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中学秋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pdf
《答案 中学秋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 中学秋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D解析:解析:较容易判断出 D 为浓硫酸的标志。2.C解析:解析:电解质为化合物,故 A 错误;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弱酸、弱碱、个别盐、水为弱电解质,故B 为弱电解质,C 为强电解质;D 中CO2。3.D解析: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D 正确。4.C解析:解析:在标准状况下,气体中体积最大即要求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而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气体的质量除以其摩尔质量,故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其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H2的摩尔质量最小,故体积最大。5.B解析: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吸潮,故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应该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B 错误。6.CH2
2、CO3为二元弱酸,NaHCO3为强电解质,KClO3解析:解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中用等号,A 错误;应该分步电离,B 错误;D 错误。7.BK ClO3,解析:解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A 错误;电解质导电需要外界条件,如:水溶液或熔融态,C 错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D 错误。8.D解析:解析: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为 3 molL,A 中Cl浓度为 1 molL;B、C 中Cl浓度为 2molL;D 中 Cl浓111度为 3molL,符合题意。注意浓度与体积大小没有关系。9.C解析:解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
3、的O2和O3相比较,分子数目之比是32,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1,体积之比是 32,故 C 选项正确。10.C解析:解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 1100nm 的材料,符合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要求,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较稳定,静置后不会析出黑色沉淀。故正确,答案选C。11.A解析:解析:B 中 1 molOH所含的电子数为 10NA;C 应为标准状况下,11.2 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D 中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算出Cl离子数。12.D解析:解析: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以防止试管应受热不均而炸裂;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以防
4、产生1倒吸现象;制取气体时,需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以防止爆炸;做H2还原 CuO 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 CuO,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以防还原后生成的 Cu 再次被氧化。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使溶液能够顺利流出,若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上有小孔,只需对准小孔,使之与大气相同即可,不必取下玻璃塞。故全部正确。13.A解析: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34,设CO2的体积分数为 x,N2的体积分数为 y
5、,则有 44x28y34,解得 x35,y,故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与氮气的体积比为35。8814.A解析:解析:B 中MnO4为紫红色,错误;C 中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2D 中Mg15.D与OH不能大量共存。解析:解析:由题意可设混合溶液中Al3为 2mol,Mg2为 3mol,SO4为 8mol,则Al2(SO4)3为 1mol,MgSO4为 3mol,由SO4的总量可22知K2SO4为 2mol,故溶液中Al2(SO4)3、MgSO4、K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32。16.D解析:解析:A 中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故错误;B 中盐酸与BaCO3固体反应,故错误;C 中溶液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中学秋季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中学 秋季 高一化学 期中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