molO 中约含有_个 O;(2)3molH2SO4中约含有_个 H2SO4,可电离出_molH(3)4molO2含有_molO 原子,_mol 质子(4)10molNa+中约含有_个 Na答案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 1molO原子中含有 8mol 质子)(4)106
8、.021023(5)2mol讨论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小结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作业作业:教材 P48一、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章 物质的量第一节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2.符号:n二、单位摩尔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 所
9、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 6.021023mol1。1mol 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设计方案二课题课题 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
10、概念。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回答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引言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物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