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小学四 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1观观 潮潮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教学重点: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解题激“奇”1.齐读课题,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2.辨“观潮”和“天下奇观”中“观”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观看景观)3.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近她、观赏她、感受她。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给生字标
2、上字音,找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查找工具书。2.检查预习情况(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指名读,正音;齐读;(注意:多音字:颤、称、笼、蒙、薄,昂、罩、蒙、薄、贯的写法。)(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畅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思考:(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写的)(2)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备注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第二段(第
3、2 自然段):写观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之前的情景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写潮来之时奇特壮观的景象第四段(第 5 自然段):写潮头过后江面上的情景板书设计观潮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总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 2 自然段):写观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之前的情景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写潮来之时奇特壮观的景象第四段(第 5 自然段):写潮头过后江面上的情景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生字,听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一、温故知新1.听写生字。2.我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写的,那我们接下来就按作者观潮的过程,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二、品读课文,感受奇观。1.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中有一个词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天下奇观)课题中“观潮”和“天下奇观”中都带有“观”字,意思一样吗?(观看 景观)在这篇课文中,“天下奇观”中的“观”指的是什么景观?(钱塘江大潮)它用了一个字来形容,是什么字?(奇)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
5、设计2.默读第二自然段,复述本段主要内容,指明观潮时间、地点。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潮来之前,江面上是什么样的?那些句子描写到?(“江面很平静蒙蒙的薄雾”一句)给人什么感觉?(平静)人们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人们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涉及“潮汐”的形成问题,补充课后资料袋内容)3.学习第三段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请找出描写潮水声音和形态的词语,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形态: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色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这
6、些词句形象、动态地描写了大潮的奇特与壮观)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潮水到来之时的景象的?(由远到近)你能有条理地把潮来之时的声音和形态说一说吗?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4.学习第四段自由朗读第 5 自然段,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那潮头过后呢?这里的“平静”和第 2 自然段中的“平静”一样吗?(潮水大)三、总结升华,齐读课文。板书设计:观 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平静山崩地裂江水涨高教后反思: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巩固复习题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笼罩(lnglng)薄雾(bbo)余波(b p)风号浪吼(hoho)二、写近义词。霎时()
7、昂首()颤动()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2)形容隐隐约约。()(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四、比较词语填空。(1)奔腾沸腾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了。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2)恢复重复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平静。(3)观赏欣赏妈妈站在花坛边,()着盛开的牡丹。我们到音乐厅()音乐。(4)期待等待党和人民()我们快快长大。地下资源()我们去开发。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好像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好像_。
8、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2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
9、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感受自然的神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
10、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2 自然段)奇异(3-4 自然段)三、边读边虑,感悟全文1.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 米长 5044 米平均深:2268 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 3-4 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
11、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推荐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总结全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板书设计雅最长:504 千米鲁最深:平均深 2268 米,最深处达 6009 米藏水:千姿百态布山:神来之笔大峡谷 生物多样性:同一坡面
12、有九个垂直自然带,有各种动植物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我会填()()飞瀑()()江水直入()()()()细流()()雪山千()百()二、结合课文解释词语并造句。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一争高下:_不容置疑:_人迹罕至:_ _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_四、“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表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_3 3鸟的天堂鸟的天堂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
13、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孩子们,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领略了我国东部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和西部雅鲁藏布江的壮观与奇异。这节课,我们要感受的是南国的美丽风光鸟的天堂(齐读)2.“天堂”它象征着美好、和平、快乐,老师相信在你们心目中一定有着自己的一座“天堂”。那么现在谁来说说自己梦想中的天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宁静的栖息地、依山傍海、鱼欢虫鸣、其乐融融)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3.我们有我们的天堂,鸟也有自己的天堂,那么鸟的天堂到底是怎样的呢?(一棵大榕树)这节
14、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看看 鸟的天堂。二、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给生字词表上拼音,长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榕树不可计数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应接不暇(指名读、齐读,注意“榕”、“缝隙”的读音,注意“梢”、“暇”的写法)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一共多少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2)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到鸟的天堂?(早晨和傍晚)(3)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第一次看到的是一颗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分别是那几个自然段体现出来的?(第一次是 5-9 自然段,第二次是 10-13 自然段)
15、2.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作者游览的顺序,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呢?第一段(14 自然段):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 自然段):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景象。第三段(1013 自然段):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景象。第四段(14 自然段):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小结:作者在两次去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却是迥然不同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请大家回去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板书设计3、鸟的天堂第一次傍晚榕树第二次早晨鸟教学反思: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
16、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听写词语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这篇课文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说说它主要写了什么?3.作者在两次去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所看到的景象却是迥然不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作者的步伐再次走进“鸟的天堂”吧!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齐读 14 自然段,想一想:(1)作者和朋友们是什么时候出去游
17、玩的?(2)他们在河中行船时看到了什么?(第4 自然段)听到了什么?(船桨划水声)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幽静、愉悦)2.齐读 59 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由远及近)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2)榕树有什么特点?(大、美)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第 5 自然段,“真是一株大树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么多的绿叶不留一点儿缝隙”)找出课文中描写榕树美丽的句子,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通过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垂”“卧”二字描写形态“榕
18、树正在茂盛时期,它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正在”、“展示”体现出了榕树的生命力强“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空隙。”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叶多、茂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句怎样理解那绿色叶子之所以能反射出明亮的光是阳光照射的结果“似乎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写出大榕树的篷勃生机)(3)第 9 自然段里,朋友们告诉作者什么?作者当时看到的实际情况如何?他的心情怎样?(4)小结: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这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