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总结(必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病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总结(必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总结(必考).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萎缩: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萎缩两类。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3.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4、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侵润,肉眼变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5、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6、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淤血。7.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
2、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8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9.镔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现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尔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8、心衰细胞:肺淤血时,肺泡腔内除有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10.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11.假膜性炎:纤维素炎发生于粘膜者,由渗
3、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又称为假膜性炎。12.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13炎性肉芽肿:炎性肉芽肿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14.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5.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16.原位癌:指异性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并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侵润。也成为上皮内癌。17.肉瘤
4、:发生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表现出向某间叶组织分化的特点。包括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血管和淋巴管、骨、软骨组织等。18。向心性肥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心脏病变时左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心腔不扩张,相对缩小,称为向心性肥大。光镜下见心肌细胞变粗、变长。19。风湿小体:风湿小体即阿孝夫小体,这是风湿热特征性的改变,是确诊风湿热的病理学依据,而且被看作是风湿活动的指标。小体中心有类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绕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风湿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20.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
5、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常见的合并症。21.肺心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或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22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并发机化性肺炎时,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称为肺肉质变。23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24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
6、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人。本病多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鉴于其发生与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相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25 假小叶:肝硬化中,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26新月体: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学特征。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27.蚤咬肾:指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有时见到粟粒状出血点,故称蚤咬肾。28.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炎的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
7、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解不清晰。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29.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典型者中央为干酪样坏死。30.肺原发综合症:由肺的原发病灶、淋 4 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呈哑铃状。31.结核球:又称结核瘤,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32.伤寒肉芽肿: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屑,而吞噬红细胞的用尤为明显。这种吞噬细胞常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集聚成团
8、,形成结界状病灶。称伤寒肉芽肿。问答题1.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答:原因:缺氧、感染、中毒、营养缺乏。机制:1)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2)三酰甘油合成增多;3)载脂蛋白减少。病理变化:1)肉眼肝;大、边缘钝、色淡黄、质较软、油腻感;2)光镜;肝细胞体积大、胞质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可将核挤至一侧,肝索紊乱,肝窦扭曲、狭窄乃至闭塞。后果:重者肝细胞坏死,继发纤维化。2.简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类型(1)基本病变:细胞核:呈现核固缩、核碎裂及核溶解;胞浆红染,胞膜破裂,坏死细胞解体、消失;间质崩解、液化,基质解聚。最后坏死 组织成为一片模糊的无结构的颗粒状红染物质。坏死灶周围或坏死
9、灶内有急性炎症反应。(2)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3.、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答: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4.简述淤血的病变及其后果答:病变:1)肉眼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皮肤淤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
10、;有时伴水肿;实质细胞变性。结局: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淤血时间长则组织或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5.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答;1.心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高6.简述肺动脉栓塞对机体产生的后果。答;肺动脉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及肺功能状态,一般有三种情况:中、小栓子多栓塞肺动脉的小分子。常见于肺下叶,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2)大的血栓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大分子可栓塞左右肺动脉干,称为骑跨性栓塞。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症状。3)若栓子小但数目多,可广泛地栓塞肺动脉多数小分子也引起右心衰竭。7.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答
11、:不同点:1)脓肿: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局限性;组织破坏、形成脓腔;痊愈后易留瘢痕;2)蜂窝织炎: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等;弥漫性,易扩散;痊愈后常不留瘢痕;共同点:均为化脓性炎。8.影响液体渗出的因素有哪些?答: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生物性因子、组织坏死、变态反应。9.渗出液在炎症防御反应中发挥哪些作用?渗出液的意义在于:稀释毒素和致炎因子,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给局部组织细胞带来葡萄糖、氧等营养物质并可带走炎症灶内的代谢产物;渗出液中所含的补体和抗体、溶菌素,可消灭病原体或灭活毒素;渗出液中的纤维素交织成网,既可阻止细菌的扩散,又可限制白细胞的游走,有利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名词解释 答题 重点 总结 必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