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交融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的内容和意义;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的天文、机械成就;锺繇的书法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魏晋时碑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南北朝石窟艺术。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情惑、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明白刻苦
2、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体会科学和人文价值,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书法;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难点:圆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 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 ,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二)、讲授新课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人物扫描:贾思
3、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北魏青州益都人。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约在北魏(公元533年)至东魏(公元554年)间,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材料研读: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
4、获。”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强调了贾思勰的“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的农学思想。曾任北魏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在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2、内容:总结了生产经验 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齐民要术作品目录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
5、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齐民要术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包括正文和注共十一万多字。它主要记载了自西周以来,特别是贾思勰所生活的时代,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农业生产经验。其中包括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15卷);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6卷);酿酒(7卷);制酱、制醋、腌腊(8卷);主食品制造、副食品烹调(9卷)
6、;黄河流域以外的北方、南方各地,以及国外各处传入中原的各种作物品种介绍(10卷)等,内容十分丰富,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xi希,即醋)醢(hai海,用肉、鱼等制成的酱),资生之道,靡不毕书。”实际上是一部反映当时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贾思勰给这部书起名为齐民要术,就是指它是以传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方法的一本书,具有深刻的含意。3、地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
7、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2、圆周率:圆周率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自刘歆xn、张衡、刘徽之徒各设新率,莫肯精核。至(南朝)宋末,徐州从事使祖冲之更开密法” 隋书·律历志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8、。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相关史事:秦汉时期,数学成就显著。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这部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从正6边形算起,要得到3.14则需要算到正192边形,要得到3.1415926(7)则需算到正12288边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