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天使”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阳光天使”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天使”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多途径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目前,多数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然而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这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已经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了明显的不同:提出了“认识”
2、和“学会”两种要求,提高了识字量,降低了写字量。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 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认识 16001800 个,这是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而要求会写的只有8001000 个,比过去的 1250 还少 450250 个。新课标还建议:“识字和写字的应有所不同,12 年级要多认少写。”由此,我们看到了提高识字效率的曙光,看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希望,这使我们的心得到了极大的振奋与鼓舞。有研究表明:儿童接受的信息量越大,信息来源越广阔,他们的智慧潜力也越大。而识字量的增大无疑会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此外,根据人的生
3、理发展,23 岁是语言发展第一个最佳期,68 岁是第二个最佳期。另有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的研究结论:儿童识字能力的强弱存在年龄差异,一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诸多的教育、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入学后的语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及一年级这个关键时段,激起学生识字兴趣,加大识字空间,拓宽识字途径,进行科学的识记训练,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了很大的加强:如一年级教材上册在拼音部分安排儿歌,让学生及早地接触汉字;在语文园地、单元复习里拓展识字等。一年级下册除随课文识字、语文园地中识字外,还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单独的识字课编排得新颖
4、独特,很有意思:排在八个主题单元的最前面,用识字统领一个主题;其次形式推陈出新,分别运用对对子、三字经、谚语等形式;再次其内容意蕴深远,一组词就是一幅图,一句话就是一首诗。这就避免了只强调识字这一学习重点而造成的呆板、孤立、淡漠、严肃及抑制学生智力发展的缺陷,从而走向了灵活、综合、丰厚、生动,并使识字由课堂走向生活。人教版实验教材是开拓识字空间的绝好模本,里面留给我们有很大挖掘空间的识字途径很多。利用好这本书,利用好生活中的教材资源,对留守学生的识字将会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 2000 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
5、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间,识字教育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育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识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活跃期。那时思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单纯识字,且识字速度慢(每课书只学三至五个字,当时称之为“三五”观点),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样识字既枯燥,又中断了语言的发展。1958 年出现的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分散识字强调在具
6、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七八十年代是识字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活跃期。1982 年出现的注音识字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识字教学思考的问题不仅是识得快,还有如何把识字和普及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借助多种媒体识字的问题,于是,计算机辅助识字等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二三十种。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
7、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殊途同归,总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识字、尽早识字,同时求得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本课题研究的提出也是奔此而来。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概念说明“多途径”主要采取多种方法或渠道。“低年级”指一、二年级的学生。“留守儿童”主要指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学生,包括父母外出打工的,父母离异的或死亡的,都可以称为留守儿童。“识字能力”主要指学生认识字的速
8、度、准确度和牢固程度。2、研究对象诸暨市次坞镇小 2006 学年一年级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计 36 人。3、研究的预期目标(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留守儿童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2)、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3)、培养留守儿童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巩固识字效果。(4)、开放式识字,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励留守儿童的识字兴趣,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教给自主识字的方法,使留守儿童独立探索、大胆运用、勇于实践,营造学习竞争气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商。(5
9、)、拓展识字时空,拓展识字渠道,使留守儿童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认商标字、招牌字、姓氏字等,在课内识字 950 个(一年级上册 400 个,下册 550 个)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识字量,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基础。(6)、大幅度提高识字量,为留守儿童乐于写话、读课外书打下基础。在抓识字的同时,积极引导留守儿童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背古诗文,并且写自己想说的话。(7)、在方法上创新,拓展多元化识字渠道,构建有利于全面提高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识字教学新模式,有利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4、研究的主要内容(1)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主,吸收我国传统的识字经验,辅以
10、韵文识字,韵文形式力求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可以是四言、五言、七言,也可以是长短句,儿童诗、儿歌等,句式灵活,富于变化,易于诵读;韵文内容力求集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反映儿童生活、娱乐、学习、锻炼、思想等各个方面。(2)吸收现代识字教学的精华。坚持从汉字的结构特点出发,将一个字一个字的机械识记为一串字一串字的意义识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独立识字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归类识字,特别是和阅读相联系的归类集中识字方法是值得借鉴的。(3)拓展识字时空、多途径识字研究:a课外阅读识字研究,教室里成立专门的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喜欢的书籍,提高留守学生的识字量。b姓氏识字研究,班
11、级与班级之间开展联谊活动,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提高留守儿童识字的兴趣。c商标识字研究,针对学生的喜欢吃零食的现象,要求学生把商标收集起来,在班级里开辟一个“识字加油站”,展示各种各样的商标,有效提高留守学生的识字效率。d招牌识字研究,利用上学放学的及节假日的时间,观察马路和大街上的招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留守学生的识字量。e日常生活识字研究,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留守儿童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留守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让留守儿童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留守儿童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生字宝宝,同时训练提高留守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光天使”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识字能力的行动探索 阳光 天使 提高 农村 小学 低年级 留守 儿童 识字 能力 行动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