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的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的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世界的气候第二节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一、教学内容与分析一、教学内容与分析(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气温2.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3.主要降水类型4.世界降水的分布5.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气温、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主要降水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五个内容。本节教材选定生活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两个气候要素作为学习气候的切入点:气温、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主要要素,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本节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二、教学目标与分析二、教学目标与分析(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2.掌握气温的含义、测定方法、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及降水类型。3.知道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的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分布规律。4.能够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这些资料说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二)目标分析(二)目标分析了解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就是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三、问题诊断分析三、问
3、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不同季节、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初一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指导学生读图,其中关键是掌握读图的方法。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气温和降水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教学。因为使用 PPT 展示图片,有利于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五、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通过 PPT 展示“银装素裹”和“椰风海韵”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地区景观的差异。问题一:气温问题一:气温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能力,让地
4、理更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问题问题 1 1:什么是气温?:什么是气温?明确:(1)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问题问题 2 2: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明确:(1)气温的测定一般在百叶箱中进行,测量工具是温度计。(2)观测时间: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 次,分别是北京时间 2 时、8 时、14 时、20 时。(3)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把一天中4 次测得的气温(2 时、8 时、14 时、20 时)相加,除以 4。月平均气温:将一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本月的天数。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气温日较差:
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例题:例题:我国北方的中小学寒假时间较长的原因是(A A)A.气温的影响B.降水的影响C.学校自己规定D.与天气有关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测得某地某一天 8 时、14 时、20 时、2 时的气温分别是 4、20、16、6。则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 A)A.16B.14C.12D.10问题二:世界气温的分布问题二: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问题 1 1: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明确: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问题问题 2 2:世界年
6、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明确:(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2)同纬度范围内,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 0.6)。例题:例题:世界年平均气温的一般规律为(B B)A.从高纬向低纬地区降低B.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练习:练习:下列关于世界奇闻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D)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按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第二 节气 温和 降水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