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秒表.pdf
《电子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秒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秒表.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学生版)(学生版)2010201020112011学年学年第第 2 2 学期学期教 学 单 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课 程 名 称电子设计竞赛课程设计题目电子秒表指 导 教 师焦新涛学 生 姓 名陈辉明专 业 名 称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2008 级-1-电子秒表电子秒表1.1.设计目的设计目的利用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断设计秒表,从而实现秒、0.1 秒的计时。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通过本次系统设计加深对单片机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实际的应用作进一步的了
2、解。通过本次系统设计,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认识单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2.2.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本系统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通过采用 proteus 仿真软件来模拟实现。模拟利用 AT89C52 单片机、LED 数码管以及控件来控制秒表的计数以及计数的开启/暂停/继续与复位!其中有三个数码管用来显示数据,一个数码管显示分(两位),一个数码管显示秒(两位),另一个数码管显示十分之一秒,十分之一秒的数码管计数从 09,满十进一后显示秒的数码管的数字加一,并且十分之一秒显示清零重新从零计数。秒的数码管计数从 0059,满 59 后进一后显示分的数码管加一,并且秒
3、显示清零重新从零计数。分的数码管计数从 00 开始。计分数码管采用两位的数码管,当计数超过范围是所有数码管全部清零重新计数。3.3.设计原理设计原理3.1 主要元件:1 个 AT89S52 芯片、2 个独立键盘、3 个 LED 数码管。3.2 工作原理:(1)电子秒表的系统设计是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在周期的时间内产生中断来执行既定的程序,单片机 AT89S52 共有 3 个定时器,本系统采用了定时器 1 的工作模式 1:此工作模式中,计数寄存器由16 位组成,此时TH1、TL1 都作为 8 位计数器使用,工作原理为:TL1计数溢出向 TH1 进位,TH1 计数溢出时置位 TF1=1,并向
4、CPU 申请中断,最大的计数值为 216=65536(2)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为 fosc=12MHz,机器周期为 Tcy=1us,定时范围为 165536us。定时器的定时时间 T 为:T=NTcy=(216-X)Tcy计数器的计数值为:N=216-X=65536-X,X 为预置初值,计数范围为 165536.(3)系统采用了两个分频信号,以完成0.1s 及 1s 的定时,采用预置初值为:TH1=0 xd8,TL1=0 xf0;定时时间为 0.01us;因此累积 10 次计时达到 0.1us,累积 100 次计时达到 1s,刚好达到系统要求。(4)系统采用键盘扫描的方式,来判断键盘是否被按下。
5、系统共采用两个按键,start 启动与暂停键、ret 复位清零键,当键被按下,便执行相应的程序。(5)系统的最高计时为 99.9s,当达到 99.9s 的时候,系统便会自动从零开始计时。3.3 程序流程:-2-开始T1 重赋初值100ms 计数Nmsec1=100?Y计算频率值T1,C 清零,T1 赋初值中断返回T1 定时 1ms 中断子程序-3-开始T1系统初始化按键扫描NS1?Y启动计时S1?Y暂停计时NS2?Y清零N显示时间59.9S 到??Y清零N结束3.4 电路原理图:七段数码管引脚图:Atmel89C52 单片机外部引脚图:-4-显示模块原理图:独立键盘原理图:-5-4.4.设计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设计 课程设计 电子 秒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