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pdf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一: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引引 言言一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2.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3.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4.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二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的兴趣;2.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知道科学探究的环
2、节和方法.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1.新课引入新课引入同学们好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2.2.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现象一现象一:天公天公“发怒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现象二现象二:海市
3、蜃楼的形成海市蜃楼的形成;现象三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它从哪儿来的?(2).(2).一些有趣的实验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一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哪一支先熄灭灭?(?(教材图教材图 0-1)0-1)实验二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教材图 0-3)0-3)实验三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会看
4、到鸡蛋浮起来了.(3).(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作。(4).(4).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物理学(physics)(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一
5、般规律的自然科.3.3.小结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实验、思考.四四.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 2.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一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
6、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3.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二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随机检查概念随机检查概念;2.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请同学们讨论: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2).(2)
7、.引出课题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3.3.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然后再使其停止其停止振动振动.(3).(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看一看图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看一看图 1-1-1 1(a a)、()、(b 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两个
8、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4.4.探究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2).(2).教材图教材图 1-21-2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播;(3).(3).教材图教材图 1-31-3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可以初步总
9、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播;(4).(4).教材图教材图 1-41-4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5).(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5.5.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1).(1).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2).(2).教材图教材图 1-71-7 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3).(3).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
10、阅读“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6.6.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7.7.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a a 声音被手挡住了声音被手挡住了 b b 声音被手吸收了声音被手吸收了 c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琴弦的振动停止了(3).(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这是因为()()a a 说话时声带没有
11、振动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 b 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 d 耳朵失去听觉耳朵失去听觉(4).(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 bpbp 机,机,bpbp 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bp 机呼叫机呼叫 b b 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声 c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12、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5).(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大声呼救大声呼救 b 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 c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 d 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用硬物敲击预制
13、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人员求救(6).(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的振动的振动,通常我们听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到的声音是靠 _ _传播的传播的.(7).(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这说明_能传声能传声.(8).(8).歌中唱道歌中唱道“风在吼风在吼,马在叫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指 _ _、_、_._.(9).“(9).“隔墙有耳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四四.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份练习
14、一份练习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征)一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1.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2.2.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3.3.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速度不同知道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速度不同;4.4.回声的利用回声的利用二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1.声音的响度、音色声音的响度、音色;2.2.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3.3.回声回声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1).(1).作业部分讲解作业部分讲解(2).(2).概念检查
15、概念检查.2.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3.3.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1).(1).响度和振动幅度定义响度和振动幅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2).(2).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鼓面振动发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应该使鼓面振动的幅
16、度更大些,出的声音更响,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应该使鼓面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设计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大小的方法。如在鼓面上撒些纸关键是设计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大小的方法。如在鼓面上撒些纸屑,通过纸屑向上跳的高低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也可以将屑,通过纸屑向上跳的高低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也可以将鼓侧放,然后将细线悬吊泡沫塑料小球与鼓面接触,通过泡沫小球鼓侧放,然后将细线悬吊泡沫塑料小球与鼓面接触,通过泡沫小球向外弹的远近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向外弹的远近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活动二:一个同学讲话活动二:一个同学讲话,另一个同学分别在距离第
17、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分别在距离第一个同学 5m5m、7m7m、9m9m 处听处听,感觉声音大小感觉声音大小.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响度越大.4.4.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1).音调与频率的定义音调与频率的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率,单位为赫单位为赫兹兹,简称为赫简称为赫,符号为符号为 hz.hz.(2).(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活动
18、活动: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振动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通过上述探究活动通过上述探究活动
19、,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物体发出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声音音调越高越高.5.5.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有三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有三;(1);(1)弦的长短弦的长短;(2);(2)弦的粗细弦的粗细;(3);(3)弦的松紧弦的松紧.6.6.辨别声音辨别声音活动: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活动: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在朗读。通过上述活动,体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感悟通过上述活动,体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