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pdf
《《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课次章节名称授 课方 式第 10 次时间2008 年 4 月 28 日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胃炎;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第三节肝硬化教学理论课();实践课();实习()2时数1、掌握:治疗要点中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2、熟悉: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常用辅助检查方法。3、了解: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难点主 要 教 学方 法 和 辅助手段【教学重点】治疗要点中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常用辅助检查方法。讲授配合使用多媒体幻灯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板书设计
2、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复习和导入新课:5 分钟。理论讲解:60 分钟。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类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大约为3.98.5:1。一般认为人群中发病率为10%左右临床上 DU 多于 GU,两者比例为 3:11 DU 好发于青壮年,GU 平均晚十年我国南方北方,城市农村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夏季病因及发病机理胃、十二指肠粘膜除经常接触高浓度胃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微生物、胆盐
3、、乙醇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因此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概括起来说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所致。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近十多年来大量研究充分证明,HP 感染是 PU 的主要病因。HP 感染改变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间的平衡。HP 的作用机理粘附作用:HP 具有粘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不易去除。蛋白酶的作用:HP粘液屏障结构。可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并消化上皮细胞膜,破坏尿素酶作用:HP 具有很强的尿素酶活性,将尿素分解NH,既能保护细菌3的生长环境,又能损伤上皮细胞。毒素作用:HP 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H
4、P 菌体细胞还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二、胃酸和胃蛋白酶PU 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变为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 值,当 PH4 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DU 患者胃酸分泌增多更为显著,与下列因素有关:1.壁细胞总数增多。2.壁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3.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机制发生缺陷。2 4.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三、非甾体抗炎药:直接损伤胃粘膜,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前列腺素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四、遗传因素:少数 PU 患者家族史,传统观念认为有家族史者发病率是一般人的 3 倍:“O”
5、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40%。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DU 患者胃排空比正常人快十二指肠酸的负荷加大粘膜损伤。GU 患者胃排空延缓胃窦张力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酸分泌。六、应激与心理因素如紧张、忧伤、焦虑、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引起溃疡的形成。七、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食因素、病毒感染病理部位:DU95%在球部,少数发生于球后部(球后溃疡)。GU85%发生于胃小弯、胃窦部。同一部位有 2 个以上的溃疡称为多发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称为复合性溃疡。临床表现PU 的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交替。季节性,诱因。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多为空腹痛、夜间疼痛
6、)GU:进食疼痛缓解(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胃排空缓解)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是 PU 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穿孔3、幽门梗阻4、癌变辅助检查1、幽门螺杆菌(HP)检测32、胃液分析GU:胃酸分泌正常或大于正常DU:部分 DU 胃酸分泌3、血清促胃液素(胃泌素)测定血清促胃液素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4、X 线钡餐检查:溃疡龛影可确诊。5、内镜检查和粘膜活检治疗治疗的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一、一般治疗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时进餐,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戒烟酒。二、药物治疗方案:三联疗法:质子泵
7、抑制剂+二种抗 生素;铋剂+二种抗生素(疗程为一周或两周的)。四联疗法:PPI+铋剂+二种抗生素,用于初次治疗失败者。维持治疗问题:无统一意见。抗 HP 治疗后复查:1 月。三、PU 手术治疗肝硬化概念: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病因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在国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中毒最常见。病毒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慢性酒精中毒免疫紊乱遗传和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概论 临床医学 概论 教案 课时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