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pdf
《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论文标题: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论文作者 吴彤论文关键词 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特征概念/耗散结构概念方法论,论文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论文单位 太原,点击次数 452,论文页数 1924页 1999 年 1999月论文免费下载http:/ 年第 6 期。)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建立耗散结构理论的方法、耗散结构理论的“发现”(其实是研究什么条件下可以出现)、“耗散结构”方法和该方法论的意义做出明确区分,并对它们做出进一步的讨论。一耗散结构创始人建立耗散结构理论的方法与思想1.从可逆到不可逆:反常问题、哲学启迪和范式影响(注:见普里戈金的自传
2、“我的科学生活”,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年版。)按照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观点,普里戈金从事科学事业的时段已经是物理学的范式从牛顿转变到了爱因斯坦以后的时代。但是,在物理化学领域这个转变却远远没有完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还习惯于把可逆问题的研究当作“库恩范式”下的常规科学问题研究,而把不可逆问题当作“干扰”和令人厌恶的有害因素对待。克劳修斯与达尔文的矛盾,对十九世纪的以平衡态热力学和生物进化论为代表的常规科学,虽然一直就是一个演化方向的矛盾,是一个库恩意义上的反常,但是由于它们是在两个不同领域出现的,因而一直被科学家们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同时也存在一些基本的实验上
3、的反常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释,但都被看成为小问题而搁置起来,如贝纳德对流元胞、化学的 BZ 振荡和化学波反应。但是它们也引起了科学家们对非平衡状态下新结构的注意。然而,毕竟在更大的领域里,范式已经转变,强调演化的思想已经萌芽,非线性问题和观念开始受到重视。在哲学上,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对生命的冲动、创造的活力和创造本身的关注,一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旧观点。(注:柏格森说:我们越是深入分析时间的自然性质,我们就会越加懂得时间的延续就意味着发明,就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就意味着一切新鲜事物连续不断地产生。见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 2 页。)普里戈金的老师也是一个预
4、先觉悟新范式的科学工作者。再后来,这个领域的一些杰出人物也抛弃了先前的范式,如巴黎的让佩兰讲座的继承者 E博爱尔,以及莱登的 HA 克拉麦克等,(注:见普利高津与散结构理论,第 3 页。)对不可逆现象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意识到它可能是新科学革命的重要突破口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应用各种热力学方法力图解决不可逆问题的现象出现了,原有的范式松动了、模糊了,各种新或在旧范式领域内出现的旧范式变形体也越来越多。热力学为普里戈金和其他研究者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前景中,使得普里戈金感受极为强烈的,是一切都明显地表现出“时间单向性”的不可逆性。在这种观念下,普里戈金首先建立起一种“过程观”,而不是采取传统的
5、“静止观”来看待问题。演化过程观的建立对于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一种可以引导研究者进入特定领域和问题的规范及形而上学规则。2.从现象分析到建立抽象的耗散结构理论的特征概念然而仅有一般的规范或哲学是不够的,必须应用科学本身来解决不可逆问题。在解决不可逆问题的过程中,化学热力学的最小熵产生原理的应用,使普里戈金发现,这个原理只适用于不可逆的线性范围,于是他们自然提出一个问题:线性范围以外,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如何能够从平衡态过渡到非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呢?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发现线性关系不能应用于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例如适用于线性区的昂萨格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都不
6、再适用了,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究竟怎么样呢?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合作中,很快发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的演化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区演化的最大不同就是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非线性范围内体系演化的一般准则。而其表现就是体系存在着分岔或分支点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着发展演化的多种可能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里戈金等从基本的现象分析开始,发现了有些体系出现有序结构的特征,建立了描述体系出现有序结构的一般概念。这些现象有 1900 年发现的“贝纳德元胞”;195860 年化学上的“BZ”反应(化学波与化学钟现象);以及后来的生物学上的种群竞争现象(那时已经有了描述性的 Lotka-V olterra 方程)
7、,等等。普里戈金等认真仔细地研究了这些现象,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通过艰苦的努力,这些特征被普里戈金等总结为:活的有序性结构。贝纳德元胞流体中的六角形花样,化学振荡的“B-Z”反应中的生成物浓度随时间振荡和空间周期分布以及扩散波都是有序结构。但是这种有序结构与晶体结晶过程形成的平衡结构有极大的不同。宏观不变的平衡结构是由微观粒子的规则排列构成的,所以结构是死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由微观粒子的不停运动构成的,因此结构是活的结构。第二,由微观粒子的不停运动构成的宏观稳定结构需要外界不断供给物质和(或)能量来维持和发展。后来,普里戈金把这个概念准确地称为“耗散结构”。对称性破缺。所有从无序到有序的演
8、化,都出现了对称性破缺。这样对体系有序演化的概括和描述就有了共同的概念。也可以比较不同体系演化的有序程度了。(注:这时普里戈金还没有象哈肯那样找到“序参量”这个更为准确和科学的概念。)自催化(或自组织)的非线性作用。所有有序结构的形成,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供给只是一种条件。普里戈金他们特别地发现了这种外部条件尽管是必须的,但是却不是针对体系的特定部分的。由于外部物质和能量是平均地供给到体系的,而体系却出现了各向异性的对称性破缺,这就反映了体系内部存在着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体系演化出有序结构的根本原因的特性。分岔。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的演化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区演化的最大不同就是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非线性
9、范围内体系演化的一般准则。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着发展演化的多种可能性。而其表现就是体系存在着分岔或分支点现象。例如,存在着按原来演化方向进行的线性稳定分支,也在某一点存在向新的有序演化的非线性稳定分支,即在某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化分支。这就为后来的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奠定了概念基础。更为有意义的是,分支把历史引入到了科学的各个学科中了,而过去“历史”这个因素似乎只是留给研究社会以及文化现象的学科的某种专利。(注:见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年,第 97 页。)3.数学分析:从建立模型到理论在建立一般性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之后,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
10、模型,而一个模型能够具有普遍意义就必须是可数学化的,并且模型的数学方程也具有代表性,即能够描述多种过程和多个领域的现象。普里戈金所领导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可以表达耗散结构建立的数学条件、分析方法和模型。它们是热力学稳定性分析、分支分析、突变奇点分析。而这个著名的模型就是“布鲁塞尔器”(Brusselator)。“布鲁塞尔器”是由下列反应系统给出的模型系统:k,1AXK,2BXyDk,32Xy3Xk,4XE系数归一化处理后,得到下列方程dxabxx,2yxdtdybxx,2ydt该方程的非零定态解为bX,0a,y,0a此非零解表示该反应在近平衡区的稳定反应状态。系
11、统能否走向有序耗散结构,决定于这些定态解能否失稳、何种条件失稳。普里戈金等利用“布鲁塞尔器”分析了一般的耗散结构建立的失稳条件,他们发现只要控制反应物 B与 A 的浓度,使得 B1+A2 关系被满足就能够使体系出现失稳,然后向耗散结构过渡。这个模型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它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是从事非线性方法论研究的概念模型和解题工具。(注:参见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年。)二从稳定性到非稳定性的耗散结构分析方法由于非稳定性的分析比较困难,科学家们常常通过稳定性分析找出体系可能失稳的点或区域,然后判断体系从无序进入有序的情况。这个方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如果体系
12、的演化可以运用数学表达,那么在数学上则可以进行很好的处理。让我们从普里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分析入手。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现象中热性质、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在热力学的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两个分支,即平衡态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是建立在四个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的。它们分别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在平衡态热力学的发展中,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导出了一个关于“熵”的统计性公式,即SK,Bln其中 即热力学几率,K,B=1.3810-23焦耳/度。很明显,体系内部各个组分及其运动分布越均匀,几率越大,因而越无序,熵越大。分布达到完全均匀,几率最大,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耗散 结构 理论 组织 方法论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