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书书第 卷 第 期 年 月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辽宁省气象局“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预报系统”课题资助。作者简介:梁寒,女,年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中期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梁寒陈宇刘凤辉王瀛吴曼丽方娟(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 沈阳 ;辽宁省气象局,辽宁 沈阳 )摘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 年 月至 年 月辽宁冬季采暖期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分析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天气因子包括存在混合层且与混合层高度较低及地面风速小、空气湿度大等。根
2、据普查结果并借鉴大气污染潜势预报等级划分标准,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潜势预报分为五级,其中五级为最严重级别。结合高等级(四级和五级)天气实况和烟、霾和雾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现象出现日期对天气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得出 种主要的天气环流型。利用 年 月至 年 月辽宁冬季采暖期实况资料对预报等级标准和天气形势场分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预报方法所定义的等级划分标准以及天气形势场分型具有实际业务应用价值。关键词: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等级划分;环流分型;预报检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所从事的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越来越显著。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一旦出现燃煤使用不当、不及时通风等情况时就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由于辽宁冬季气候寒冷,采暖期长,在一些特定的天气形势背景下,大气扩散能力较弱,容易导致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有关资料显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各种急性中毒之首 。王晓明等 研究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的天气条件和气象要素变化的综合情况及其对烟道排烟的可能影响,并对 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易导致居室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气象条件进行了总结。路屹雄等 从“高影响天气”事件的角度,从天气条件与人类活动互耦的观点,侧重天气学背景、一氧化碳化
4、学反应过程和烟囱抽吸失效机理,以及气温、气压、风和逆温层等气象要素的特征,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李明香等 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日地面天气形势和局地气象条件特征,对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预报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利用辽宁冬季采暖期(每年 月至翌年 月为采暖期)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气象要素和环流形势进行分析,为开展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预报提供科学参考。资料与方法资料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的冬季采暖期辽宁 个观测站(包括 个探空站)逐日常规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数据。由于缺乏一氧化碳浓度的探测数据,在对于相似污染物的扩散能力的相关天气特征进行普查时发现,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污
5、染物扩散时,多出现雾、霾和烟幕等天气现象。因此,本文对雾、霾、烟幕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现象出现时的各个气象要素(气压、混合层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和风速等)进行普查和统计。利用 年 月至 年 月的冬季采暖期的天气实况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分析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气象条件与预报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相似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生在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某些特定地点,通常这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较差。通过对历史资料普查,发现混合层高度、风速、温度露点差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因此,初步确定了混合层高度、风速、温度露点差等气象要素为影响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气象因子。混合层温度自地面起随高度递减
6、,至某一高度后温度曲线出现折角开始随高度递增,则可以粗略认为此折角的高度为混合层高度,即混合层高度为逆温层底的高度。混合层高度指示了污染物在铅直方向上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第 卷能够被热力湍流所扩散的范围,混合层高度愈高,地面浓度愈低。如果温度一直随高度递减,没有逆温则认为无混合层。辽宁只有 个探空站有探空资料,普查结果只是针对辽宁 个探空站资料进行普查(表)。从表 可以看出,出现不利于一氧化表 冬季采暖期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天气出现时辽宁 个探空站混合层出现次数次年份 年 年 年 年总次数 出现混合层次数 碳扩散的天气时,存在逆温层的次数占所有总次数的 。混合层的出现对不利于一氧化碳扩
7、散的天气现象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风速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风的作用下,会被输送到其他地区,因此风速越大,污染物浓度越低,风不但对污染物进行水平“搬运”,而且有稀释冲淡的作用 。本文将风速作为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一个气象因子进行普查(表 )。从表 可以看出,当不表 冬季采暖期辽宁 站不易扩散天气出现时不同风速所占百分率风速 ()不同风速所占百分率 年 年 年 年 平均风速 易扩散天气出现时,出现风速小于等于 的次数占总次数的 ,风速普遍偏小。风速的大小对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天气现象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温度露点差温度露点差是用来衡量湿度大小的一个因子,温度露点差越大,表示湿度越小;温度露点差越小,
8、表示湿度越大。当湿度大时,不利于燃煤的充分燃烧。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当湿度达到一定值时,容易产生雾的天气,雾天不利于一氧化碳的扩散。本文将温度露点差作为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气象因子,对其进行普查(表 )。从表 可以看出,平均温度露点差在 ,出现温度露点差小于或等于 的次数占总次数的 以上。温度露点差的大小对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天气现象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潜势预报等级划分表 难扩散天气出现时辽宁省 站不同温度露点差所占百分率温度露点差 不同湿度露点差所占百分率 年 年 年 年 平均温度露点差 基于上述气象条件的普查分析结果,同时借鉴了大气污染潜势预报的等级划分标准
9、,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潜势预报初步分为以下五级(表 )。表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预报等级划分标准等级评价混合层高度 温度露点差 平均风速 ()一级极少引发 二级不易引发 三级可能引发 四级容易引发 五级极易引发 一级划分混合层高度大于 ,风速大于 。混合层高度较高或不存在混合层,风速很大,有利于一氧化碳的扩散,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可能性极小。二级划分混合层高度位于 ,风速 。混合层高度较高,风速较大,较有利于一氧化碳的扩散,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可能性较小。三级划分混合 层 高 度 位 于 ,风 速 。混合层高度较低,风速较小,较不利于一氧化碳的扩散,有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职业性 一氧化碳 中毒 气象预报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