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习题.doc
《模具制造工艺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工艺习题.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模具制造工艺习题模块一模具制造工艺概述 一、填空题1、模具的生产过程由 组成。2、表面冷压加工强化工艺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表面硬度,并在表面层产生压缩残余应力的表面加工方法。主要有 、 和 。3、模具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模具 、模具 、模具 和模具 。4、工艺过程划分阶段的主要原因是:1) ;2) ;3) 。5、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2) ;3) ;4) 。6、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 法、 法和 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 法。7、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 ;2) ;3) ;4) 。8、基准
2、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按按用途不同,又分为 基准、 基准和 基准。9、模具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2) 加工阶段;3) 加工阶段;4) 加工阶段。10、零件的加工精度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 精度、 精度和 精度。二、是非判断题1、在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使原材料成为成品的直接有关的过程,如毛坏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称为工艺过程。( )2、模具机械加工与其它机械产品的机械加工相比较,有其特殊性:模具一般是单件小批生产,模具标准件则是成批生产;成形零件加工精度较高;所采取的加工方法往往不同于一般机械加工方法。( )3、模具加
3、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而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4、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地点加工对象是否改变以及加工是否连续完成。如果不能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构成另一个工序。 ( )5、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原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四种。 ( )6、模具是指以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冲裁、拆弯、注射等)使原材料成形的工艺装备。( )7、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在制造工艺上尽量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少专用工具的数量。( )8、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结构的工
4、艺性分析与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两个方面。( )模块二 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一 、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 、 、 位置和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 、 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 、 三种类型。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可分为 、 、 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 和 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6、时间定额包括: 、 、 、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多用于单
5、件小批生产。 (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
6、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应用较广。 (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应用较广。( )三、名词解释1、组成环:2、工
7、序余量:3、工序: 4、时间定额: 5、工步:6、生产纲领: 四、问答题(简答题)1、什么是精基准?试述选择精基准的原则。2、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判断零件结构工艺性的优劣?3、试述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应注意的问题?4、简介工序分散的特点 5、试述工序集中的特点模块三 模具零件制造精度及表面质量 一、填空题1机床的几何误差包括: 、 和 引起的误差。2主轴的回转误差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 、 。3在车削时,主轴具有径向圆跳动时,则会使工件产生 误差。主轴有轴向窜动,则会使车出的端面产生 误差。4在车外圆时,如果车床主轴轴线与机床导轨在水平面内存在角度误差,则得到的工件形状呈 。5在车床
8、上纵车较长工件时,如果车床前后导轨在垂直面内存在乎行度误差,则工件会,产生 误差。6用成形车刀加工零件时,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精度直接决定于 。7夹具的误差是指 、 及 。8刚度是指 。9误差复映系数是指 。10在车削轴类零件时,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的因素,将使工件产生 误差。如果坯料在径向和长度方向的余量都不均匀,由于误差复映的结果,则工件既会产生 误差,也会产生 误差。11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有 , 。12当整个机床达到 后,机床各部件的相对位置便趋于稳定,使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易于控制和补偿。13车床上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切削热使工件温度升高,当温升足够大时,工件将产生 ,使被加工表
9、面产生 误差。14加工误差的性质分两类,即 和 。加工误差统计方法有 和 。15工艺能力系数Cp 。当 时会产生废品。16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基本类型有 和 两大类。17当机床附近有其它强烈振动的机床在工作时,则机床会引起 振动。18采用铣刀等多刃刀具加工或车削不连续表面工件时,由于周期变化的切削力会引起 振动。19减振装置可分为 和 两种。20减小强迫振动的措施有 、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衡量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主要指标是主轴前端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窜动。 ( )2主轴的径向圆跳动仅取决于轴承自身的制造精度,而与相配零件精度及装配质量无关系。 ( )3主轴径向圆跳动对零件
10、加工精度的影响,随机床不同其结果也不相同。 ( )4在主轴存在轴向窜动的情况下车削端面,会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 ( )5如果立式钻床主轴对工作台面存在垂直度误差,将导致被加工孔中心对底面也产生垂直度误差。 ( )6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是指机床几何误差和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 ( )7车削螺纹时,车床主轴的轴向窜动将使螺距产生周期性误差。 ( )8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很大。 ( )9平面磨床床身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大。 ( )10用铰刀铰孔时,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主要受刀具工作部分的尺寸及其制造精度的影响。 ( )11三爪自定心卡盘的定心误差,使
11、外圆柱面和车削的内孔与工件的定位基面间产生同轴度误差。( )12机床在热平衡状态下进行加工,只能消除热干衡前使加工精度不稳定的状况。 ( )13误差复映系数是小于l的数,所以由误差复映引起的加工误差,会以一定的比例将坯料误差缩小。 ( )14当工艺系统刚度很大时,误差复映系数远远小于l,这时只有在粗加工时用误差复映规律估算加工误差才有实际意义。 ( )15冷校直后的工件减少了弯曲,当再加工一次后,不会产生新的弯曲变形。 ( )16当加工精度小于工件公差,不会产生废品。 ( )17为提高零件耐磨性应使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好。 ( )18旋转的工件和机床零、部件不平衡时,因离心力在每转中改变方向
12、而引起的振动是自激振动。( )19由于机床传动零件的缺陷所引起的振动如传动齿轮的齿距误差等,引起的振动属于强迫振动。 ( )20强迫振动的振幅与激振力大小、工艺系统刚度及阻尼系数有关。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空缺处)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是指 。A加工原理误差 B调整误差 C工件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D工件内应力引起的误差2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的影响因素有 。A主轴的制造误差 B主轴轴承的制造误差 C主轴轴承的间隙 D工件的热变形3为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应 。A采用高精度的滚动轴承 B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间隙 C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D提高导轨的制造精度4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13、的措施有 。 A增大切削用量 B提高接触刚度 C提高工件的刚度 D减小切削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表面愈粗糙,应力集中愈严重 B表面愈粗糙,疲劳强度就愈高 C表面有残余拉伸应力时,疲劳强度提高 D零件表面有冷作硬化,会降低零件的耐磨性 E零件表面有残余压应力时,能改善疲劳强度6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的因素有 。 A进给量大 B主偏角小、副偏角小 C刀尖圆弧半径大 D积屑瘤7强迫振动的特点是 。A与切削加工的进行与否有关 B振动频率与外界干扰力频率相同 C、巴振动频率与工艺系统本身的固有频率有关 D强迫振动本身会引起激振力变化8自激振动的特点是 。A与切削运动无关 B自激振动频率不等于工艺系统自身
14、的固有频率 C维持振动的条件是振动系统所获得能量大于阻尼所消耗的能量 D切削运动停止,振动就消失9减小自激振动的途径有 。A在中低切削速度时,采用负前角 B采用负后角倒棱 C选用较小进给量 D增大刀尖圆角半径四、名词解释机械加工精度 原始误差 传动误差 误差复映 冷校直 系统误差 工艺能力系数Cp 强迫振动 自激振动五、问答题1如图45l所示导轨水平面内有弯曲时试分析在纵向车削过程中,车出的工件会产生 什么样的误差?其误差大小与什么有关?2,何谓“原理误差”?举例说明。为什么还要采用有“原理误差”的加工方法?3试述减少和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4工件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哪几方面?为了
15、减少残余应力的影响,应在零件设计和加工工艺方面采取哪些措施?5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6在电磁工作台上磨翘曲的薄片工件,待工件磨好取下工件后磨平的表面又会翘曲,试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7将薄壁圆环夹持在三爪自定心卡盘内进行镗孔加工,试分析夹紧力对加工误差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8车细长轴时,工人经常在车削一刀后,将后顶尖松一下再车下一刀,试分析其原因何在?9如图4-5-2所示以整块淬硬钢为模坯,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指针凸模。凸模形状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试分析应如何选切割方向,为什么?10如图453所示,在平面唐床上磨削较薄的平板状零件。磨平的零件冷却后出现(上凹)形状误差(图b)
16、,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11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如图454所示零件时产生圆度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加工一短轴时(图b),发现有圆度误差:在同一台车床上镗一套筒内孔时(图a),也发现有圆度误差;在同一台车床上镗气缸套内孔时未出现圆度误差(见图c),气缸套安装在溜板上的夹具内)。(2)在另一台车床上加工图b所示的轴时,未发现圆度误差,在镗图a所示的孔时也未出现圆度误差,但在镗图c所示的气缸套时,却出现了圆度误差。12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如图455所示零件时,产生下列误差的主要原因。(1)在车床上用卡盘安装工件进行镗孔时,发现孔径变成了如图a所示的鞍形;(2)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轴时,同
17、样产生鞍形,形状与孔的鞍形相同(图b);(3)在同一台车床上镗一气缸套内孔时,并未出现鞍形,但孔的中心线发生弯曲(图c)。(注:工件安装见图454c)。13如图456所示,在车床上加工轴类零件时出现下列误差,试分析原因。(1)图a出现鼓形;(2)图b出现鞍形,(3)图c出现锥形。14在卧式铣镗床上镗削箱体两壁同心孔时,由于镗杆不能伸得过长,否则刚性不好,因此往往是镗一壁孔后,让工作台转180,再镗另一壁孔,结果两孔不同轴,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图457)? 15假设在铸件加工方向上有一个冒口未铲平(图458),试推想,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怎样的误差? 16如图459所示,在外圆磨床上磨削薄壁套筒,
18、套筒压紧在一个心轴上,然后顶在顶尖上,磨至图样要求尺寸,卸下零件后,发现零件呈鞍形,试分析造成此项误差的原因。17图4510a、b所示为车床上进行镗孔的两种方式,试分析车床误差和镗杆刚度对镗孔精度(形状、位置)的影响。当车床陈旧时,采用哪种方式为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加工精度?18图 4511为一根比较长的轴在一台精度良好、刚度足够的车床上精车外圆,加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选用的切削用量低,不考虑工件热变形的影响)。为了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可采取什么措施?试说明道理。(提示:用中心架或跟刀架)19图4512所示在一台精度正常的镗床上镗孔时,工件进给和刀具进给两种镗孔方式对被加工孔的形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 制造 工艺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