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考试卷与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期考试卷与复习资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哲学及人生哲学及人生A A(开)卷(开)卷题号题号分值分值一一3030二二2020三三2020四四五五总分总分101020209 9得分得分10101111题号题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答在表格内)分,答在表格内)答案答案12121313141415151.1.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及愿违。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及愿违。“跟风种地”“跟风种地”的失败,
2、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2.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3.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 1818 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
3、态 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4.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及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 5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是()A两分法B两点论C.一点论D.一分为二6.6.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
4、俗语有()因地制宜唇亡齿寒抽薪止沸东施效颦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邯郸学步ABCD7.7.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第 1 页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8.8.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9.9.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
5、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这 随随 手手 一一 扔扔 的的 不不 是是 一一 双双 双双 木木 筷筷,而而 是是 一一 片片 片片 森森 林林!专专 家家 们们 的的 看看 法法 体体 现现 的的 哲哲 理理是是()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10.10.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A.小明初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校读书,感觉学习有困难,上课经
6、常睡觉 B.小龙拿国家给职校困难生发的生活补助费去通宵上网玩游戏 C.小杨每天晚上到教室复习功课,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机会D.小华能很机智的避开老师的视线,上课跟朋友短信聊天说说11.1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这明明()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B.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C.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12.12.人人们们常说常说“会看会看 的看的看 门道门道,不不会看会看 的看的看 热热闹。闹。”这里这里 的的“门
7、道门道”和”和“热闹热闹”从哲从哲 学学上上讲分别讲分别是是()A.“本质”和“现象”B.“现象”和“本质”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1313发展的实质是发展的实质是()A旧事物的灭亡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C运动D事物自身性质的变化141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这里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及认识互相决定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515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
8、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第 2 页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又的关系。2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3.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及相符合。5.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6.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
9、极的人生态度。9 97.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7 7答案答案题号题号1 12 23 34 45 56 68 810101.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3.任何事物都可以孤立存在。()4.通过学习人生哲学,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6.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10、人生道路,可以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就行了。()7.成功及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8.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9.人的命,天注定。()10.物质及运动密不可分。()四、连线题:将题中左边内容及右边相对应的哲学原理连成线。四、连线题:将题中左边内容及右边相对应的哲学原理连成线。(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2.万物莫不有对。联系的观点3.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发展的观点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矛盾的观点4.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11、时间决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规律五、简答题(两小题,共五、简答题(两小题,共 2020 分)分)1.2008 年 9 月 25 日晚 9 时 10 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变轨后,飞船顺利进入轨道。“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请回答:第 3 页(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 分)(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4 分)2.从职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事业有成者有之,庸庸碌碌者有之,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者也有之。其实,这种差别在学校期间
12、就出现了。有的同学上职校是出于无奈,把自己定位于中考的失败者,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认为上职校就是混三年。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新的人生起点,努力学习,一切从头开始。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项,在校学习期间就是学习的有心人。(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 分)(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8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 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答在表格内)分,答在表格内)题号题号答案答案1 1A A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B B141
13、41515D DD DA AC CA AB BA AC CC CC CA AC CA A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3.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及客观相符合。5.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6.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9 910107.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
14、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判断题(每小题三、判断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4 4答案答案题号题号1 12 23 35 56 67 78 8四、连线题四、连线题(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1发展发展 2 2矛盾矛盾 3 3联系联系 4 4规律规律 5 5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五、材料题五、材料题1.1.(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 分)答:答:不同意。(2 分)因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
15、律,不能改变规律。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神舟七号”的变轨成功不是改变规律,而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4 分)(2)规律的普遍性及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4 分)2.(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 分)第 4 页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8 分)第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人格及境遇的关系。(2 分)第二,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2 分)第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必胜的信念,不要放弃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和希望。(2 分)第四,积极地面对挫折及逆境,还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从失败中找出成功的因素。(2 分)第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