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第2课《红烛》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第2课《红烛》导学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第 2 2 课课部编新教材红烛导学案部编新教材红烛导学案【助读资料】【助读资料】一、作家作品一、作家作品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 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 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 年 1 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 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 年 7 月 15 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主要作品: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
2、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二、时代背景二、时代背景红烛这首诗写于 1923 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 红烛的序诗。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三、文学常识三、文学常识“新诗”与“自由诗”“新诗”与“自由诗”“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诗格律的
3、限制,采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文体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群众所接受。“自由诗”是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创始人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我国“五四”以来十分流行这种诗体。新月派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 1927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 1926 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后期新月派以上海的新月月刊和 1930 年创刊的诗
4、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新月派诗人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在 诗的格律 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四、文化常识四、文化常识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吟诵: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在古代人的概念里,吟,即吟咏;诵,即诵读。吟咏的对象多是诗词,诵读的对象多是文赋。吟咏一般有音阶曲
5、调,诵读很多没有音阶曲调。诗韵:诗韵,是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一共 106 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语篇解读】【语篇解读】一、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一)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1.1.结构图解结构图解第 1 节: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第 23 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红烛红烛第 4 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第 57 节:诗人对烛泪的思
6、考,对红烛的劝慰。第 89 节:对红烛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2.2.诗歌主旨诗歌主旨红烛 一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二)诗歌赏析(二)诗歌赏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B.诗歌第 2、3 节,诗人用反问手法,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C.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
7、这种拟人手法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D.诗歌结尾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2.“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二、写法借鉴二、写法借鉴象征手法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在红烛一诗中,“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人格的化身。“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活
8、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何苦伤心流泪?”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象征反动势力,红烛流泪是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象征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而痛哭流涕。结尾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诗情得到凝聚和升华,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象征。总之,整首诗借“红烛”这一意象,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感情,凸现了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三、高考链接三、高考链接高
9、考诗歌鉴赏中的象征手法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象征手法象征这一手法,关涉的是诗中形象的明暗两个涵义:实者而言就是指诗人所道眼前之景物,虚者而言指眼前景物之外蕴涵的与景物有本质相似点的某种品格。鉴赏就是要往形象深处挖掘,指出这种形象暗含的品格。例如,看见“鹰”,仅仅理解为鹰是不够的,还要看到蕴涵在鹰这种动物形象之内的刚健精神;同样,马也不一定仅仅是一种驮载动物,也不仅仅是一种带有奔驰、速度、健美等精神涵义的载体,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如:马马 诗诗李 贺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其五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路清秋。很明显,这里的“马”已经不仅仅是一匹
10、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的驮载动物,而是有了人格化的东西寓于其中。“其四”中以马喻己,自命才性非凡堪负重任;“其五”则表达了壮士在边关奇才未伸的情怀。李贺有23 首马诗,全部借马喻志各有寓意,与臧克家笔下的勤恳务实、忍辱负重的“马”也有明显的不同。这是诗人对同一种外物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的结果。古诗中常见的表象征的意象:1.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2.月亮,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物。3.柳树,惜别的象征。4.蝉,象征品行高洁。5.草木,长势繁盛反衬荒凉,在古诗中用于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边之所。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象征离恨
11、。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11.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到了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12.松柏,常用于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另外,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13.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15.鹧鸪,表示离愁别绪。【典题训练】【典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 12
12、 题。死死水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1对全诗内容、形式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节,先总写凝滞的死水,再从色彩、光泽上具体描写了死水的肮脏和污浊。B第三节从静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第四节则从动态上写出了死
13、水的沉寂。C第五节在前四节冷颤热风的基础上,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深刻地说明: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D全诗是一种比喻,以“死水”比喻黏滞不动、沤得发臭、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评精神。解析:选 B从“酵出”“飘满”等词可看出第三节是从动态上;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可知是以声衬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2.诗歌中最鲜明的意象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它有何象征意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死水”其实就是旧中国的写照,“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腐败的旧中国。解题技法:解题技法:象征与托物言志区别象征与托物言志区别二
14、者的表现手法不同:。象征是一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托物言志是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二者适用的特征不同: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托物言志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拓展阅读】【拓展阅读】追念闻一多先生追念闻一多先生冰心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
15、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因此他的诗读起来总是那么顺口,那么有力,那么自然,那么铿锵。他自己曾经说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的诗大都做到了这几点,只是后写的死水比红烛更为凝练谨严一些。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
16、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那时我和吴文藻结婚刚满一年)。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笑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
17、“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他自己说过:“诗人应该是一张留声机的片子,钢针一碰着他就响,他自己不能决定什么时
18、候响,什么时候不响。他完全是被动的。他是不能自主,不能自救的。”所以他的诗就是他的语言,就是发自他内心的欢呼和呐喊,不过他的呼喊,是以有艺术修养的、有节奏的“跨在幻想的狂恣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大着胆引嗓高歌”出来的。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
19、,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
20、。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相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我们这些不是诗人,但还是中国人的人,骨气还是要有的!在祖国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也还会遇见各种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黑暗的淫威”。让我们永远记住毛主席的这句话,永远以闻一多先生为榜样,无论在哪一种的黑暗淫威之下,都努
21、力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九日 点评点评 冰心在 87 岁高龄时曾说:“我这一辈子接触过的可敬可爱的男人,远在可敬可爱的女人们之上。”,闻一多就是在这“可敬可爱的男人”之列。冰心先生这篇回忆闻一多的文章运用首尾照应的笔法,突出对闻一多的敬佩,赞美闻一多为追求救国真理,视死如归的精神。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这主要是因为闻一多先生具有正直、热情、豪爽、乐于助人,具有诗一样的性格和那比诗情更炽热、更浓烈、更豪放的情绪。作者在文章结尾赞美闻一多的死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表现了闻一多的爱国行为壮烈,令人敬佩,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令人鼓舞。我们应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诗歌赏析诗歌赏析1.解析:解析:选 C“反问手法”错,应该是“设问手法”,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只问不答,只是为加强语气。2.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奋,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去捣毁人间地狱,求得自身的解放。典题训练典题训练1解析:解析:选 B从“酵出”“飘满”等词可看出第三节是从动态上;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可知是以声衬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2.“死水”其实就是旧中国的写照,“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腐败的旧中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